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教育培训 >
  • 青春同行,技能筑梦|安徽新华的多元逐梦篇章

    青春同行,技能筑梦|安徽新华的多元逐梦篇章

    多彩新华,每天都上演着无数关于梦想与成长的故事。这里,有携手共进的深厚情谊,有跨越时光的技能传承,每一份经历都如同一颗璀璨星辰,照亮着学子们前行的道路。朱峰和唐玉哲,这对来自安徽淮南的好兄弟,自小一同长大,情谊深厚得如同陈酿的美酒。他们怀揣着对新能源领域的无限憧憬,结伴报读了安徽新华的新能源专业。在他们的心中,安徽新华不仅是学习技能的殿堂,更是他们共同追逐梦想的起点。朱峰说:“未来,我希望我们在安徽新华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唐玉哲也满怀期待地表示:“我希望在学校里能让自己变得更外向,更有担当,和朱峰一起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他们并肩走在校园的小道上,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坚定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大展身手的模样。而在护理专业的教室里,陈昕怡和杜欣雨这对好姐妹也在开启她们崭新的学习之旅。她们是初中同学,在中考前就默契地约定一起来安徽新华上学。为了这个约定,她们在报名之前专门从阜阳来到学校考察。当她们漫步在校园中,看到整洁的教学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热情的师生时,心中便认定了这里就是她们实现梦想的地方。“各方面都挺满意的,我们就果断报名了。”陈昕怡笑着说。如今,她们在安徽新华一起上课、一起实践,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杜欣雨感慨道:“有昕怡陪着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我也不觉得孤单,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护理人员。” 在安徽新华,不仅有携手共进的好兄弟、好姐妹,还有跨越时光的技能传承。有一位特殊的父子,父亲是学校2003届的毕业生,儿子则是2025级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新生。父亲在安徽新华学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当他得知儿子也对电气自动化感兴趣时,毫不犹豫地推荐他来到自己的母校。“我在安徽新华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这里的教学质量我信得过。希望儿子也能在这里学好技能,将来有一番作为。”父亲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子则满怀敬意地说:“爸爸就是我的榜样,我会珍惜在安徽新华的学习机会,努力掌握专业技能,不辜负爸爸的期望。”开学的铃声已经敲响,安徽新华的校园里,每一双求知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每一个坚定的步伐都迈向充满希望的明天。在这里,好兄弟、好姐妹们将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实践的舞台上锻炼;父子之间将延续技能的传承,让梦想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学子手中传递。

  • 安徽万通“双高计划”:锻造大国工匠,开启“高技能+高学历”的黄金时代

    安徽万通“双高计划”:锻造大国工匠,开启“高技能+高学历”的黄金时代

    2019年1月,国家正式启动“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2024年9月,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2025年4月,为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在产业升级浪潮奔涌、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今天,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安徽万通技师学院推出“双高人才培养计划”,以“高技能+高学历”双轨驱动,为广大学子铺设一条通往高端就业与终身发展的康庄大道,重新定义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坐标。从本质来看,“双高计划” 蕴含着多重维度的协同发展。双高专业:高接轨产业前沿,高实训赋能真本领高接轨: 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支柱产业需求,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高端智能制造、AI人工智能应用、智慧康养服务等前沿领域,确保教学大纲与企业技术发展同频共振。高实训: 斥巨资打造“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引入企业真实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反复锤炼技能,实现“课堂即岗位”,练就“上岗即上手”的硬核实力。双高人才:高技能铸就核心竞争力,高学历拓宽人生可能性高技能: 校企共建标准,三级考核评定技能水平、提供国家技能级别认证服务。高学历: 构建“学历提升立交桥” 。在保障获得国家认可的大专学历基础上,提供多元化学历提升服务,同时学校还打通国内外等多条学历提升通道,帮助学生获得高学历。双高企业:高增长平台保障机遇,高规范管理护航发展高增长: 深度合作企业超500家,覆盖比亚迪、奇瑞、蔚来、合肥轨道、上海连航等高速发展的行业巨头及独角兽企业,为学生提供位于产业“风口”的优质岗位。高规范: 合作企业均为业内标杆,具备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清晰的职级晋升通道和优厚的福利保障,确保学生职业起点高、发展环境优。双高就业:高薪资起点赢得尊严,高成长空间成就未来高薪资: 学校开设校企定向班,入学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直通名企,薪资待遇可观。高成长:学生在校时实行定向岗位培养,入职后晋升通道明确,持续提供技能与学历提升服务。技术沉淀与学历提升双重加持,职业天花板持续突破。双高师资:高级别专家领衔,高资历导师护航高级别: 师资库囊括“安徽省技术能手”、“合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者、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撰写者等,确保技术传授的顶尖水准。高资历: 核心课程由来自合作企业的技术总监、研发工程师及行业资深工匠担任导师,将最新技术标准、项目经验与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实现“大师手把手,技艺薪火传”。选安徽万通,选双高:选专业 = 选黄金赛道选技能 = 选硬核身价选学历 = 选无限可能选就业 = 选高薪未来安徽万通“双高计划”,不仅是一份技能证书、一张高等学历文凭,更是普通家庭学子突破阶层、赢得尊重、拥抱确定性的战略投资。在技术为王的时代,掌握“高技能+高学历”这两张永不贬值的“硬通货”,就是握紧了通往个人价值实现与时代发展前沿的金钥匙。

  • 【家长论坛】 公办学校一年级入学网上报名今天开始

          6月8日合肥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合肥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按照合肥市教育局此前公布的合肥市区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时间安排表,7月5-10日,公办学校一年级入学网上报名;7月12-17日,公办学校七年级网上入学报名。日前,合肥市教育局就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予以解答。     问:是不是所有学生都须通过网上招生系统报名、录取?     答:是的。所有学生都须通过网上招生系统报名、录取。2023年,市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须通过网上招生系统开展招生工作,采取“线上登记录取+线下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录取。     问:公办学校网上招生系统登录方式有哪些?     答:方式一:电脑端。在“合肥市教育局”(http://jyj.hefei.gov.cn/)“合肥市教育云平台”(http://www.hfjyyun.net.cn/)进入相应界面。方式二:手机端。安卓手机用户在各应用商店、苹果手机用户在App Store搜索 “皖事通”或 “合肥通”下载安装,报名系统路径分别为“皖事通-合肥分站”—“小学初中报名”或“合肥通”—“小学初中报名”服务。     问:2017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能否在网上报名登记?     答:不可以。根据规定小学入学年龄原则上要求截至2023年8月31日年满6周岁。网上招生系统不接受2017年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家庭实施网上报名登记。    问:其他年级或转学生可以在网上招生系统报名登记吗?    答:不可以。本系统仅适用于一年级、七年级新生报名登记。其他年级或转学生请线下联系相关学校或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    问:是不是越早进行线上报名登记,越早被确定入学?    答:不是。线上报名登记时间与是否确定入学没有联系,只要符合入学条件,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即可。家长可错开网上报名登记高峰进行登记、预约。    问:家长网上报名登记有困难怎么办?    答:因特殊情况无法在网上报名登记的,可直接去指定地点进行材料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系统,完成网上报名登记,由系统进行线上录取。    问:一个学生能否同时登记报名两所或更多学校?    答:不能。一个学生只能报名一所学校,若登记成功后,不可重复登记。已被民办学校确定录取的学生,不能再报名其他学校。   问:没有被民办学校摇号录取的“小升初”居民子女,如何回公办学校报名?    答:本地小学就读的已集体报名的学生无需再次报名,外地小学就读的可在规定时间回原学区公办学校或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指定报名点报名登记。

  • 【学生考试】 安徽高考特别提醒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温馨提示:外语科目考试与别的考试科目进场时间不一样,因为外语科目有听力考试,所以14:45分后禁止考生入场。全文如下:安徽省2023年普通高考温馨提示(五)——外语考试入场时间有不同各位同学,高考已经进行过半,今天下午将进行外语科目的考试,特别提醒大家注意:1.要注意入场时间。外语科目考试与别的考试科目进场时间不一样,因为外语科目有听力考试,所以14:45分后禁止考生入场。今年因进入考点须通过智能安检门进行检查,考生们可适当再提前一些时间到达考点。特别注意:考生一定要比别的考试科目提前到!比别的考试科目提前到!!提前到!!!2.要注意细致耐心。外语科目考试客观题比较多,答题时候要注意序号,千万不能答错位。此外,由于外语科目考试是最后一科考试,有的考生会有一种终于考试快要结束的兴奋感,导致做题时可能会粗心,缺乏耐性。特别是在有其他考生提前交卷的情况下,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坚持到最后。最后衷心祝愿每位同学都能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

  • 【学生考试】 【新冠病毒感染场所篇】---学校如何开展疫情防控?

    1. 按照一校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预案和技术方案;2. 坚持入校登记制度,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3. 学校教职员工、学生进校门需检测体温,体温异常者不得入校;4. 外来人员需核验身份并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5. 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医务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每日应加强通风、课桌椅等公共用品每日进行擦拭消毒,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并保持空气流通;6. 加强对电梯、公共楼道、洗手间等公共区域与设施的消毒;7. 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容器的清洁消毒;8.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制度;9. 疫情发生后应精准划定风险区域,结合疫情形势开展疫情防控;学校风险区域外的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开展消毒后正常开放,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10. 风险区域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应及时解除风险管控。班级里出现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后怎么办?1. 感染学生应立即停课,恢复正常后经学校同意方可返校;2. 科学精准判断密接及风险区,密切接触者落实5天居家隔离;风险区域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应及时解除风险管控。3. 对感染学生所在的教室、宿舍等风险区域及时进行消毒;4. 对相关风险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5.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1. 结合健康教育课程、主题班会等开展对疫情的科学认知,正确认识疫情,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疫情等内容的宣讲;2. 对于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要开展线上教育心理辅导。教师出现新冠病毒感染后怎么办?1. 感染的教师立即停止教学,并报告学校。2. 科学精准判断密接及风险区,对其教学的班级学生、同一办公室的教师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落实5天居家隔离;3. 风险区域应立即开展消毒和管控,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应及时解除风险管控。家长核酸检测阳性,孩子检测阴性怎么处理?1. 孩子应作为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不能去学校上课。2. 同住人员正常后,报经学校同意后复学。在校期间发现学生发烧咳嗽怎么办?1. 立即离开教室,及时转到隔离观察室;2. 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及时就诊;3. 及时跟踪管理,根据后续检查情况做相应处理;4. 学生恢复正常后经学校同意后及时返校。学生饮食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目前暂无新冠病毒感染特效药,应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策略,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降低感染风险;1. 均衡膳食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应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2. 每天吃早餐,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等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3. 每天饮用300ml及以上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足量饮水,每天800~1400ml。在外就餐时要注重合理搭配,少吃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4. 做到清淡饮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学生平时应如何安排身体活动?1. 学生应减少室内静坐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并保证充足睡眠;2. 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30分钟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3. 视屏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学生需要注意哪些卫生习惯?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往返学校应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减少触碰公共物品,避免与陌生人近距离接触;2. 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及时洗手,如果没有纸巾,可用手肘遮挡,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手;3. 发现身体不适,尤其是有发烧、咳嗽症状时应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养老机构、福利院如何开展疫情防控?1. 按照一院一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预案和技术方案;2. 加强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人员应尽快接种加强针;3. 严格落实登记制度,外来人员“非必要不进入”,拒绝无关人员进入;4. 工作人员阳性或家属阳性,不得坚持上班,恢复正常后经单位同意方可上岗。5. 所有人员进入机构需检测体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6.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7. 设立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室,配备相应的对症治疗药物。8. 宿舍、食堂、电梯、卫生间、公共楼道等重点公共场所每日应加强通风,公共用具及地面应每日消毒;9. 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容器的清洁消毒;10. 发现新冠感染的病人应立即转移到隔离观察室,健康状况较差者应尽快送医疗机构救治;11. 场所内出现新冠感染者,应尽快精准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划定风险区域,密切接触者落实五天隔离管理,风险区域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应及时解除风险管控。12. 风险区外应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托幼机构如何开展疫情防控?1.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教职工及家长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2.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 设立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室,配备相应的对症治疗药物;4. 教室、卫生间、公共楼道等重点公共场所每日应加强通风,课桌椅、玩具等公共用具及地面应每日消毒;5. 加强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并做好垃圾容器的清洁消毒;6. 发现发烧咳嗽的幼儿病人应立即转移到隔离观察室,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诊,同时尽快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划定风险区域;7. 机构教职工出现新冠感染应及时报告,不得带病到单位,机构应尽快精准确定密切接触者并划定风险区域;8. 密切接触者落实五天隔离管理,风险区域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应及时解除风险管控;9. 风险区外应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来源:安徽疾控)

  • 【社会考试】 尚未返回安徽的考研者可申请借考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至26日如期举行。为帮助部分考生解决赴考的实际困难,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借考有关事项公告。目前尚未返回省内的考生可于12月8日上午8时至10日上午8时,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填写借考信息并提交申请,逾期不再受理。相关省份审核通过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将协调安排跨省借考事宜。借考申请一经审核通过,将由借考省考试机构安排后续考试事项,考生原在安徽省的考位安排将被取消,请考生慎重考虑。目前已在省内但未返回报考点所在市考生,请密切关注“两地”(目前所在地和报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安排行程,提前返回报考点所在地,以免耽误考试。临近考前,如确因疫情管控不能返回报考点所在地的考生,请及时与报考点联系,经核实后,省考试院将协调就地安排在特殊考场参加考试。考生应保持报名时填报的手机号码联络畅通,及时查看省考试院和报考点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合报全媒体记者 谢蕾)

教育培训
帖子 版主:教育培训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