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母婴育儿 >
母婴育儿
帖子 版主:母婴育儿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

    如何增强幼儿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保护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紧急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一、环境教育法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 安全教育的知识 环境演示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 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安全宣传栏或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过街要走人行道”、“知道红绿灯和交通标志”、“不能玩火,不能玩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爬窗户”、“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门我不开”、“遇到火警、生病和坏人应该打什么电话”,“上下楼梯要靠旁边走”等,定期更换。二、活动体验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 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渠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加体验,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注意饮食卫生”主题活动,通过讨论“路边的小吃能吃吗?”“三无食品能吃吗?”告诉幼儿不吃路边的小吃,不吃“三无食品”,使幼儿懂得要吃清洁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卫生习惯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饮食卫生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再如,开展“发 生火灾怎么办?”的主题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火对人们的帮助和害处,通过模拟逃生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三、趣味游戏法安全自救的技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开展角色游戏《交警》,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的“警察叔叔”,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和善的人帮助,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又如,在情景表演游戏《你知道怎么办吗?》中创设一些情景:“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夏天很热,容易中暑,你知道怎么办吗?”“发现厨房有煤气的味道怎么办?”“如果你的手划破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四、日常渗透法通过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 如户外活动时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避免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不猛摇摇篮等,以免发生不测;而自由活动时:玩玩具时不相互甩、抛、扔,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五、随机教育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幼儿对教室里的录音机很好奇,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幼儿玩弄录音机的开关、电线。

    No!

    2020-04-27

    378
  • 宝宝总是眼泪汪汪正常吗?

    宝宝总是眼泪汪汪,如果眼睛还是有黄绿色分泌物说明眼部存在感染,建议家长继续每次先按摩挤压分泌物,清理干净后滴眼药水,一般选择氧氟沙星滴眼液,托百士,红霉素等,按照说明指导剂量。滴到黄绿色分泌物消失,一般3-5天停药。宝宝总是眼泪汪汪,要考虑鼻泪管堵塞,鼻泪管是人的眼睛和鼻子之间的一个通道, 它的作用主要是把眼睛里面分泌的多余泪液排到鼻腔里. 当这个开口端堵塞了,那么多余的眼泪就无法经此通道分流了,所以就只能往外溢了,宝宝表现通常就是泪眼汪汪的,这时建议给宝宝按摩治疗缓解看看,家长用拇指或十指指腹压迫泪囊,按在鼻根及眼睛的内眦中央的部位,有一定力度的往下按压,通过按压,能把鼻泪管下端的阻塞的膜给冲开。注意事项:按摩前, 操作者洗净双手, 将指甲修剪圆钝平滑,避免损伤患儿皮肤。每天按摩3-4次即可,每次按压6-8下,如果有脓液的话,按完以后用棉签擦净分泌物,再重复上边的动作,一直到没有脓液为止,具体位置如图 

    拉钩为什么要上吊

    2020-04-25

    376
  • 这些情况说明宝宝过敏了,父母们可别不当回事!

    很多宝宝在添加了辅食之后都会出现食物过敏的症状,比如起疹子、流鼻涕、腹泻便秘等,但是家长经常会忽略,甚至会以为孩子生病了。孩子食物过敏会有哪些症状呢?皮肤黏膜症状: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口周发红、皮肤瘙痒、慢性湿疹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腹胀,便秘,大便血丝等;呼吸道症状:流鼻涕鼻痒,喉头水肿,哮喘等。如果宝宝摄入某种食物后,出现了过敏反应;之后停止摄入这种食物,过敏反应消失;两周左右后,如果再次摄入这种食品,又出现了过敏反应,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孩子是食物过敏。应对宝宝食物过敏,忌口是目前推荐的最好方式。但不是终生忌口,因为食物过敏随着年龄增长,有逐渐消退的可能。大部分的食物过敏,到达青春期时都能消退,家长们不用太过忧心。

    身心体会

    2020-04-24

    414
  • 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

    大多数新生宝宝,生后几天都会出现黄疸。妈妈出院前,一定要先了解宝宝的皮肤黄到身体哪个部位,回家后再观察有无任何变化,如果愈来愈黄,黄的部位愈来愈多,就可能有问题,如果黄的部位慢慢消退,就不需要担心了。家长要学会判断,并要学会正确的护理方法。以下是黄疸儿居家照顾须知1.目测宝宝黄疸程度判断黄疸的程度,爸妈可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疸;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为重度黄疸。仔细观察黄疸变化,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2.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看医生。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3.观察宝宝日常生活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4.家里光线不要太暗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正常值,医院会使用光疗,让胆红素结构改变,变成不会伤害到脑部的结构而代谢。5.勤喂母乳为了让宝宝尽快退黄,妈妈要勤喂宝宝母乳,使胎便尽早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红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红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高。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建议让孩子多吸吮,因为如果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饥饿会影响肝酶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胆红素升高。宝宝多吃多排,可以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阻断胆红素的重吸收。

    Boy

    2020-04-23

    404
  • 日常生活里,如何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呢?

    日常生活里,当我们开始捕捉孩子的好行为并告诉他们,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成功而优秀的。这种正面的自我形象不仅能激励他们合作,而且还会使孩子自尊、自信并感觉到自己很能干。那么我们该如何捕捉孩子的好行为或正确行为呢?一些看似简单的话语却有强大的魔力。如:你把书收起来了。你房间里看上去很整洁,一切井井有条。你那么做真是太好了。谢谢你那么小声说话。你真是帮了大忙了。跟你玩真是太有趣了。我爱你,我很高兴做你的妈妈。谢谢你听我说话,没有打断我。我注意到你分享了你的玩具,考虑得真周到。你得衣服都是自己穿的啊。你请求帮助,过来找到了我,这很好。谢谢你的帮助,我知道我可以依靠你!

    Donna.

    2020-04-22

    1412
  • 三个多月的宝宝,两个腿分开的角度比较小,这正常吗?

    3个月大的宝宝,两退分开角度小,这要看有多小。来我门诊看病的宝宝,我们也都会做这项检查。这种检查用于肌张力的检查。你所说的两腿分开的检查,叫股角,也叫内收肌角,内收肌角是神经运动检查中的一项指标。检查的方法是:宝宝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小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并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左右两侧不对称时应分别纪录。肌张力增高时角度减小,降低时角度增大。正常范围的数值供参考:正常4个月龄后应大于90°(1~3个月40°~80°、4~6个月70°~110°、7~9个月100°~140°、10~12个月130°~150°)。临床上,除了检查内收肌角,也会做腘窝角、足背屈角等相关的检查。这种检查与经验有关,一般要和宝宝说着话,在放松下进行检查,如果宝宝紧张,处于防御状态,检查结果就会不准确。如果宝宝的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就不用担心,如果异常,最好进行一些早期干预训练。

    小二

    2020-04-22

    863
  • 哺乳期的妈妈们饮食应该要营养全面

    从孕期到哺乳期,对于孕妈咪和产妇来说饮食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需要饮食均衡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饮食的禁忌,因为自己的饮食方面不仅会影响到自身身体的健康的恢复同时会影响到宝宝的成长和健康。哺乳期的妈妈们饮食应该要营养全面。鸡、鸭、鱼、肉、水果、蔬菜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但是要注意的是食物的烹调方法。此外妈妈吃的东西一定要先考虑到宝宝的需要哟!下面和我们一起了解下“哺乳期不能吃的东西”!1、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不仅伤津耗气损血,加重气血虚弱,而且还会导致便秘,容易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影响到宝宝健康。所以产妇尽量少吃️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咯!2、咖啡、巧克力类食物️咖啡因、可可会让人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通过奶水传递给宝宝,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影响发育。3、高盐分,高脂肪,油炸食物高盐分食物这类的是食物不易消化的,哺乳期的妈妈消化力比较弱,会阻碍肾脏的代谢,高脂肪的食物不利于消化,影响奶水营养。4、回奶的食物哺乳的妈妈很注意奶水的营养和奶水的多少,所以千万不要吃回奶的食物,不然后面自己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来追奶,耽误宝宝发育的同时,产妇也会比较烦躁①回奶的蔬菜瓜果韭菜、苦瓜、洋葱、绿花椰菜、菠菜、豆芽菜、芦笋、豆角、生枇杷叶、韭黄、白萝卜、茄子、藕、黄花菜、玉米、大白菜、马齿苋、豆角、马兰头、南瓜、香椿、冬瓜、地瓜、菜瓜冬菇、菌菇类;梅子、山楂、红枣、香蕉、柿子、芭乐、葡萄柚、橘子、梨子、莲雾、桔子、沙果、石榴。②回奶的肉类动物肝脏(猪肝)、螃蟹、鸽子、老母鸡(小公鸡可以)、牛肉、火腿、猪心、鸭肉、鱿鱼、黑鱼海参、田螺。③中药人参、党参、薄荷、花椒、山栀、银杏、西洋参、蒲公英。④调料味精、花椒、茴香、大料、豆豉、醋、花椒、味精、薄荷、盐、醋、酱油、太多姜、豆豉(就是那种黑色的)、红糖。⑤其他茶叶、柿饼、咖啡、菊花茶、巧克力。另外,凉性、酸性、过咸的食物都会退奶。5、酒精不要碰,药物类要遵医嘱酒精和药物都可以通过乳汁给宝宝,所以宝妈们在哺乳期间,一定要避免摄入。要知道,酒精是可以改变乳汁的味道影响宝宝正常的食量,进而减少宝妈产奶量。而且,酒精对宝宝的伤害,远远比对成人的伤害要大。因此为了避免宝宝厌奶、造成危害,请宝妈们也远离酒精。在停止母乳喂养之前,最好的“饮料”恐怕就是白开水了!最后,小编也猜到可定会有些“擅长抬杠”的选手已经忍不住要出来辩论一场,但小编要说的是:你样样都吃照样没事那是你的体质,你能保证人人一样吗?不要把你的个例拿出来试图说服其他人。别说吃了也没啥事,那人家新冠还有那么多痊愈的,我们还不是避而远之?为人父母为了宝宝当然要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威胁!以上每一样都没有致命伤害,但是作为妈妈,你真的赌得起吗?

    切克闹

    2020-04-21

    1429
  • 宝宝不感冒为什么总流鼻涕?

    正常人都是有鼻涕,并不是生病才有,每天大约分泌1000ml-1500ml。简直不敢想象,那么个小小的鼻子里边竟然每天有这么多鼻涕。这么多鼻涕哪里去了?每天分泌那么多鼻涕,但是我自己没有感觉啊,我平时也没有流鼻涕,这么多鼻涕都哪里去了呢?这么多的鼻涕70%都用于呼吸时提高吸入气体的湿度,少部分通过后鼻孔流向咽部与口腔分泌的唾液一起被自己喝掉了,另一部分干燥后形成了鼻屎。这么多鼻涕在体内,有什么用?想来虽然恶心,但鼻涕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作用的。它不但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真菌,使吸入肺中的空气几乎不含细菌,还可以湿润呼吸道,湿润吸入的空气,让人体感觉更加的舒服。宝宝为什么容易流鼻涕呢?同样是分泌这么多鼻涕,为什么宝宝就那么爱流鼻涕?难道就是因为宝宝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吗?宝宝经常流鼻涕跟他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系,宝宝鼻腔短直而小,鼻道窄,血管丰富,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炎症,当鼻腔粘膜充血肿胀,鼻腺体分泌增多而形成鼻涕。

    Eat

    2020-04-21

    429
  • 宝宝出现睡眠不安稳都有哪些原因?

    1.浅睡眠期宝宝睡眠周期比较短,年龄越小浅睡时间相对越长,浅睡时常常有吸吮动作、肌肉颤动、面部有时出现微笑、有时似做鬼脸,有时噘嘴,身体像伸懒腰,有时一阵阵突然发生肌肉运动,偶然发声解决办法:轻微的移动或者稍睁开眼睛的时候,家长不必干预,有些宝宝会自行入睡。如果哭闹厉害,家长再看宝宝是不是有什么需求。2.肠绞痛、肠胀气家长可以观察,宝宝除睡不安稳外,如果宝宝还伴随睡眠易醒、四肢活动加剧、溢奶、排气多、挣扎使劲、不明原因的哭闹时,多是与肠道不适有关解决办法:a、飞机抱,将宝宝面朝下放在你前臂上或者腿上,轻轻摇晃。给予腹部一定的压力,宝宝会觉得舒服一点。b、温柔地帮宝宝按摩腹部,家长可以把手掌搓热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增加宝宝的肠胃蠕动,这样孩子会舒服很多。c.让孩子平躺,小腿蜷起来,膝盖触及腹部,来回往复做,像蹬自行车一样,做做排气操,有利于宝宝腹腔和肠道的挤压,让孩子放几个屁会舒服一点。d、家长可以在宝宝睡觉时,用小被子把宝宝包裹起来,适当留出活动间隙,这样宝宝会感觉到像是在妈妈肚子里蜷缩的状态。e、侧躺或趴卧法,宝宝安静的时候喜欢平躺着,但是哭闹的时候就不愿意脸朝上躺着,如果给宝宝调整为侧卧或者俯卧的姿势,会让宝宝舒服一些,逐渐安静下来。f、嘘声法,在宝宝耳边持续不断地吹嘘声,会让宝宝有安全的感觉。3、出牙引起的不适大部分孩子6月龄左右会萌出第一颗牙齿,但发育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可能三四个月就有出牙的情况,出牙前期及出牙期,孩子牙龈会比较痛痒,因出牙的不适,导致孩子最直观表现就是睡眠不好,睡不安稳,宝宝甚至有流口水、不爱吃奶、甚至不明原因的哭闹等。解决办法平时可以给宝宝准备些牙胶、磨牙棒多啃咬,有些牙胶中含有一些硅胶物质,冷藏后会有明显的舒缓作用,也可以使用指套牙刷,按摩宝宝牙龈处,对于宝宝缓解出牙不适和睡眠不好有一定的作用。4、家长给宝宝养成的不良习惯宝宝在睡觉的时候,家长的过多干预,养成了宝宝必须含着乳头睡觉啊,只有抱着才愿意睡觉啊,这样也会造成宝宝睡觉不踏实。解决办法:逐渐培养宝宝在没有父母安抚下入睡,避免父母过度参与和不必要的干扰。不要宝宝一哭就去安抚,避免不良助睡,避免奶睡。培养新的睡眠程序,哄睡方法等。孩子不爱吃奶除了出牙的原因外还可能和厌奶期有关系,建议喂奶的时候选择安静的环境,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过渡。不可强迫喂奶。

    扮猪吃老虎

    2020-04-20

    1201
  • 看好孩子!安徽阜阳一2岁男童玩耍时不慎摔倒,手里的剪刀插入太阳穴!

    近日,安徽阜阳,一名2岁男童在家中玩耍时,不慎从板凳上摔下,手中的剪刀沿左侧太阳穴插入颅内,刺穿脑膜,所幸脑子没有明显损伤。经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紧急手术,插在颅内的剪刀被成功取出,脱离生命危险。

    lara

    2020-04-18

    609
  • 孕期妈妈缺钙对自己和胎宝宝有什么影响?

    孕妈妈对钙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妇和乳母的钙适宜摄入量为1200mg,而全国营养调查表明,中国人均摄入钙量与营养学会推荐适宜摄入量相差甚远。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如果缺钙,可能会出现牙齿松动,关节、骨盆疼痛和小腿抽筋的现象,因为在孕期,孕妈妈体内的激素会大量释放,从而导致骨骼中的钙也被释放出来。有的孕妈妈怀孕后,发现自己不容易入睡,或者睡觉之后容易被惊醒,这些都与缺钙有密切的关系。孕妈妈不论是早期缺钙还是晚期缺钙,都会对胎宝宝产生影响。首先胎宝宝的乳牙钙化是在胚胎的第13周,孕期缺钙会影响胎宝宝牙齿基质的形成和钙化过程。另外如果胎宝宝得不到充足的钙质,很容易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和新生儿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病。这样对宝宝的健康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这些影响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孕妈妈千万不要挑食,除了均衡营养之外,适当的补充钙质也很关键。

    小二

    2020-04-17

    1005
  • 宝宝鼻梁间有“青筋”是怎么回事?

    很多家长可能注意到孩子的鼻梁间有“青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的甚至以为孩子身体有什么问题。鼻梁有青筋其实是因为婴儿的浅表血管十分丰富,鼻子、眼周那里皮肤薄,深色的静脉自然就容易看出来,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有的宝宝由于鼻塞或者鼻泪管不通畅等问题,导致了血液中氧气的减少,从而出现了乌青的情况。其实家长也可以对比自己的手背,可能会看到一些血管,这是手背上的静脉,孩子鼻梁上的“青筋”也是静脉。手背上的静脉是正常的,鼻梁上的静脉也是正常的。鼻梁上的“乌青”和手背上的静脉的区别就在于位置不一样,一个在手背,一个在鼻梁。那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没有青筋,我家宝宝就有呢?每个人的皮肤条件不一样,别人家长孩子皮肤厚一点,黑一点,有些宝宝皮肤白一点,薄一点,所以就看到了,或者在光线条件好的时候看得明显一点,仅此而已。这个“青筋”会消掉吗?这是身体正常的血管,它可能不会消掉,但是会随着孩子生长,孩子皮肤变厚,变黑了,可能就慢慢看不到了。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家长不用担心。

    Donna.

    2020-04-17

    367
  • 把宝宝头发剃光,会让宝宝头发变多吗?

    剃光头和让头发变多没有必然联系,一般在2岁甚至到5~6岁时,宝宝的头发就会变得浓密。实际上,头发对宝宝来说有很多保护作用:(1)头发的一大重要功能就是保温,保护头部,避免头部过冷或过热。环境过冷时,或是空调冷气或者自然的冷风侵袭,头发可以有效地避免冷气侵袭头部;而当环境过热,或者阳光较强时,头发又能很好的保护头部以免过热和晒伤。(2)在剃光头时,宝宝可能会由于头皮娇嫩而容易出现划伤,造成细菌进入,可能会引起感染,如果细菌侵入毛囊,不但头发长得不好,以后还可能造成脱发。(3)小儿的囟门一般在1~2岁时才会完全闭合,所以在这之前,头发对还没有闭合的囟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头发可以防止蚊子叮咬头部。(5)理光头后如果宝宝出汗,盐分会直接刺激宝宝的头皮,会使得宝宝由于瘙痒而抓挠,容易造成抓伤。家长可以给宝宝勤洗头(2~3天1次,夏天可以依情况增加次数),保持头皮干净清爽。

    Donna.

    2020-04-16

    766
  • 宝宝睡觉昼夜颠倒,如何调整?

    1、让宝宝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白天一定要让家里保持透亮,窗户窗帘全部打开,早上7~8点后,可以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晚上7~8点左右,可以拉上窗帘,把灯暗下来,最好能隔绝外面的噪音。2、白天多带宝宝做户外活动白天清醒的时候,多和宝宝玩耍,让宝宝多趴一趴,增加消耗,父母也要多和宝宝做做游戏、和宝宝多聊聊天,多让宝宝笑一笑,满月后家长可以适当带宝宝到户外活动,看看周围的新鲜事物,夏天的时候最好在早晨和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出门,晚上出去的时候要做好防蚊工作;适当控制午睡的时间,下午4-5点之后就尽量不要让宝宝小睡了。3、给宝宝固定的睡眠仪式每次睡眠前都要做相同的事情,做完就让宝宝睡在床上。如:先给宝宝洗一个热水澡,然后给他喂奶、换尿布。然后家长也要暗示宝宝,用一些亲昵的叠词,如‘’宝贝,洗澡澡以后,我们要睡觉觉了",不用担心宝宝是可以听懂的,每天坚持这么做,以后每次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暗示传递给宝宝该睡觉的信息。4 、解决宝宝夜醒的需求此外,屎尿、冷热穿盖不适、白天受刺激等,都会增加夜醒次数,一般建议室内恒温在24-26°之间,日常穿盖参考爸爸即可,因为小宝宝“火力很壮”很怕穿盖很厚。另外,小婴儿胃容量很小,饥饿也是导致宝宝早期频繁夜醒的原因。宝宝醒了不要急着抱。刚醒的宝宝处在半睡半醒之间,妈妈一抱,宝宝就真的醒来了。等一两分钟,确认宝宝是由于饥饿或尿了拉了等,再真正回应他。多数情况下,宝宝只是翻身或哼哼一会儿,只需轻轻地把手放在身上,或轻轻地抚摸、拍拍他,一会儿宝宝可能就又睡着了。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不要宝宝一有动静就给宝宝塞乳头,这样会导致后期出现母乳依赖,反而会更频繁的夜醒。夜间哺乳,要快且静,尽量不开灯,或者至少把灯光调得暗淡一些,尽量不要和宝宝说话,喂奶后鼓励轻拍宝宝自行入睡,这样就不会让宝宝受到刺激而兴奋起来。

    Boy

    2020-04-16

    442
  • 新生儿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睡姿呢

    仰卧位最安全。美国儿科学会推荐的婴儿睡姿是仰卧位,不管是在白天还是夜晚。在宝宝能够自主翻身之前,侧睡和趴睡都可能带来风险,这两种睡姿容易导致宝宝呼吸不畅,严重时有猝死的风险。仰卧的睡姿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对半岁内的婴儿尤其重要,这一阶段婴儿猝死发生率最高。除了保证孩子以仰卧的姿势入睡外,家长还要避免将他放在特别松软的物体上如枕头,棉被,棉垫。也不要将软绵绵的玩具和填充动物放在婴儿床内。最安全的床具是铺着床单的硬质婴儿床垫。不建议让宝宝睡在爸爸妈妈中间,也不要和宠物一起睡。如果家长有抽烟,喝酒或者服用了镇静类药物,也不要和宝宝在一起睡。仰卧对小婴儿很重要,但婴儿清醒时也应在大人的看护下多练习俯卧,这不仅有助于婴儿的肩部肌肉和头部控制能力的发育,还可以改善宝宝的头型。有些家长会发现,宝宝刚睡下的时候是仰卧姿势,但睡着睡着就变成侧卧,这时家长可以先尝试帮助宝宝把身体反过来,让他继续保持仰卧的睡姿。以后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这时可以从仰卧到俯卧的翻身已经很灵活了,这时可以让宝宝来选择最舒适的睡姿。

    lara

    2020-04-15

    79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