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母婴育儿 >
母婴育儿
帖子 版主:母婴育儿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怎么知道孩子肚子里有没有蛔虫?

    可以通过化验大便“寄生虫及虫卵”这项来确诊是否有蛔虫,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那么在没有感染的证据下,不需要吃打虫药的。现在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中寄生虫的发病率已经明显降低了。在过去有寄生虫的孩子非常多,因为孩子玩湿土湿沙子的机会比较多,在孩子玩的过程中虫卵就会被吃进肚子里,慢慢虫卵在消化道就会变成虫子。现在的孩子玩湿土及湿沙子的机会已经大大减少了,因此被蛔虫虫卵感染的机会就降低了很多。如果家长们怀疑宝宝肚子里蛔虫,建议直接取宝宝大便两个小时之内去医院化验“寄生虫及虫卵”这一项,如果宝宝的检查结果是“阳性”,那么就可以确诊消化道有蛔虫,这时建议遵医嘱吃驱虫药(打虫药);如果检查结果是“阴性”,则不需要吃。家长不要把孩子脸上有白斑,晚上磨牙,肚子不适,以及晚上睡不踏实等当成肚子里有虫,现在的孩子感染蛔虫的几率非常小,不要随意定义孩子肚子里有蛔虫。

    猫叔

    2020-03-23

    707
  • 晚上到底要不要叫醒宝宝吃奶,父母明白这点很重要!

    妈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宝宝晚上睡着了,到底要不要把宝宝叫醒喂奶呢?这得看宝宝的年龄。月子里的宝宝胃容量小,容易饿,为了保证每天有 8~10 次奶,如果一觉超过了 4 小时,就一定要叫醒喂奶。不要等宝宝饿得哭醒了才给他喂,如果宝宝因为饿而大哭就说明他已经很饿了,这个时候也会比较难安抚。出月子后的宝宝,夜间没有喝奶的需求,就不用强行把他叫醒,可以等宝宝醒来后再喂。频繁的并非饥饿引起的夜奶,会影响宝宝的睡眠。晚上正是生长激素分泌的旺盛时间,打扰宝宝的睡眠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宝宝的身高哦。

    小熊饼干

    2020-03-22

    335
  • 宝宝睡眠少会影响宝宝发育吗?

    听得出家长比较焦虑,但是很多关键信息没有提供。关于睡眠,白天特别困一直打哈欠,有时自己困得闭眼睡了,但是没一会又醒,说明宝宝是浅睡眠深睡眠不断交替,因为宝宝才一个月半,越小的孩子浅睡的时间越多。婴儿的深、浅睡眠周期大概在30-50分钟,有一半的时间在浅睡,浅睡眠对于大脑发育很重要,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睡得不踏实,急于去护理,去过渡关照他,这样反而会打破他们的睡眠周期。有时放下床睡着了,但是开始扭来扭去用劲的时候又哭着醒来。大概率是肠胀气/肠绞痛,如何安抚?裹襁褓:给宝宝用小被子轻轻包裹,包裹紧了可以给宝宝一个相对束缚的感觉,会让宝宝觉得相对安静,感觉回到了子宫里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床上或趴在家长的胳膊上,这样对宝宝的肚子有压迫,会觉得舒服一些。白噪音:可以在宝宝耳边吹口哨、唱摇篮曲,有节奏地发出「嘘嘘」,让宝宝情绪安稳。喂奶:通过吸允缓解宝宝的肚子的不适,吃母乳还能有效防止牛奶过敏。但是千万不能过度喂养 ,过度饮食可能引起宝宝的不适,宝宝每天喂7-8次奶就可以了,吃完奶记得拍嗝换环境:换个环境换个人: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怎么也搞不定的小人儿,带到别的地方或者索性交给爸爸,可能很快就会停止哭泣。按摩:让宝宝趴在妈妈的膝盖上,轻轻按摩宝宝的后背。这时,腹部的压力可以让宝宝感到舒服些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也可以尝试下西甲硅油,西甲硅油主要是减轻腹胀的作用,可以在药店买到,一瓶30ml,吃前摇一摇,可以混在奶里,每次4-5滴,但是西甲硅油不可滥用,因为不一定有效,仅适用于肠胀气引起的肠绞痛,而对肠蠕动不规律引起的绞痛没有效果。一般服用西甲硅油4小时后就会起效,若等到6-8小时还是没有缓解疼痛,说明用西甲硅油不对症。并且西甲硅油发挥作用是纯粹的物理性作用,只是减缓症状,对真正引起婴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根源没有治疗效果。说下宝宝的大便,看照片金黄糊糊状软便,是正常的,有少许奶瓣,也没太大问题,后来就比较稀,最近这段时间变成泡沫状的,因为是母乳喂养,能拉的渣渣就不会太多说明消化好,母乳一天拉五六次都是正常的。母乳够就按需喂养,不需要吃奶粉,宝宝不适应奶粉反而容易腹泻。这么小的宝宝不要乱吃药,没看出消化不良的症状。吃了拉是胃结肠反射。一旦吃了东西,胃被扩张充盈,小肠消化液增多,结肠的蠕动就会增快(小肠的蠕动也会变快),从而促进孩子排便,这也为新吃进去的食物多腾出来一些空间,这就是胃结肠反射。这个反射在进食后的15分钟内最明显。而婴儿自主排便的控制能力不那么足,就容易出现边吃边拉,或者吃完很快就拉的现象。拉出来不是刚吃进去的东西,而是已经消化好存在大肠里的便便。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完全不需要担心。最后说下嘴里痰多,去看医生说支气管炎,如果是细菌性的,吃头孢是可以的,但是去痰的药水这个没必要用。

    No!

    2020-03-20

    355
  • 为什么宝宝不感冒却总流鼻涕呢?

    正常人都是有鼻涕,并不是生病才有,每天大约分泌1000ml-1500ml。简直不敢想象,那么个小小的鼻子里边竟然每天有这么多鼻涕。这么多鼻涕哪里去了?每天分泌那么多鼻涕,但是我自己没有感觉啊,我平时也没有流鼻涕,这么多鼻涕都哪里去了呢?这么多的鼻涕70%都用于呼吸时提高吸入气体的湿度,少部分通过后鼻孔流向咽部与口腔分泌的唾液一起被自己喝掉了,另一部分干燥后形成了鼻屎。这么多鼻涕在体内,有什么用?想来虽然恶心,但鼻涕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作用的。它不但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真菌,使吸入肺中的空气几乎不含细菌,还可以湿润呼吸道,湿润吸入的空气,让人体感觉更加的舒服。宝宝为什么容易流鼻涕呢?同样是分泌这么多鼻涕,为什么宝宝就那么爱流鼻涕?难道就是因为宝宝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吗?宝宝经常流鼻涕跟他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系,宝宝鼻腔短直而小,鼻道窄,血管丰富,与成人相比更容易发生炎症,当鼻腔粘膜充血肿胀,鼻腺体分泌增多而形成鼻涕。

    lara

    2020-03-20

    385
  • 宝宝颈部淋巴结肿大该怎么办?

    宝宝颈部淋巴结短时间出现肿大,我们需要考虑以下这些情况。1.细菌感染:常见疾病有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口腔牙龈感染,这时常伴有发热,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可升高。2.病毒感染:常见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除了颈部淋巴结肿大,还可有发热、鼻塞、打鼾、眼睑水肿,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升高,异性淋巴细胞大于10%,C反应蛋白也可升高(详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篇)。还有风疹病毒、嗜血细胞综合征(宝宝症状重,需行骨髓检查明确)都可出现淋巴结中的大。3.川崎病:除颈部淋巴结肿大,还伴有高热≥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口唇皲裂、双眼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可有皮疹,手足硬肿等,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详见川崎病篇)4.急性淋巴结炎:肿大淋巴结处可有红、肿、热、痛,常伴有发热,查血常规白细胞可升高。宝宝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家长需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

    小二

    2020-03-19

    737
  • 孩子被猫狗咬伤抓伤 怎么处理伤口?

    随着现在大家生活的改善,很多家庭在有了宝宝的情况下,还拥有一只或者多只宠物,孩子和宠物的接触当中,难免会有意外发生,猫狗的咬伤抓伤逐渐成为急诊室的常见病种。千万不要做以下事情, 以免造成继发的感染:用止血药粉或者药膏涂抹伤口;用牙膏,醋等非医疗物品冲洗伤口;用嘴去吸吮伤口。家长应该如何处理?通常情况下,咬伤或者抓伤会出现如下不同等级:1、受伤的部位没有明显的痕迹;2、受伤的部位有明显的痕迹,出现血印,但没有破口;3、受伤的部位有破口,并且有活动出血。不论以上哪种伤口,需要做的都是:马上用清水冲洗。自来水或者瓶装矿泉水都可以,关键是洗的方法。前两类伤口比较简单,但有破口的伤口像瓣膜一样多半是闭合着,所以必须掰开伤口进行冲洗。用水对着伤口冲洗虽然有点痛,但也要忍痛仔细地冲洗干净,这样才能防止感染。冲洗之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伤口盖上,及时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最后,提醒那些经常带宝宝接触宠物猫狗的家长们,提前给孩子注射预防性的狂犬疫苗,是避免狂犬病的发生最有效和合理的方法。

    Boy

    2020-03-19

    695
  • 宝宝几个月长出第一颗乳牙?

    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分析显示,一般宝宝是在4-12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直至3岁左右出齐所有牙齿,但因个体差异,宝宝在12个月之前出第一颗牙都是正常的出牙周期。宝宝出牙的早晚与遗传和牙龈是否受到的足够的刺激有关。很多家长都误以为,宝宝8、9个月了怎么还没开始出牙,是与缺钙或者其他微量元素有关。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宝宝的出牙早晚,顺序与缺钙等并无关系。家长切勿随意给宝宝补充钙剂或其他营养品。而且额外补钙,可能会引起宝宝便秘,得不偿失。日常护理建议1、宝宝自出生后,就要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可以用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洗牙龈和舌面,轻轻的按摩宝宝的牙龈,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更有助于宝宝牙齿的萌出。2、宝宝自出第一颗牙后,家长就应该给宝宝准备专用的儿童牙刷、牙膏,每天都要刷牙清洁口腔,并且前期要靠家长帮助孩子刷牙,如果宝宝自己刷不干净还可能会引起龋齿等牙齿问题。3、当进入出牙期,出牙的不适,导致孩子最直观表现就是不爱吃奶、流口水、烦躁、甚至不明原因的哭闹等,因为当牙齿萌出时,会刺破牙龈和周围的神经组织,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莫名的不舒服、日常家长可以观察下孩子的牙龈,开始可能看不出什么异常,是因为牙齿从牙槽骨长出来到牙龈处,也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当牙齿要萌出时,牙龈处会发白、摸上去会有硬硬的感觉,平时可以给宝宝准备些牙胶、磨牙棒多啃咬,有些牙胶中含有一些硅胶物质,冷藏后会有明显的舒缓作用,对于宝宝缓解出牙不适、吃奶不好有一定的作用。4、若宝宝到18月龄,仍然没有出第一颗牙的迹象;或者宝宝到3岁,仍没有出全所有的乳牙,那么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专业口腔科检查牙胚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对应治疗。另外,还需检查下宝宝有没有佝偻病,或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对于已经出牙的宝宝,每3-6个月左右也应当到口腔科例行检查,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

    扮猪吃老虎

    2020-03-18

    850
  • 甲减妈妈能不能给宝宝喂母乳?

    你好,甲减不影响母乳喂养,但是甲减需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影响母乳量。患有甲减的哺乳期妈妈可能无法分泌充足的母乳,所以为了保证母乳,应该遵医嘱治疗,实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医生会开左甲状腺素钠片,这药是妊娠期A级、哺乳期L1级,安全性均为最高,孕妇、哺乳期妇女都可安全使用。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的注意事项(1)左甲状腺素钠片(加衡、优甲乐、雷替斯)应该每天服用。(2)漏服:如果你漏服一剂,可在第二天服用两倍的剂量。如果你漏服不止一天,应该坚持多天服用两倍的剂量,直到补够漏服的剂量。(3)时间:早餐前1小时服用、晚餐后3小时服用(临睡前)、早餐前半小时服用,三种服用时间吸收效率依次降低,早餐前半小时是坚持的底线。(4)抽血:要求空腹查血,查完服药。(5)复查周期:手术后口服优甲乐的患者第6周就需要复查甲功,此后,在术后1年内,一般3-6月复查一次,手术1年后,可以6月复查一次。需要注意,只要服药剂量等发生变动,均需要等6周后复查,最少4周。原因是优甲乐半衰期是7天。(6)影响吸收:仅用水服。应该在间隔足够时间后服用某些特殊药物或食物:与维生素、高血压药物、滋补品间隔 1小时;与含铁、钙食物或药物间隔 2 小时;与奶、豆类食品间隔 4 小时;与消胆胺或降脂树脂间隔 12 小时。注意:左甲状腺素钠片是在小肠吸收;空腹状态下胃内的酸性PH值对药片在小肠内的吸收比较重要,因此服药比预期剂量多要评估胃肠道功能,如HP相关胃炎、萎缩性胃炎、脂肪泄等。疾病治愈后,甲状腺功能和左旋甲状腺素剂量需重新评估;药物最佳吸收70-80%;进食影响吸收;纤维素、葡萄汁目前没有发现影响吸收;豆制品影响吸收;咖啡影响吸收。(7)左甲状腺素钠片服用剂量到底够不够,应该以最终的查血为准。(8)左甲状腺素钠片与人体分泌的甲状腺素分子式相同,绝大部分患者能耐受。极少数患者出现诸如“头痛、心悸、焦虑”等症状,但患者甲功可能正常,请咨询医师,有些方法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症状。(9)服用过量的副作用-房颤、骨质疏松;剂量不够影响血脂代谢和心血管疾病进展。请咨询医师,服药应该个体化。(10)更换为其他产品,如雷替斯、加衡、优甲乐,也是左甲状腺素钠片,需重新评估TSH水平。(11)孕前、孕中的服药剂量需要根据TSH水平及时调整,请咨询医师。(12)如果甲状腺已经全切,术后需做放射碘治疗,之前就不能服用或需要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原因有二:服药后TSH受抑制,影响碘的吸收;甲状腺素片本身就是含碘的药物。

    拉钩为什么要上吊

    2020-03-18

    424
  • 宝宝肚子大是什么原因

    有很多妈妈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肚子总是圆鼓鼓的,像充了气一样,其实,宝宝肚子鼓鼓的一般是这3个原因。1、还没发育成熟的腹肌让宝宝的肚子看起来鼓鼓的宝宝的小肚子,看起来圆鼓鼓的,是因为小宝宝的腹壁肌肉还没发育成熟,却要装和大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腹肌力量不够,所以宝宝的小肚子会显得比较突出。2、肚子大大的是因为宝宝是腹式呼吸小宝宝主要用腹式呼吸,会让人感觉肚子动的幅度大,显得鼓鼓的,这属于是正常现象。3、有些宝宝肚子圆鼓鼓的,可能是胀气了如果宝宝进食不当,吸吮太急促;或是宝宝在吃奶的时候过度哭闹;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的奶嘴孔不合适等,造成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然后引起宝宝胀气。对于胀气的孩子建议白天多趴一趴、做做腹部按摩、排气操等来缓解。

    lara

    2020-03-17

    364
  • 宝宝打了疫苗后发烧正常吗?能不能吃退烧药?

    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是正常的接种反应,一般无需用药。疫苗引起的发热和自身感染所引起发热,有较大的差别。下面教你简单判断何为正常疫苗热,何为疫苗合并感染后发热,在家如何判断并及时就医?疫苗中的致热原、异种蛋白的刺激或及其接种后的炎性反应等原因,少数受种者可出现体温升高(发热)。减毒活疫苗接种相当于一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少数人也会有发热反应。接种疫苗后,一部分孩子会出现发热,多为免疫建立导致轻微发热,正常疫苗热应该满足以下几个要点:(1)多为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2)一般不会超过38.5℃(3)72小时内会有反复多次发热。(4)宝宝精神状态好,无其他异常。疫苗发热处理办法:注意观察体温,若热峰(即最高温度)没有超过38.5℃,发热频次没有增加,可先多饮水观察,一般72小时内发热症状可好转消失。若体温超过38.5℃,热峰、频次有增加趋势、是需要及时使用退烧药的,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伴随症状出现(如流涕、咳嗽等)需要及时就医,暂可排除疫苗热引起发热,考虑感染原因引起发热。

    Sleep

    2020-03-17

    390
  • 预产期时间出现提前会有哪些征兆呢?

    一、胎动比较少注意做好这些情况的认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注意做好这些预防的措施。到了孕中期的时候,孕妈们可以感受到胎动,那是胎儿在和孕妈交流的方式,而且当胎儿兴奋的时候胎动还会很频繁,甚至还会很强烈,会弄疼孕妈。当然胎动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在临近分娩的日子里孕妈感觉到胎动有点不寻常,次数要比其他时候要少很多,这就是胎儿要出生的征兆,胎儿在肚子里不再随意乱动,为了出生节省体力,也就是说胎儿在为出生在做准备,与此同时孕妈也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待产了。二、频繁的想上厕所这是很不一样的情况,这期间快要生产的时候,要注意做好其中的预防。随着胎儿的发育成长,孕妈的子宫越来越大,于是子宫附近的器官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压迫,其中也包括膀胱。膀胱受到挤压能储存的尿量比平常时期要少,所以怀孕之后会比之前更加频繁的想上厕所,而当预产期日子临近的时候,孕妈上厕所的次数会比怀孕之后还要频繁,所以这很有可能预示着胎儿会提前降生,只是这个征兆对于粗心的孕妈来说比较难发现,毕竟就算不是胎儿要生了,孕妈上厕所的次数也是很频繁的。三、内裤上的分泌物有变化这一点作为女性自己要学会观察,做好这些预防,这样可以尽量的减少其中的影响和危害。当女生进入青春期后女生的私处就会产生分泌物粘在内裤上,那些分泌物就是白带,就如字面所写的,白带的颜色就是白色的。到了孕晚期的时候,当孕妈内裤上的分泌物颜色变成黄色,并且分泌出来的量比平常时期要多的话很可能就是胎儿要出生了,孕妈们提前做好准备吧。四、腰酸背疼养育孩子是一件痛苦而幸福的事情,大家要注意做好其中的预防,尽量的减少其中的危害。胎儿出生不只是孕妈在努力,胎儿自己也会提前做好准备,他会把自己慢慢往孕妈子宫口的地方靠近,胎儿的移动就会导致孕妈感觉到腰酸背痛,所以在预产期将近的日子里,孕妈如果时常感觉到自己腰背酸痛的话这就说明胎儿正在努力的往外爬,很快胎儿就会出生了,所以孕妈要提醒家人提前做好准备,以免胎儿出生时手忙脚乱的。以上这些就是关于预产期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孩子要早产的问题,作为女性要注意做好心理的预防,注意做好其中的认识,这样才能减少其中的危害,对孩子的健康才会有改善的好处。如果是早产,要注意后期孩子的喂养,尽量的减少其中的危害。

    切克闹

    2020-03-16

    3778
  • 婴儿每日摄入800单位维生素D会因为过量导致中毒吗?

    一般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为预防补充剂量的50倍。因此每日补充800单位的维生素D不会导致宝宝中毒的,800单位d3在安全范围内,这点家长放心。首先,枕秃与缺钙没有关系,枕秃这种现象在2-3月龄到1岁前后的宝宝中尤为常见。临床研究发现,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真正原因并不一定是缺乏某种元素,而是这一阶段宝宝的生活习惯。1岁以内的宝宝卧床的时间相对较长,头部跟枕头/床单接触的地方就容易出现出汗,造成头痒。宝宝为缓解不适,会不断左右摇晃头部,这样枕部头发经常受到摩擦,会发生脱落或生长缓慢,导致局部头发看起来很稀疏,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枕秃”。其实,不论母乳,配方奶,每天保证足够奶量可以满足宝宝生长钙的需求,只要保证婴幼儿每天摄入足400单位的VD,就无须担心孩子缺钙。宝宝大便出现血丝与维生素D没有关系。800单位本身在安全范围,对宝宝没有什么危害,无需其他检查,如果家长不放心的话,可以通过检查25-羟基D3来看看宝宝身体的D含量。目前维生素D不需要停,继续每天400单位补充就可以达到预防剂量。

    拉钩为什么要上吊

    2020-03-16

    991
  • 3~6岁儿童发烧一定要注意了

    人们常说:发烧会烧坏脑子,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坏脑子”的真正原因是脑炎。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孙蕊云介绍,发热是人体的自然防御措施,是否发热取决于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正常情况下体温是36.5℃左右,当外敌来袭,体内释放前列腺素等物质,影响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则出现发热。高热时会伴有精神差、胡言乱语、迷糊等表现。通俗来讲,“发烧烧坏脑子”是指发烧很严重以至于发烧后出现痴呆等智力减退等。高热、意识障碍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到儿童脑炎。脑炎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这是本质也是原因。发热是感染的一个症状,这是标也是结果。因此“坏脑子”的真正原因是脑炎。脑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防治脑炎应做到以下三点:保护易感人群,尤其是3~6 岁儿童,注射疫苗提高免疫力;切断传播途径,勤洗手。流行季节减少外出,清洗口鼻;早识别早治疗,发热伴意识障碍,警惕脑炎,尽快治疗。

    拉钩为什么要上吊

    2020-03-13

    377
  • 为什么吃奶粉的孩子长的胖大,母乳的孩子一般比较小?

    首先这个没有必然联系,宝宝的生长发育还是与喂养量、疾病、正确的带养有关,宝宝的胖瘦、个头高低,与是否母乳或者奶粉喂养没有必然联系。  当然,我们一直建议能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最好是一直母乳喂养,如果母乳实在不够再添加配方粉,因为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其中的天然的营养是配方粉无法比拟的。但是有些妈妈母乳不足,是需要添加配方粉的,宝宝也会生长的很好。总而言之,无论是母乳、混合喂养还是奶粉喂养,只有合理的喂养,宝宝才能生长的更好。  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因素  1、 便秘、腹泻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2、 存在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等问题  3、喂养不足,  4、遗传因素,如父母体型较清瘦  而大部分宝宝多是进食量不足,而导致长得不好  正确的喂养量  一 6月龄之前宝宝以奶液为主,所以每天要保证充足的喂养量  新生儿喂养量计算法:  体重(kg)x150ml=一日总喂养量(ml)  另外母乳喂养一般都是按需哺乳(不限时、不限量),就是只要宝宝有需求就喂,其实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好睡好,身高体重都增长正常,宝宝每天大概可以尿满6块尿不湿,就说明喂养是充足的,家长就不需要担心。  二 6月龄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最早4月龄开始添加辅食),饮食结构=奶液+辅食  1岁前还是要以奶为主,辅食为辅,每天保证最低600ml的奶量,辅食结构=米面+肉蛋+蔬菜,其中米面类要占到辅食总量的一半以上,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所需。  1岁以后每天保证500ml左右奶量的基础上,一日三餐,逐渐与大人饮食靠近,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慢慢调整。  平时也要给宝宝按时记录生长曲线,这样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就狂怒立即能

    2020-03-13

    907
  • 【如何指导幼儿如厕?】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大多数宝宝在18-24个月的时候,会出现自主排尿意识。可是对大部分孩子来说,2岁之后就可以尝试脱掉纸尿裤了。当然除孩子的年龄,还要看孩子的具体表现。当孩子出现以下信号时,如厕训练就可以提上日程了。1.可以听懂家长指令;2.纸尿裤保持达两个小时以上的干爽;3.拉粑粑时间变的的规律;4.渴望屁屁保持干燥,纸尿裤湿了会表达不舒服;5.愿意模仿大人上厕所的样子;6.能够自己坐在小马桶上;7.能够自己提裤子,脱裤子。孩子如果能满足上面的信号就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来训练孩子入厕了:1.带宝宝一起去选一款他喜欢的坐便器。遵循以下原则:结实,耐用,轻便,易于清洗。底部宽大的坐便器不容易被踢翻,内部曲线形的坐便器较容易清洗,有靠背和扶手的坐便器更加仿真也便于搬动,像动物,汽车等形状或者能发声,能变色的坐便器可以增加宝宝如厕的兴趣,防溅罩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尿液突然外溅。2.让宝宝知道坐便器的用处,通过绘本,图片等方式可以让孩子了解,或让他看其他小伙伴是怎样使用坐便器的,家长又是怎样使用成人坐便器的,这样有助于让他认识到坐便器是用来大小便的。3.让宝宝知道坐便器是属于自己的,可以先把坐便器放在宝宝的房间或客厅,让他知道这个坐便器是属于他的,待宝宝了解后可以把儿童坐便器放卫生间里,和成人坐便器放在一起,让宝宝将坐便器和如厕联系在一起。4.通过游戏让宝宝和坐便器逐渐熟悉起来,可以让宝宝喜欢的毛绒玩具或布娃娃坐在坐便器上,陪宝宝和他玩“上厕所”的游戏,告知上卫生间的顺序,上完卫生间要洗手。5.宝宝有如厕需求时坐一会儿坐便器,家长可以在他晨起后,洗澡前,入睡前以及他有表达如厕需求时,坐在坐便器上尝试一下,无论宝宝是真的在坐便器上排尿或排便了,还是坐上去几秒钟又站起来,都要鼓励他表扬他。6.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时间,需要家长的耐心与等待。每个孩子的接受度不一样,在如厕训练方面,家长不要和其他孩子去比较,如果孩子在如厕训练期间有尿裤子等情况,这是正常的,家长不要指责,说教孩子,正常接受,正确对待即可。

    安论工作队

    2020-03-12

    21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