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母婴育儿 >
母婴育儿
帖子 版主:母婴育儿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宝宝有必要做骨密度检测吗?

    一般来说只有60岁以上有骨质疏松症状的成人和有明显骨骼病症的人才需要做这个检查。儿童做骨密度检测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为宝宝做骨密度检测没有实际意义?1、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儿童骨密度测量的标准数值,没有绝对的参考值。2、每个医院的仪器不同,测量骨密度的部位不同,医生的操作手法不同,其测量的结果都会不同。所以并不能准确反映骨钙代谢的情况。3、骨密度检测值对于成人和宝宝来说是相反的。成人骨密度降低,说明骨骼可能缺钙;可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婴幼儿骨密度低却说明生长旺盛。如何正确看待宝宝骨密度值?有的妈妈说,带宝宝体检的时候医生会要求必须测骨密度。那好吧,测就测吧,据说大都显示骨密度值低。那是真的表示宝宝缺钙吗?NO!骨密度代表着骨内钙质沉着的状况,小宝宝处于生长的旺盛期,骨骼处于拉长增粗的过程,促使骨骼生长的激素在增高,钙质自然偏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密度低。只有骨密度偏低,才会有更多钙质进入骨内,保证骨骼生长。如果骨密度正常,反而说明孩子生长缓慢。所以,一般婴幼儿的骨密度都会偏低,人体对钙需要越高,身体主动吸收钙的能力才会越强。如果身体并不缺钙,盲目的去补钙,反而会增加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宝宝检测骨密度值偏低需要补钙吗?0-6个月母乳喂养的宝宝无需补钙,而配方奶宝宝奶粉中钙含量也足够了。所以6个月前,只要是科学喂养的宝宝,都不可能会缺钙。六个月之后如果宝宝每天奶量500ml以上,维生素D每天服用,奶中钙的含量足够的,不需要特别补钙。

    深海

    2020-08-19

    456
  • 宝宝第一次理发一定要剃光头吗?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剃“满月头”的习俗,认为给宝宝多剃几次光头可以让头发长得更好。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宝宝头发的多少、粗细和颜色,取决于遗传、营养以及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和剃光头并没有关系。给宝宝剃了光头之后觉得头发变硬变粗了,其实只是人们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因为发根处的头发本身就偏黑,粗且硬,并不代表头发长长后也是这个样子的。剃光头不会改变发质,也不会让头发变得更多。天气已经热起来了,给孩子剃光头后没有了头发这个天然屏障的保护,会增加孩子皮肤晒伤及蚊虫叮咬的风险,因此给宝宝理发最好采用“剪”的方式,而不是“剃”,这样既能防止理发时伤害宝宝的皮肤毛囊,剪个小平头还能对宝宝的头皮起到保护作用。对于1岁以上的宝宝,特别是外出玩耍机会较多的,由于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头发里自然会藏有很多灰尘、粉尘,夏季出汗多,头发中特别容易藏污纳垢。将头发剃成小平头,更加方便清洁打理。

    猫叔

    2020-08-19

    532
  • 新生儿窒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引起新生儿窒息原因因素可分为三类:胎儿因素、产时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 :主要是脐带因素,脐带绕颈、扭转、打结等均可使脐带血流受阻,胎儿血氧降低,二氧化碳积蓄出现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随缺氧继续,胎儿在宫内呼吸运动加强,肛门扩约肌松弛,胎粪排出,导致混有胎粪羊水吸入,出生后发展为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 其次是羊水污染、早产儿、足月低体重新生儿、巨大儿、过期产儿。产时因素:主要是剖宫产取头困难使产妇疲倦、脱水、过度换气,造成母儿间气体交换受阻,水电解质紊乱,导致胎儿pH值下降,出生后Apgar评分降低。据统计,胎头娩出时间超过150s则胎儿误吸入羊水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其次是阴道分娩产程异常、行胎头吸引术、应用催产素、行臀牵引术、肩难产。母体因素: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占前几位。妊娠高血压疾病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子宫动脉痉挛时引起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低,可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受阻、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胎膜早破使早产率及宫内感染率升高,围产儿病死率增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严重并发症,母体常因贫血致胎盘气体交换障碍及医源性早产儿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胎儿窘迫继续发展可成为新生儿窒息。其他母体因素有羊水量异常、糖尿病、高龄。新生儿窒息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小二

    2020-08-18

    497
  • 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想知道你家宝宝的身高体重,如果都是正常的,也没生病,不用太过担心。看看宝宝是不是长牙了,牙龈不舒服引起食欲不好,如果长牙期宝宝对辅食失去兴趣,无需为此担心,因为母乳或奶粉可以满足宝宝几乎所有必须的营养和水分需求,当宝宝牙齿长出后,宝宝的胃口就会恢复了。也可以尝试让宝宝吃一些糊状、泥状、半固体的食物。如菜泥、水果泥、麦片粥、蛋羹等等,这些辅食能为宝宝牙齿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又能锻炼宝宝咀嚼意识。除此之外家长还要做到以下几点:耐心最重要很多时候,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父母们不耐烦之下干脆任由孩子的喜好,想吃什么吃什么,其他就不做努力了。这种做法万万不可取,其实只要你再努力一点点,孩子就接受新的辅食了。在这个时候,父母们一定要保持极大的耐心,孩子不吃,没关系,减少量;还不吃,那先换一种;再不吃,隔天再试试。唯一的原则就是不吃别硬塞,但是也别放任他不吃。重视宝宝的独立性出生六个月之后,宝宝渐渐想自己动手吃饭,要鼓励幼儿自行拿汤匙进食,提供他学习的机会,也可以在地下铺报纸以方便收拾残局。宝宝会喜欢抓东西吃,可制作易于用手拿的食物,能满足宝宝的欲望,也能促进食欲。准备一套儿童餐具用大杯、碗盛满食物,宝宝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尖锐的叉子及易破的餐具也不宜让幼童使用,以免发生意外。市售的儿童餐具具有可爱的图案、鲜艳的颜色,可以促进宝宝的食欲。有时也可以利用野餐或饭盒的方式供餐。

    Donna.

    2020-08-18

    445
  • 宝宝手指被车门夹肿了需要去医院吗?

    夹肿的部位只要出现红肿,淤血的情况,就需要去医院就诊处理。手夹伤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比较高发,那么在生活中若手被夹要如何正确的处理呢?以手被车门夹伤为例。1.首先排除是否出现骨折的情况如果手被夹后,立马出现淤血,手指无法活动,且淤血面积扩大明显,这时建议去医院遵医嘱拍个X片,排除骨折的可能。2.热冷敷。手被夹后的24小时内,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敷一敷,每间隔2小时一次,这样可以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使血管收缩,减轻疼痛,从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并且将手抬高于心脏的位置,减少血液渗透压,降低局部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以使用热毛巾局部热敷,这时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淤血消散,每间隔2小时一次,一般小部位的淤血可3天左右消退。3.手甲部淤血面积较大,需要切开引流。如果手指被夹后,局部淤血面积大,红肿明显,并且局部淤血大面积黑紫色,这时建议及时就诊,遵医嘱尽快局部切开引流,排出淤血与脓液,可以更好的促进局部更快的恢复,之后会直接长出新指甲。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开一些消炎,消肿的药物。恢复的过程通常需要3个月的时间。4.淤血可以自行在家挑破吗?不建议自行在家处理,以免处理不当,发生感染的可能。具体要看局部淤血的面积大小,及红肿情况,建议让专业医生处理。5.如果手被夹后,经过上述处理,并没有越来越轻,反而越来越重,淤血面积增大,颜色变黑,红肿不消退,超过一周时间,提示局部组织有严重感染和坏死的现象,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遵医嘱切开引流,若局部引流情况不佳,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通过拔甲处理改善。

    lara

    2020-08-17

    500
  •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要注意哪些问题?

    建议添加原味的含铁米粉。米粉属于淀粉类食物,对宝宝来说不易造成过敏。婴儿营养米粉的营养配比相对均衡,特别是强化了铁元素,非常容易调制成均匀糊状,调制量任意选择,随时选用,而且味道淡接近母乳或配方粉,婴儿易接受。不建议给宝宝吃自己做的米粥或者米汤,这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淀粉,营养密度比较低,是不能满足宝宝生长需要的。宝宝6个月后容易缺铁,缺铁可对宝宝智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家长要重视给宝宝补充富含铁的食物。添加辅食的原则是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刚开始添加时,调成稀糊状(类似酸奶),要用勺子喂,观察孩子有无不舒服的反应,没有的话,第二天继续添加,这样3天后都没有不舒服的反应(呕吐、腹泻、便秘,皮疹等),可以逐步加量。米粉吃的适应后,再添加菜泥、蛋泥、肉泥、果泥等。菜蛋肉泥之间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只要性状合适就可以,孩子天生喜欢甜的味道,有的孩子先吃了比较香甜的水果就不愿意吃米粉肉菜泥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水果可稍后添加,在孩子都尝过了米粉肉菜等再吃水果。在添加辅食过程中,一次只添加一种新的事物,家长最好做好食物记录,如果过敏,方便寻找过敏源。如果期间宝宝出现过敏反应,例如皮疹,腹泻,频繁腹胀等现象,建议及时停止添加,将刚添加的食物停掉,可以吃之前没有过敏的食物,6个月以后再慢慢少量尝试。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时需要学习的,如吞咽功能的锻炼,咀嚼,口腔肌肉运动的协调等。在宝宝一岁以内,奶仍是主食,饮食种类要多样,1岁之内不加盐、糖、酱油等调味品。

    Sleep

    2020-08-17

    465
  • 宝宝能用花露水吗?

    花露水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香精,有些厂家还会加入薄荷、冰片等清凉止痒成分。虽然酒精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但刺激性比较大,孩子的皮肤有可能会吸收,不利于孩子健康发育。

    安论工作队

    2020-08-16

    432
  • 三招引导宝宝学习爬行

    第一招:3个月内多练习趴着爬行需要胳膊、腿、手、脚、颈等部位的互相配合。建议爸爸妈妈们可在宝宝出生后至3个月内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其抬头的能力。训练时,可让宝宝趴卧在铺着垫子的地面上,然后将其小胳膊肘支撑起来,适当多趴会有助于增强其手臂的肌肉力量,为以后学爬行做好准备。第二招:借点力助宝宝学爬行等宝宝趴稳了,月数大些可让其俯卧在床上,爸爸妈妈用手掌顶住他的小脚板。这时,宝宝会蹭着爸爸妈妈的手往前挪动。开始时可能整个小身子还不能抬高,爸爸妈妈可从旁边扶住其身子助其前行,等其力气够了,手和脚可以匍匐前进了,就只扶住身子让其学习往前挪动。这类练习做多了,等宝宝能逐渐将胸部、腹部抬起来,并学会膝盖和手掌一起协调用力时,爸爸妈妈就可以放手让其自己爬了。第三招:给宝宝增加爬行趣味等宝宝基本学会爬行后,爸爸妈妈们可想法办帮其增加点爬行的趣味性。比如,可在客厅一角或房间的地板铺上地垫,在宝宝前面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引他爬过去抓,待其爬行能力提高后还可让他尝试不同的爬行方法,如改变方向爬、转身爬、斜面上爬上爬下,从障碍物上面或下面爬过、爬台阶等。不过,在爬行过程中,一定要盯紧宝宝,做足安全措施。

    Boy

    2020-08-14

    432
  • 宝宝一般几个月开始出牙?

    出牙时间长牙时间有早有晚当父母期待宝宝出牙时,其实这个过程早就已经发生了。牙蕾形成于孕期的5、 6周,此时是在为乳牙打基础,到宝宝4一 8个月时门牙才开始长出。宝宝正常出牙的时间最早可在2个月时,最迟可在18个月,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出牙都是正常的。出牙时的临床表现出牙反应不相同有些宝宝出牙反应很强烈,哭闹、乱咬东西、牙龈肿胀、过度流口水、流鼻涕,甚至会出现低烧、腹泻,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只要体温不超过3 8 ℃,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温开水就行。但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宝宝的发烧都归因于长牙。如果宝宝发烧高于3 8.5℃以上,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因为牙齿萌出会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宝宝的牙床会发痒,宝宝咬人、咬东西、甚至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都是在释放压力,缓解不适。此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1.防止咬妈妈的乳头。喂奶前,可先将手指放到宝宝嘴里试试,如果他想咬,就给他牙胶或磨牙棒。如果是正在喂奶时宝宝想咬乳头,妈妈要用坚定的口气告诉他不能咬,两三次之后还不起作用,则要停止喂奶,垂直抱起宝宝,严厉地告诉他不可以咬,并要等上一会儿再继续喂奶。几次之后,宝宝就会养成好习惯了。2 . 宝宝经常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会形成鲍牙。一旦发现宝宝咬自己的嘴唇不肯放,千万不能硬来,可以轻轻挠挠宝宝的小嘴唇,或是将食物、牙胶放到他的嘴前使他松口。让宝宝咬牙胶会引起宝宝恶心,所以也不能硬往宝宝嘴里塞,可以先把牙胶在冰箱里放一会儿再给宝宝咬。另外,要将牙胶准确放在出牙的位置,不要放在宝宝的舌头上。3.缓解宝宝牙痒的方法,可以让宝宝咬磨牙棒。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磨牙类产品,是专门为缓解宝宝出牙不适设计的,让宝宝咬可以缓解出牙的不适,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但一定要购买合格优质产品。宝宝咬磨牙棒、磨牙饼时,旁边不能离开人,不要让宝宝咬太多以防被噎到。还要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拿到硬币、花生等易吞人的小东西。牙齿清洁要尽早、要随时养成给宝宝清洁牙齿的习惯。一旦宝宝出了第一颗牙齿,就要给宝宝进行牙齿的清洁了。不要怕麻烦,每天两次,用软毛婴儿牙刷、米粒大小的含氟牙膏清洁宝宝的牙齿。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让宝宝喝一口温水,也能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Eat

    2020-08-13

    423
  • 宝宝总喜欢吃手,怎么办?

    婴儿期吃手是智力发展的一个信号婴儿期的宝宝,大脑发育快,每一天都能给爸爸妈妈带来新的变化和惊喜。当宝宝两三个月大时,他们开始通过吃手,以及后期慢慢的啃咬来慢慢感知周围的世界,而这一时期称为“口欲期“,而吸吮手指这个过程不仅是他们学习和玩耍的过程,也是他们智力发育的一个标志。这个时候家长无需刻意干预。幼儿期吃手可能和焦虑有关排除了宝宝身体不适的情况,幼儿期的宝宝应考虑幼儿的心理因素,而这主要跟养育过程中不当的亲子关系有关。这个阶段的小朋友,爸爸妈妈们大多数已经恢复正常工作,不能时刻陪伴宝宝,因此也是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的阶段。如父母对孩子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关注、宝宝总是情绪化、孩子对母亲特别依赖等,这都是宝宝焦虑的来源,这些焦虑无从排解,也会出现咬指甲、磨牙、吸吮手指、咬或吮衣物等。正确应对宝宝吃手1.对于婴儿期的宝宝吮吸手指,家长不必焦虑烦恼,更不用强行制止。2.如果宝宝的吮指行为实在过于频繁,家长可以经常抚摩、摆动他的小手,以转移他对手指的注意力等到宝宝会拿玩具时,不妨把玩具放入他的手中,逗引他摇动、摆弄玩具,把他的双手占住,使他没有时间去吮吸手指。3.家长不必在宝宝的手指上涂抹辛辣调料,更不能给宝宝戴上小手套,如果稍不注意,小手套上的小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就会影响手指的血液循环。4.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持宝宝的小手干净卫生,保持宝宝的口唇周围清洁干燥,以免发生口水疹。5.如果宝宝到了3岁以后仍然经常吮吸手指,甚至经常嗑咬指甲,才可看成是一种不良的行为,这时候爸爸妈妈既不能忽视,也不可强加制止,要在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每天多抽一些时间与孩子聊聊天或做游戏,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表扬,耐心聆听孩子说话,让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耐心纠正才好。

    深海

    2020-08-12

    501
  • 宝宝头部经常出汗,这正常吗?

    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宝宝躯体绝大部分汗毛孔尚未开放,只有头部能够将汗液排出,所以一旦活动过多或遇热就会发现宝宝满头大汗。宝宝之所以总是爱出汗,因为他们的植物神经还没有发育成熟,控制出汗的能力还不完善。植物神经是一个无意识调节身体机能的控制系统,它不受大脑和意志的控制,而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外界气温升高、受到惊吓等,人体就会在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下出汗。而宝宝植物神经发育不成熟,使得他们更容易对刺激做出反应,也就更爱出汗。除了这个原因,宝宝运动量大、新陈代谢快,也会导致爱出汗;并且,宝宝皮肤含水量高、遗传因素等也会对此产生影响。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家长会将宝宝出汗多与缺钙联系起来,实际上,只要宝宝每天奶量够,按时补充VD,一般都不会出现缺钙的情况,孩子奶为主,奶是最好的钙。宝宝爱出汗,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猫叔

    2020-08-12

    455
  • 冲奶粉用什么水比较好?

    烧开的自来水,纯净水都可以,婴儿水没必要,矿泉水不建议!天下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是家长要知道,奶粉也就是配方粉是按照孩子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专门调制的,里面的各种微量元素都经过了科学的配比,可以很好的满足孩子的生长需要。因此,不建议家长用矿泉水来给孩子冲调奶粉。孩子的肾脏功能发育不全,长期喝矿物质含量比较高的矿泉水冲的奶,可能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生长发育。现在市面上有卖“婴儿专用水”,这种水,本质是属于纯净水,除了贵,其他并没有什么优点,更多的是商家的促销手段而已,没必要花这个钱。孩子的营养来源主要是奶粉,也不指望从所谓的婴儿水中获取营养。有很多家长担心家里的水质问题,当然条件允许的话,家里可以安装上净水设备,但其实经过烧开的自来水,既做到了对水的煮沸消毒,还可以让很多水质里的矿物质析出,也就是把说烧开的自来水,里面的矿物质含量非常少,是可以给孩子用来冲调奶粉的。另外,奶粉的冲调是一个固态变液态的过程,不是消毒杀菌的过程,过高的水温冲调奶粉会导致奶粉中的营养物质的损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一般冲调奶粉的温度在40度-50度,个别奶粉要求可能是70℃,以奶粉罐上推荐的水温为准就行,先倒水,后放粉,然后同一个水平面速度均匀摇匀即可。

    扮猪吃老虎

    2020-08-11

    761
  • 宝宝为什么不喝奶瓶中的奶?

    宝宝可能出现不吃奶瓶的原因1、奶嘴流速过快,导致宝宝来不及吞咽出现呛奶2、奶嘴流速过慢,导致宝宝吸吮费力导致不爱吃奶瓶3、奶嘴质地偏硬4、奶水温度不适宜5、配方粉配比过稀或过稠6、有特殊需求的宝宝,比如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的宝宝,需要使用特殊奶粉,因奶粉口味不佳,导致宝宝不吃奶瓶7、饥饿感不足8、口腔问题,如口腔溃疡、鹅口疮、出牙不适等建议1、宝宝现在不吃奶瓶这个问题,建议您现在可以换一个奶瓶,尽量选择宝宝喜欢图案和款式。2、奶嘴要选择流速适中的,流速太大的奶嘴,宝宝来不及吞咽会导致呛奶,流速慢宝宝会吮吸费力,都会导致宝宝不爱吃奶。3、奶嘴的质地,尽量选择与妈妈奶头尽可能相近的,这样更有利于宝宝接受。4、配方粉的冲调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来调配,过稀过稠都会导致宝宝不接受,甚至会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5、冲调时注意水温,有的宝宝喜温热的,而有的宝宝喜欢偏温凉一点,家长要注意观察。6、如果是饥饿感不足,也就是说宝宝不饿,宝宝肯定也就不吃奶瓶了,针对宝宝的吃奶情况,建议是少量多次的喂奶,孩子不吃的时候,不哄喂和逗喂 ,宝宝不吃的时候立刻停止喂奶,尽量拉长喂奶间隔,白天清醒的时候,多和宝宝玩耍,让宝宝多趴一趴,增加消耗,父母也要多和宝宝做做游戏、和宝宝多聊聊天,多让宝宝笑一笑,宝宝情绪好,对于进食也有帮助。宝宝生来就有饥饱感,这和大人是一样的,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宝宝会吃不饱或者饿着。7、如有口腔疾病问题,要积极治疗。如有出牙不适的问题,平时可以用磨牙棒来缓解。

    小二

    2020-08-10

    452
  • 晚上到底要不要把宝宝叫醒喂奶呢?

    妈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宝宝晚上睡着了,到底要不要把宝宝叫醒喂奶呢?这得看宝宝的年龄。月子里的宝宝胃容量小,容易饿,为了保证每天有 8~10 次奶,如果一觉超过了 4 小时,就一定要叫醒喂奶。不要等宝宝饿得哭醒了才给他喂,如果宝宝因为饿而大哭就说明他已经很饿了,这个时候也会比较难安抚。出月子后的宝宝,夜间没有喝奶的需求,就不用强行把他叫醒,可以等宝宝醒来后再喂。频繁的并非饥饿引起的夜奶,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晚上正是生长激素分泌的旺盛时间,打扰宝宝的睡眠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宝宝的身高哦。

    Donna.

    2020-08-10

    457
  • 宝宝开始长牙了,应该怎么护理?

    宝宝萌出第一颗牙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刷牙,并且要用牙刷和含氟牙膏,牙膏的用量是三岁以内米粒大小,三岁以上黄豆大小。一般乳牙有20颗,大多于三岁左右长齐,每个孩子发育都有其独特性,牙齿萌出也不例外。乳牙萌出时间个体差异较大,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表明:一般宝宝在4-12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直至3岁左右出齐所有牙齿,所以宝宝在一岁前出牙都是正常的出牙的周期,出牙的早晚与遗传和牙龈是否受到的足够的刺激有关。当进入出牙期,出牙的不适,导致孩子最直观表现就是流口水、烦躁、不爱吃奶,甚至不明原因的哭闹等,因为当牙齿萌出时,会刺破牙龈和周围的神经组织,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莫名的不舒服、日常家长可以观察下孩子的牙龈,开始可能看不出什么异常,是因为牙齿从颌骨长出来到牙龈处,也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当牙齿要萌出时,牙龈处会发白、摸上去会有硬硬的感觉,这时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些牙胶、磨牙棒多啃咬,有些牙胶中含有一些硅胶物质,冷藏后会有明显的舒缓作用,对于宝宝缓解出牙不适、吃奶不好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宝宝长牙期间以及长牙后的饮食调理很重要,家长可以给宝宝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类的食物,如肉类、鱼和虾皮、蛋、牛奶、豆腐、水果、蔬菜等需要摄入,营养要均衡,都有助于宝宝牙齿的健康发育以及让牙齿坚固起来,平时减少甜食的摄入。宝宝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要刷牙,早晚各一次,家长帮助宝宝来刷,而不是擦牙,刷牙利于牙齿清洁,也利于婴儿接受刷牙的习惯。母乳中含有乳糖和低聚糖,不利于龋齿生成;而配方奶、米粉等食物都有蔗糖或淀粉,存留于口腔内被细菌败解产生酸,会腐蚀牙齿。因此刷牙很重要,家长要知道一点吃奶或吃饭后清水漱口并不能代替刷牙哦。每3-6个月左右也应当到医院口腔科进行检查,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

    No!

    2020-08-09

    4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