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母婴育儿 >
母婴育儿
帖子 版主:母婴育儿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母亲决定孩子胖瘦,父亲影响孩子身高?

    如果你对自己的身高或胖瘦不满意的话,可以从父母身上各自找到确切的答案。英国近日一项研究发现,父亲通常影响孩子的身高,而母亲则通常决定了孩子的胖瘦程度。遗传,双眼皮研究人员分别对1150个孩子在刚出生、三个月大、一岁和两岁大时的身高、体重和头部周长进行了测量并做了记录,还收集了孩子们的脐带血样。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父亲越高,他的婴儿在出生的时候也就越长,至于孩子身体的胖瘦情况,主要是由母亲的身体肥胖指数决定的。 一、绝对遗传1.肤色 让人别无选择。它总是遵循父母“中和”色的自然法则。如,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子女会是“中性”肤色,也有偏向一方的情况发生。 2.下颚 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比如,即使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们常毫无例外地长着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离奇。 3.双眼皮 父亲的双眼皮,大多数会留给子女们,有些儿童出生时是单眼皮,到长大后又“补”上像他父亲那样的双眼皮。另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长睫毛,都是五官遗传时从父母那里最能得到的特征性遗传。遗传,双眼皮二、有半数以上概率的遗传 1.肥胖 父母双方肥胖子女们有53%的机会成为大胖子,如果父母有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便下降到40%。这说明,胖与不胖,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因此,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充分运动使自己体态匀称。 2.秃头 秃头是传男不传女。比如,父亲是秃头,遗传给儿子概率则有50%,就连母亲的父亲,也会将自己秃头25%的概率留给外孙们。 3.青春痘 父母双方若患过青春痘,子女们的患病率将比无家庭史者高出20倍。 三、概率不高的遗传1.白头发 属于概率较低的隐性遗传,因此,不必过分担心父母的少白头,会在孩子的头顶上如法炮制。 四、后天可塑的遗传 1.声音 通常男孩的声音大小、高低像父亲,女孩像母亲。但是,这种由父母生理解剖结构的遗传所影响的音质如果不美,多数可以通过后天的发音训练而改变。这使某些声音条件并不优越的人,可以通过科学、刻苦的练习而圆一个甜美嗓音的梦。 2.腿型 酷似父母那双脂肪堆积的腿,完全可以通过充分锻炼而塑造为修长健壮的腿。到是那双腿若因遗传而显得过长或太短时,就无法再塑,只能顺其自然了。

    安论工作队

    2018-09-17

    588
  • 养成爱牙好习惯 对龋齿说“不”!

    1.龋齿龋病是含糖食物(特别是蔗糖)进入口腔后,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主要有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及放线菌等)的作用,发酵产酸(主要是乳酸),从牙齿表面结构的薄弱处开始,逐渐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 2.培养宝宝爱牙好习惯(1)护牙从第一颗牙齿开始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早晨及晚上临睡前,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出牙后的宝宝,平时每次喝完奶后,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爱心贴士:长第一颗乳牙~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口欲期”,喜欢通过嘴巴来感知世界,这个时候口腔清洁工作主要靠父母。宝爸宝妈可以通过唱歌、讲话的方式和宝宝互动,通过游戏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产生“刷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2)1岁半~3岁刷牙习惯养成记1岁半的宝宝已经会站立了,家长可以挑选软毛的宝宝专用牙刷、漱口杯、口味牙膏等,从刷牙用具开始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这个时候的重点是让宝宝对刷牙有直接的印象,带动宝宝的积极性,不要太苛求宝宝的动作是否正确。该时期教宝宝刷牙仍然应该更注重“游戏的快乐”,而不是非要宝宝学会不可,如果宝宝不愿意,也不要强迫他,等他想玩的时候再进行也可以。从两岁半开始,可以给宝宝选择该年龄段适用的牙刷,每日早晚两次,站在宝宝身后,手把手教宝宝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但此时真正的刷牙工作仍需要父母的协助,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好,很容易不小心吞进牙膏泡沫、伤到牙龈等。爱心贴士:这个时期的宝宝有很强的模仿性,可以通过给宝宝看类似的绘本、动画,帮助宝宝培养刷牙习惯的养成。(3)3~6岁独立刷牙走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能力上来说已经可以掌控刷牙这件事情了,但是他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刷牙、不能坚持,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对刷牙感兴趣,在自愿的状态下保持这个好习惯。  3~6岁的宝宝应在大人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刷牙,但仍需大人的帮助。刚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地让孩子观察大人的刷牙动作。因为孩子太小,所以孩子在开始自己刷牙的时候,往往达不到完全清洁的目的,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他们,通过逐渐的引导,宝宝就能越做越好。当然,这个时期仍然非常需要因势利导,根据顺其自然的原则,培养宝宝的兴趣,千万不要为了刷牙弄得宝宝又哭又闹,这样虽然刷干净了牙齿,却留下了心灵阴影,得不偿失。 3.远离伤牙坏习惯在生活中一些小习惯不加以纠正,就可能酿成大错,给宝宝带来痛苦。妈妈们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1)吮指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安全和温暖是婴儿所要求的。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吮指是完全正常的,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3岁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其错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而且是暂时的,只要不再继续吮指,畸形会自动消失。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6~12岁),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2)舔舌一些宝宝习惯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这些喜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仅仅是因为好玩舔牙,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3)咬东西6岁前的宝宝中,咬下唇或咬笔、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这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上下嘴唇闭不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需要宝妈及时制止。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笛等乐器,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此种习惯较易破除。

    安论工作队

    2018-09-17

    592
  • 宝贝到了1岁就能放心吃盐?

    宝宝满一岁后,不少妈妈就开始迫不及待给宝宝加盐了。But,一岁真的是宝宝吃盐的分水岭吗?事实可能和你知道的有出入哦~下面具体来看看。宝宝一岁前真的不能吃盐吗“宝宝在一岁之前是不可以吃盐的”这种说法,已经被很多妈妈奉为真理。但也有妈妈将信将疑,不吃盐,宝宝没劲怎么办?那么宝宝一岁前到底可不可以吃盐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满六个月后,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可以吃各种有营养的辅食。但是不能在食物中添加盐和糖。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到了,给6-12个月大的宝宝吃的辅食应该不放调味品、不放盐,尽可能少放糖,但可以添加少许食用油。所以宝宝一岁之前不能吃盐的说法是可靠的。至于原因,其实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于宝宝肾脏发育不完全,无法完全代谢氯化钠,摄入过多盐会加重宝宝的肾脏和心脏的负担。2.高盐饮食会影响宝宝身体对锌和钙的吸收,导致宝宝容易缺锌或缺钙。3.吃盐过多,宝宝唾液分泌变少,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会导致病菌自身,宝宝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4.宝宝的味觉还未完全发育,太早吃盐或其他调味料,会导致宝宝有挑食、厌食的毛病。至于有些妈妈担心不吃盐,宝宝会没劲,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宝宝每天从奶水中和天然食材中所摄取的盐分,已经可以满足宝宝的需要。综上可以得出结论,不建议给未满一岁宝宝额外加盐。宝宝一岁后一定能吃盐吗一岁之前宝宝不能吃盐,那么是不是说明一岁后就可以放心吃盐了呢?其实,也并非就如此。其实,我们吃盐是为了补充钠,一般1g盐中含有400mg钠。但这种物质不仅存在于食盐中,在很多食物,包括母乳中都有。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0-6岁宝宝摄入钠的适宜量如下图所示:因此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岁并非是给宝宝吃盐的分界线。一岁以后的宝宝虽然可以吃盐,但是只要宝宝可以接受无盐的食物,就不用给宝宝吃盐。如果发现宝宝对辅食失去了兴趣,那么可以逐次少量在宝宝的食物中添加食盐。宝宝吃盐,这些事情要注意对于满一岁的宝宝,盐是可以吃的,但是不用刻意吃。但是不少家长不清楚的是,给宝宝吃盐也是有一些地方需要当心的:1.多吃蔬菜。蔬菜中含钾量是肉类的20倍,可以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从而降低盐分摄取率。而许多蔬菜中含有的锌元素可以促进宝宝的味觉发育,提高对咸味的敏感度。2.少吃零食。大部分零食(不包括水果)中含有的盐分都是比较多的,如果宝宝食物中吃盐的同时还吃很多零食,可能会导致摄入盐分过多。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控制宝宝吃零食的量。3.选择低钠盐。低钠盐中含有的钠元素是比较少的,避免宝宝因为吃盐太多,加重肾脏的负担。4.控制吃盐量。妈妈们只需要在食物中添加少许食盐提提味就行,不用加太多,一般建议宝宝每天吃盐量控制在1g以下。Tips:有些妈妈了解到盐要少吃,就会给宝宝吃别的调味品,例如鸡精、酱油等。其实,这些调味品都是要少吃的。鸡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不建议给一岁以下的宝宝吃,至于一到四岁的宝宝,由于母乳以及辅食中已经含有钠,那么额外从食盐、鸡精等调味料中摄入的钠每天最好不要超过1g。至于酱油,5ml酱油相当于1g盐,所以要少吃。至于市面上的“儿童酱油”,其实与普通酱油并无多大区别,也不能多吃。

    安论工作队

    2018-09-17

    1224
  • 不骗你!BB“脏”着养更安全

    宝宝总是脏脏的怎么办?肚脐上的泥擦不掉,囟门的乳痂洗不干净……其实,这些地方很脆弱,太干净可不一定是好事,反而容易出大事!肚脐宝宝出生后,一般2—3周左右脐带会自行干瘪并脱落。在这段时间,脐带残端会渗出清亮的粘稠液体。此时,可用碘酒、酒精、过氧化氢等消毒、清洗。但要注意清洗方法,手要干净、动作要轻,切勿用手抠。* 用湿润的棉签或干净的毛巾轻轻擦拭。* 新生儿可以用清水洗,大一点的宝宝可用婴儿肥皂或沐浴乳清洗。* 如果肚脐处比较脏,可以先用适量的橄榄油进行软化,然后用棉棒轻轻把污垢挑出来。* 如果宝宝肚脐红肿还有异味,或脐窝内有新生肉芽组织,或脐带脱落后总有淡黄色液体渗出,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囟门也就是顶门。此处很脆弱,等闭合后才会结实。它的上面通常会有壳状皮疹(乳痂),可能还有异味。这让不少妈妈忍不了。但请注意,如果清理方法不对,或用力过猛,可能会使宝宝头皮受损,囟门健康受威胁。* 先将乳痂软化,可以用蒸熟的麻油或食用油浸泡2—3个小时。然后用无菌棉球,顺着头发生长发现轻轻擦拭。如果乳痂比较多,可以多清理几次,不必一次就搞好。*  一般不用洗发液,如果要用推荐刺激性较小的婴幼儿专用产品。*  注意手法,将手指平放于囟门处,轻轻揉洗,切勿用力按压、搔抓,更不要用硬物刮划。耳朵不少妈妈看到宝宝耳朵里有耳屎,便忍不住想要掏出来。大家主要担心的是耳屎太多不干净,把耳道堵塞了,影响听力。事实上,正常情况下,耳屎的分泌量不会堵住耳朵。再说,耳道有自洁功能,耳屎会随着打喷嚏、运动等动作自行脱落。当然了,如果宝宝耳屎太多,影响到听力,就需要清理了。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指甲或牙签、发夹、铁掏耳勺等尖锐物来操作!△ 耳廓内耳屎一般用棉签或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净即可,切勿往耳内。△ 外耳道耳屎如果耳屎比较硬,建议让耳鼻喉科医生来处理。在看医生前,可以几滴软化耳屎的药水,比如碳酸氢钠滴耳液。鼻孔一般来说,不需要清洗,也不需要刻意帮宝宝清理。如果宝宝鼻涕、鼻屎多,影响正常呼吸,应注意清理方法:△ 鼻涕* 别着急,一边一边来。首先压迫一侧的鼻翼,让鼻腔不进气。然后让宝宝吸一口气,稍用力即可擤出对侧的鼻涕。接着再搞定另一侧。* 如果宝宝鼻涕太粘稠,或者有点干燥,可以先用温毛巾敷一敷鼻腔附近。* 至于吸鼻器,请谨慎使用。不要将吸管太过深入探入鼻腔,以免造成鼻粘膜受损。在鼻腔外的鼻涕建议尽量用纸轻轻擦拭。TIP:注意别让宝宝倒吸鼻涕,以防病菌“倒流”至中耳腔,引发中耳炎。△ 鼻屎记住要适度清洁。天天挖反而不好,会使鼻粘膜受刺激过度,分泌更旺盛,造成鼻屎越清越多。有的孩子经常打喷嚏、流鼻涕并不是鼻炎,很可能是因为过度清理造成。清理方法在这里:首先用热毛巾敷一会儿鼻子或往鼻腔内喷些生理盐水或生理海盐水,等鼻腔分泌物软化了,再用浸满橄榄油的棉签慢慢粘出来。

    安论工作队

    2018-09-17

    1210
  • 宝宝成长不能少的益智玩具尽在其中

    玩,是宝宝每天的“必修课”,你家宝宝在玩什么?市场上的玩具琳琅满目,哪些适合自家宝宝?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宝宝所需的玩具也应有所区别。  响环、哗啷棒:适合2-4个月宝宝。初生婴儿的眼睛喜欢集中视线停留在一个物体上,因此4个月内的宝宝应选择色彩鲜艳、体积较大、带有音乐声响的玩具,以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发育。如在孩子的床上或小车里吊颜色单纯而明亮的气球,有利于孩子视觉的发育。但需注意的是要常变换位置,以免造成斜视、偏头。  积木、布书:6个月以上宝宝。宝宝的各种动作开始出现有意性,能独立地坐,自如地爬。身体的移动扩大了宝宝探索的范围,此时可为宝宝选择各种拖拉玩具、音乐拉绳、锤鼓、积木等,布书是很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尽量选大品牌、体积稍大些的积木类玩具,不选那些颗粒小的,以免宝宝误吞。  球:适合7个月以上宝宝。此时孩子已能坐起伸手取物或在床上爬了,这时应选择简单、有趣、耐用的玩具,增加一些运动类的玩具,如小球。另外,玩具琴、套叠玩具也可满足此阶段宝宝的玩耍需求。玩球时可以让家长和宝宝一起互动,能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橡皮泥、画笔、拉着走的动物玩具:适合1岁以上宝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喜欢扔东西,应选择有启发性、能用手抓的活动玩具,以不易摔坏的为佳。也可以随意涂鸦,创造性的画画、捏橡皮泥,但在选择橡皮泥时要尽量选择没有味道,不粘手的,尤以可食用的最佳,玩完后要督促宝宝洗手。  穿珠、玩具车: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2岁的宝宝已经走得很稳了,这个阶段的宝宝需要一个学习的环境,他们开始有兴趣玩一些智力玩具。此时,穿珠、玩具车非常适合,字母、单词、写字板同样适用,逻辑推理类的玩具也开始引起宝宝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玩具上松动的零件、毛绒玩具上未粘牢的眼睛和鼻子、玩具上掉落的纽扣、汽车上的轮子等,这些小零件都有可能造成窒息,家长一定要从旁看护好。  三轮车、溜冰鞋: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3岁以后宝宝已能行走自如,智力玩具依然是必需的,另外,同样重要的是要锻炼宝宝的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运动类的玩具如三轮车、溜冰鞋、各种球类玩具、绳套、汽车等都适合宝宝。此时,玩具也开始显示出性别上的区别了,女宝宝更倾向于过家家游戏,男宝宝则喜欢玩具车等。  值得注意的是,宝宝玩具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玩具太多并不利于培养宝宝节俭或珍惜所有物品的好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玩具少而精,反而可以激发宝宝不断探索发明不同的玩法。所以建议家长多给宝宝准备些玩法多、蓝旗亲子游泳有创造空间的玩具。

    中二病

    2018-09-17

    9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