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母婴育儿 >
母婴育儿
帖子 版主:母婴育儿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宝宝3岁内要做哪些检查?要查什么?什么时候查?看这篇就对了!

      3岁前是孩子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宝宝也是最娇嫩,最脆弱的,因此,需要定期给宝宝体检来掌握他们的身体发育状况,帮助宝宝排查一些疾病风险。  但有的家长会认为,我家宝宝看起来很健康,没生病,吃得好,又长得白白胖胖的,还有必要做吗?  其实对于健康体检,它的作用有三个:  一是评估宝宝目前的生育发展情况,除了身长和体重外,还包括对宝宝起居饮食情况的询问、生长评估、发育评价(例如言语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从而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  二是查看是否有家长没有意识到的潜在疾病问题,比如髋关节发育不良等;  三是及时发现家长养育中的一些误区,帮助家长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弯路。  所以3岁前的体检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宝宝的成长阶段,建议体检的频率可以从初期的1个月1次逐渐调整为1年1次。  宝宝3岁内要做几次体检?都查啥?  6个月内,建议每个月可以进行一次体检  体检重点在于评估孩子有无头型异常,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问题;检查孩子神经运动,还有对视、听刺激方面的反应能力等。  6-12个月,每两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宝宝的口腔健康体检,还有眼科视力方面的筛查,还包括这个阶段的发育筛查等,以及对宝宝营养方面的评估。  1-2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体检  这期间的体检内容在于检查孩子是否有无斜视、龋齿、贫血等问题,进行宝宝发育和行为的监测。  2-3岁,每半年进行一次体检  体检重点在于评估孩子的运动、语言、社交等方面的能力发展,还包括孩子视力等检查。  3岁以上,家长们至少每年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一次常规体检。  平常父母也可以借助生长曲线,做好身长、体重、头围的记录,随时监测宝宝的生长状况。  这样一旦自家宝宝的生长曲线发生较大波动,家长也就会有所警惕,及时跟医生沟通,查找孩子生长过快或过慢的原因。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家长们在体检前做好准备的重要性,从而在后续体检中,帮助医生更快速,清晰的了解宝宝的具体情况。  体检前家长需要准备些什么?  在孩子的常规检查项目后,一般医生都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个体化的养育参考,这时候医生就要从家长那获得更多信息,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适合你家宝宝的建议:  宝宝的饮食情况:需要了解孩子吃奶,每天吃多少奶,每次吃多少,两餐间间隔多久,是否有吃夜奶习惯等;辅食方面,添加了什么,吃了多少,吸收程度,有无异常等;维生素D的补充等等。  宝宝的睡眠情况:睡眠在宝宝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让医生了解宝宝的睡眠情况,这样医生也能更好地给出符合宝宝实际需求的建议。例如宝宝会不会睡整觉、夜醒的次数等。  宝宝的排便情况:家长要及时观察了解宝宝的排便次数、形状、颜色等。如果宝宝大便有什么异常情况,也可以拍下照片给医生看。  还有一些温馨提醒:当家长带宝宝去体检时候,最好把要问医生的问题提前记在手机或本子上,方便咨询医生,以免仓促忘记了。还有带宝宝体检的时候,尽量有2个大人跟诊,孩子穿的衣服也最好容易脱、穿。  这些项目不仅费钱还没必要!  在体检过程中,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检查的尽量详细,从而更好地知道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在体检中有两个检查项目变得“热门”起来,但是这些真的有必要做吗?  1.骨密度检查  它是通过投射来查看骨骼的含钙量,含钙量越高,投射度越低。大人由于骨骼都已经钙化了,所以可以通过骨密度来进行检查评估。而孩子本身骨骼还在发展,因此,怎么测都是偏低的。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过度给孩子补钙,反而会损害孩子健康,得不偿失。人民日报就曾报道过:家长因担心孩子身高不够,就给孩子乱补钙,导致1岁孩子双肾长满结石。  2.微量元素检查  这项检查早就被叫停了。21年国家卫健委已经明令禁止:儿童体检不得做微量元素检查。这是因为在实际测定过程中,由于各种元素影响,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其参考意义不大。  总之,给孩子吃均衡,补好维生素D,没有疾病影响,及时体检,孩子基本就不会缺啥!

    扮猪吃老虎

    2022-08-12

    2868
  • 孩子呕吐,这10种情况很危险,必须立即去医院

    呕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时候还会伴随着感冒发烧,让家长手足无措。那么,孩子呕吐都有哪些原因?呕吐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办呢?孩子为什么会呕吐孩子出现呕吐的原因主要有3个:婴儿喝奶的姿势不对,吸入过多的空气低年龄段的宝宝胃部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整,一般都会出现吐奶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妈妈喂奶,或者宝宝喝奶的姿势不正确而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注意下衔乳姿势,防止宝宝吸入过多的空气,减少吐奶的概率。另外喝奶后,妈妈可以坐在椅子上向后45°,轻拍宝宝背部,让多余的气体流出来,防止呕吐。消化系统出现故障,呕吐是主要的表现症状之一呕吐是消化系统出现毛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另外药物中毒、代谢紊乱、功能异常也可能呕吐。其他的病因引起的如脑膜炎、脑炎、中毒性脑病、颅内占位、脑水肿,还可能是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支气管肺炎等疾病引发的。家长要根据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如果实在不会判断,就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让医生诊断。呕吐的误区很多家长看见孩子呕吐,第一反应就是给吃止吐药。但其实呕吐跟咳嗽、发烧一样,都是症状,不是疾病,吃止吐药反而可能会让有害物质停滞在胃内,让垃圾细菌排不出去。最可怕的是,止吐药还会掩盖真正的病因,耽误诊断,拖延甚至加重病情。什么时候应该去看医生不能乱吃止吐药,那孩子呕吐时应该吃什么呢?呕吐到什么情况应该去看医生?孩子呕吐大部分是肠胃不适引起的,这时候孩子身体会缺水和电解质,爸爸妈妈可以先在家给孩子喝口服补液盐,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年龄不同补充液体的分量也有所不同,具体按使用说明来服用即可。如果孩子口服补液盐后依然呕吐,就要马上到医院就诊了。另外还可以观察孩子与平常有没有什么异常。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的婴儿出现嘴唇干燥,哭泣时没有或很少眼泪,喂食时叫不醒来,比平时显得虚弱最好立即去医院。而儿童和青少年有嘴唇开裂,上臂、腿部、腹部处有发软或起皱,或者6到8小时都没有小便,口唇干燥、警觉性降低,深而急促的呼吸不想活动,脉搏过弱或过快,一直嗜睡,家长也最后立即带去医院。另外如果发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也要及时就医:▶ 非常严重的胃痛;▶ 小于3个月的婴儿喷射性或者强力呕吐;▶ 孩子一旦恢复正常饮食,就会再次开始呕吐;▶ 头部受伤后开始呕吐;▶ 呕吐伴有发烧;▶ 吐出类似咖啡渣的黄绿色、鲜绿色液体、褐色或带血液体等,这可能是胃酸与血液混合的现象;▶ 孩子的腹部感觉坚硬、肿胀和疼痛;▶ 男孩阴囊肿胀、发红或疼痛;▶ 小便时出现尿血、背痛;▶ 颈部或者头痛僵硬。育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出现一些疾病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平时可以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家中也常备一些口服补液盐之类的常用药,事先准备起来,才能不慌张。

    安论工作队

    2022-08-06

    6620
  • 宝宝黄疸高有风险吗?

    有,黄疸过高,可能造成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由于足月新生儿黄疸严重(血胆红素20毫克/分升以上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早产儿黄疸不严重也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使脑内神经细胞坏死引起的。胆红素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萎靡、哭声高尖、吸吮力弱、呼吸不规则、四肢无力,半天到1天后病情发展为发热、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等症状。如症状逐渐减轻和恢复,在出生后2个月出现后遗症,可有听觉异常、手足徐动、脑瘫、眼球向上运动受限和牙釉质发育不良。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不正常,头颅磁共振(MRI)大脑苍白球区双侧对称性异常信号。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消退,宝宝睡眠好,吃奶好,大小便正常。如果出现吃奶不好,睡眠不好,哭闹异常,脸色蜡黄,要及时看医生

    重新开始

    2022-07-23

    6875
  • 如何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爱发脾气,甚至动手打人,大多是父母没有教会他如何表达情绪。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孩子一不满意就哭泣,扔东西,或者和小朋友抢玩具,甚至出手打其他小朋友。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这是脾气坏,其实,孩子只是不知道怎么正确处理并且表达情绪而已。  面对以上情形,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帮孩子正确处理情绪呢?  ✔让孩子认识情绪  在孩子的意识中,他们并不清楚什么是情绪,就更不要谈处理情绪了。家长应该带着孩子一起认识情绪,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告诉孩子什么是开心、委屈、伤心等,比如对孩子说:“你吃糖果时就是开心,被妈妈批评就是伤心等。”孩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问问他:“你今天过得开心吗?”让孩子认识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2.带着孩子共读情绪绘本,通过绘本中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更加了解情绪。在读绘本中,多跟孩子互动,比如多问问孩子:“小猪为什么哭啊?是伤心吗?伤心了怎么办啊?”通过故事,孩子会认识到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正确处理就可以了。  3.让孩子给自己的情绪起名字,比如“开心小精灵”、“生气小怪兽”、“伤心小王子”等。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告诉他:“你看,是不是生气小怪兽又来找你了?”情绪是抽象的,而通过给情绪起名字的方法,让孩子对情绪有画面感,告诉孩子情绪是他的好朋友,这样孩子才会更容易和情绪相处。  其实,让孩子认识情绪并没有那么难,家长要走进孩子的世界。通过孩子的视角,将平时生活中孩子遇到的情绪具象化,帮助孩子建立情绪的意识,是正确处理情绪的基础。  ✔重视孩子的情绪  情绪是没有对错的,孩子的情绪都是真实的,合理的,有意义的。当孩子表现出情绪时,一定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比如,晚上不睡觉,在床上跳来跳去,家长凶了几句,孩子就又哭又闹。究其原因,可能就是白天家长没有陪着玩,孩子想要家长陪,到晚上了还不舍得睡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说的话经常不受重视,比如他想和大人一起做游戏,一起画画,常常得不到大人的回应。而只有哭闹的时候,家长才会重视,孩子内心就会认为哭闹有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故伎重演。  作为家长,平时就要重视孩子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孩子不想让爸爸妈妈去上班,伤心地哭。家长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宝贝,爸爸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可上班是爸爸妈妈的工作,就像你要上幼儿园一样啊,周末爸爸妈妈就可以陪你玩了哦。”让孩子感觉被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绪就得到了一部分疏导。在马斯洛需求中,尊重需求是排在金字塔第二位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能使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热情,孩子更容易发挥出自我价值。  ✔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家长除了让孩子认识和尊重情绪以外,还要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告诉孩子,不开心的时候,除了用动作、哭泣表达以外,还可以说出来,帮助孩子建立语言和情绪的关系。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抢了,如果他说出来:“我的玩具被抢了,我很难过,我想哭。”孩子的情绪就会减弱80%,语言是情绪的宣泄口。“说出来”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压力,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表达情绪,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等游戏。同时,家长也可以多说一些情绪表达的词语,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自己可以表达出来时,他的情绪管理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情绪稳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家长要多引导,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也会对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控感。愿每个家长都能做好孩子的情绪引导师,助力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找到人生价值,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扮猪吃老虎

    2022-07-15

    7224
  • 霍乱主要传播途径,要不要给孩子接种霍乱疫苗?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表现症状主要以腹泻为主,甚至肚子不疼就开始腹泻,也会伴有呕吐症状出现。发病急,传播快。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霍乱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为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但目前霍乱主要存在于非洲、东南亚和海地,在我国局部地区偶发,但很少有霍乱大流行。所以大家不用太担心。  霍乱是典型的“病从口入”性传染病,所以依然是很常规的预防方法。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避免饮用生水和进食生食,海鲜类保证完全熟透,家用砧板生熟分开,定期消毒碗筷等餐具。平时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多运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有家长咨询说,那要不要给孩子接种霍乱疫苗?  对于霍乱,咱们国家是低流行地区,出现大流行的几率很低很低,因此如果不去有霍乱疫情的国家是不需要接种这个疫苗的。家长们不必恐慌,注意食物卫生和手卫生永远是预防肠道疾病最重要的两点。小月龄孩子有吃手的习惯,因此更要注意孩子的手卫生,家里人接触孩子之前也一定要洗手。做好这些日常预防措施就可以了。

    安论小分队

    2022-07-11

    7354
  • 0~2岁宝宝精细运动的发展特点

    精细运动,主要指的是手和上肢各关节的活动以及手眼协调动作。也叫小肌肉运动,主要是指手的运动。手的运动会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宝宝一生各项能力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1个月的宝宝新生儿会出现握持反射,即两个手握拳,当大人触及新生儿手掌时,立即被紧紧地抓住不放。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个阶段可以给宝宝买一些黑白卡或带声音的小花棱棒,引导宝宝追视。✔2个月的宝宝两手依然呈握拳状态,但紧张度逐渐降低。可以尝试拿曼哈顿球或花棱棒触动他的小手掌,促使其抓握。✔3个月的宝宝手能经常张开,可以出现短暂性的抓握了,但也是不成熟的。将花棱棒放到其手中时能握住数秒钟。✔4个月的宝宝最初的手眼协调出现了,也就是说,宝宝观察到自己的手了。这个月龄的宝宝仰卧清醒状态时,两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着手指,称之为“注视手的动作”,此种动作6个月后消失。家长可以把宝宝抱坐在桌前,让他观察桌面上的玩具(如花棱棒或摇铃),吸引宝宝尝试伸手够取玩具。此时宝宝拿到玩具时,能短暂地握一会儿。✔5个月的宝宝能抓到一手距离之内的物体,可能有一个全手掌抓握的状态。把宝宝抱坐在桌前,他可以大把抓住积木;宝宝俯趴着时,给宝宝玩拉绳子的玩具,他可以伸出一手去抓长线绳,把玩具拉过来。✔6个月的宝宝刚出生的宝宝小手是握拳的,渐渐地,宝宝的尺侧(小拇指这一侧)能张开得好一点了,到6个月的时候,宝宝慢慢地发展到运用桡侧(大拇指这一侧)的位置,这是一个发育的过程。爸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中等大小的积木,让他用桡侧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去抓取。从各个方向把玩具递给宝宝时,宝宝能很准确地够到玩具。此时,很多宝宝也学会抱奶瓶自己喝奶。抱奶瓶是中线位的活动,也是一个功能性的姿势。6个月的宝宝还可以两个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将玩具互相换手的动作也出现了。✔7个月的宝宝玩积木时可以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伸手够玩具的能力也比6个月更强了。该阶段的宝宝正处于长牙阶段,无论拿到什么玩具都会放嘴里。此时的宝宝也有了自食能力,可以自己拿磨牙棒、米饼吃,这也是宝宝手口眼协调能力出现的标志。✔8个月的宝宝桡侧抓物的能力已经很成熟了,可以用拇指、食指、中指3个手指去拿东西;同时宝宝也会出现三指捏的动作,此时可以给宝宝小溶豆让宝宝自己捏着吃。这个阶段的宝宝玩玩具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有目的地拍、摇、对敲玩具等。还会出现故意扔摔的动作,例如把桌面上的东西推到地上,然后听掉地的响声,同时嘎嘎地笑,自己去寻找,或者让大人去捡。✔9个月的宝宝出现拇食指对捏的动作,这是一个很精细的动作;此时宝宝的孔洞意识也出现了,即喜欢抠一些小孔或者沙发缝隙等,家长可以给他准备一些带孔洞的玩具,让宝宝探索尝试。此时的宝宝也出现了容器中取物的动作,在小盆或小水桶里放一些积木,宝宝可以从里面成功取出积木,这也是为宝宝投放玩具打下了基础。✔10个月的宝宝拇食指对捏的动作更加熟练,同时出现了食指分离(如用食指指认常见的物品)以及大物品投放的动作。✔11个月的宝宝这个月龄的宝宝会观察大人的动作进行模仿,如推小车玩具,哄拍娃娃,打开包积木的纸,翻书和开盖子等。✔12个月的宝宝可以小物投小瓶,即捏起小物品投放到小瓶子里。也可以拿着画笔在画纸上留下笔道(如点点等)。1岁的宝宝还可以单手拿两三个小物品,可以给宝宝准备碗和勺子让他自己拿着玩;此阶段的宝宝还出现了指尖捏的动作,例如用手指捏起大米粒、头发丝等比较细小的物品。✔13~14个月的宝宝13个月的宝宝能够一手握住两个积木,也可以往镶嵌板里放进合适的形状;此时的宝宝能叠2~3块积木,用棒状物插入小孔,拿画笔涂鸦,到了14个月时可以画出各种线条。✔15~16个月的宝宝可以搭2~3块积木,尝试着用勺吃水果或吃小零食;可以将东西倾斜着倒出来。✔17~18个月的宝宝知道书的反正,能模仿画线,搭3~4块积木,能一次翻过好几页薄的书,会积木穿珠,用勺吃东西还会撒一些。✔19~20个月的宝宝可以搭4~5块积木,能够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简单的形状放入镶嵌板,说明宝宝手腕的调整和匹配能力已经出现了。✔21~22个月的宝宝能够搭5~6块积木,会折纸,可以模仿画竖线。✔23~24个月的宝宝可以用小细线或玻璃丝穿过扣眼,搭6~7块积木,能拧上圆盖子,能正确姿势用勺,能一页一页翻书。

    安论工作队

    2022-07-09

    6222
  • 断奶必须母子分离吗?

    断奶完全没必要母子分离。传统上“母子分离好断奶”的做法并不可取,很可能非但不能成功断奶,还会影响宝宝生理、心理健康。长时间的母子分离,还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特别是对母乳依赖较强的宝宝,还可能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断奶成功的核心部分是让宝宝意识到“neinei”和“妈妈”不是联系在一起的。循序渐进的断奶方式,意在给宝宝建立“不喝妈妈的neinei”了,但是妈妈也不会离开我”的信念。而暴力断奶的会直接导致宝宝安全感丧失,甚至会影响宝宝以后的性格和妈妈的亲子关系。所以,准备断奶的妈妈们,断奶前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部署好战略。自然过渡,轻松离乳,给宝宝一个更温和的过渡并不难。

    重新开始

    2022-06-25

    6593
  • 妈妈得了水痘,宝宝打了疫苗还会被传染吗?

       妈妈得了水痘,宝宝打了疫苗还会被传染吗?  仍存在少数传染的几率。也就是说有少数的宝宝虽打过水痘疫苗,也有可能患上水痘;但打过疫苗的宝宝一旦被感染水痘,明显比没打过疫苗的宝宝症状要轻得多、病程也相对短。  任何疫苗对人体的保护,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打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由于疫苗工艺和个人体质的差异,有的孩子接种疫苗后并不能产生充足的保护性抗体。目前多数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大于80%,有些疫苗的抗体阳性率能达到95%以上。因此,当宝宝接触水痘病毒时还会有得病的概率,但通常感染后的症状都比较轻,有些身上仅出现很少的痘痘,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种疫苗还是成功的。  妈妈确诊了水痘,建议做好隔离措施,期间让家里人来代替照顾孩子,直到身上的皮疹全部结痂为止。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全身倦怠,2天左右出现皮疹,首发于躯干,逐渐向头面和四肢蔓延,属于自限性疾病,期间妈妈要注意消毒与清洁工作,身上带有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等要及时清洗,餐具等要进行消毒,保证勤换衣被,皮肤保持清洁,室内注意通风。 皮疹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不能强行撕扯;皮疹破溃后要注意及时处理,必要时可遵医嘱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扮猪吃老虎

    2022-06-20

    6886
  • 孩子肋骨外翻,是不是佝偻病?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洗澡或者换衣服的时候,会不经意地发现孩子的肋骨向外微微翘起,很明显高出了皮肤,家长因此怀疑,“宝宝是不是发育出了问题?”其实,这是肋骨外翻,在孩子中非常常见。肋骨外翻指的是宝宝胸廓最下方的肋缘向外翻出的现象,一般仔细观察,都能看得出来。不过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宝宝在发育期的正常表现,大部分的肋骨外翻都是生理性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行好转,无需特别关注和治疗。有些家长一听说孩子有肋骨外翻就会很紧张,觉得这是不是意味着孩子有佝偻病,缺乏维生素D,或者是自责给孩子穿裤子的时候腰带系的太紧勒着了。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肋骨外翻和佝偻病有关,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佝偻病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了钙的吸收和代谢,最终导致骨骼的发育不良。它的主要表现有颅骨软化、囟门闭合延迟等,而其在胸廓的表现主要为肋骨串珠样改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珠串肋。而孩子是否维生素D缺乏,我们首先要看宝宝有没有在规律补充维生素D,有没有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如果宝宝的奶量充足,维生素D也在持续补充,那么任何骨骼改变都不考虑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的。至于是因为孩子的裤腰带系得太紧、太高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家里老人的经验推断。并没有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不过在宝宝还小的时候,为了避免松紧带的裤子过紧会给孩子带来压迫,还是建议给宝宝选择宽松舒适的连体衣裤。

    安论工作队

    2022-06-11

    6966
  • 宝宝总喜欢摇头、拍头甚至撞头正常吗?

      宝宝总喜欢摇头、拍头甚至撞头正常吗?  大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有些家长说,宝宝睡觉时,总是摇头摇个不停,还有些宝宝出现有节律性的摇摆身体、以头撞物或是有节奏地敲打自己头,节奏可以令他们感到愉快或是缓解不愉快的情绪,大多宝宝在出现这些现象时神志清楚,表情显得自得其乐。这些现象也是宝宝生长发育中的现象,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系,也是自我安慰的行为,通常是正常的。随着年龄增长,这类现象会逐渐消失。  其次,婴幼儿喜欢摇头,撞头属于生理性前庭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宝宝出现爱摇头、拍头、抓头、抓耳朵、甚至撞头等情况,与内耳中“前庭”的器官的发育不完善有关。前庭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一个器官,位置在头颅的颞骨内,也就是在内耳里。当前庭发育时,宝宝的耳朵就会不舒服,这种感觉就如同成人乘飞机后,感觉耳内有异物是一样的。宝宝为了缓解这种不适,就会经常性的摇头,这种行为可在短时间内消失,也可持续较长时间,具体个体存在差异,大部分宝宝在1~1.5岁左右会消失。这时家长可以带宝宝玩玩转椅、秋千等 可以缓解摇头现象,不需要担心。

    扮猪吃老虎

    2022-06-05

    7213
  • 小宝宝口吃多为“发育性不流利”

      小宝宝口吃多为“发育性不流利”  1、口吃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语言障碍,表现为讲话不流利、语塞和重复。小宝宝2~3岁是说话的最佳时期,比较容易发生口吃。因为这个年龄的小宝宝语言发育已经进入新阶段,词汇量越来越多,表达上也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词汇,而是要把各个词汇合成完整的句子。  2、宝宝一方面迫切地想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没有能力把需要表达的词汇组合好,加之发音器官尚欠成熟,对某些发音感到困难,而神经系统调节言语的机能又差,就容易出现口吃。这种口吃被称为“发育性不流利”,它完全是暂时性的。随着宝宝语言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慢慢张会掌握了语法规则,这种“发育性不流利”自然就会慢慢消失。

    扮猪吃老虎

    2022-06-05

    7136
  • 孕妈快生了要准备什么?这一份临产清单收好了,生娃时更从容

    十月怀胎的妈妈一定带有很多期望,对于很多新手的妈妈来说带有喜悦又带有慌张,因为自己第一次做妈妈,却不知道该需要做点什么,要准备些什么,也让准爸爸不知所措。孕晚期的妈妈,提前做好四项准备工作,生娃时才能更淡定1、找好孕妈妈的生产医院很多孕妈妈都会选择在家等自己的羊水破了才选择去医院,而且还没找好医院,在宝宝面临生产的时候却不知所措,不知去哪家医院才好。然而准爸爸和准妈妈找好生产医院的时候,要了解临产前的征兆,列如羊水破了,见红,腹痛得厉害,准爸爸一定要记好医生的号码,做好随时拨打120的准备。2、了解分娩的知识准爸爸在家陪孕妈妈的时候,可以和孕妈妈一起看分娩的书籍,也可以一起在网上查阅资料,听讲座,也可以和其他的妈妈吸取经验。不少医院都会设有孕期的妈妈班,而这些妈妈班会教你妈妈很多实用的知识,建议妈妈尽量抽时间去听。3、对孕妈妈给予产前精神鼓励对很多孕妈妈来说别看她们很平静,其实在心里比谁都慌张,越是到最后的时期心里就会越恐惧,既想让宝宝快点的到来,又想到生产的痛苦,甚至还会想到自己最坏的打算,导致心里感到焦虑不安。这时家里的人就要多陪伴孕妈妈,妈妈们多鼓励她说以前妈妈生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让孕妈妈没有那么紧张,也要多多包容孕妈妈的暴躁情绪,准爸爸一定要时时刻刻陪在孕妈妈身边,在这时是最需要准爸爸的陪伴,还要多鼓励孕妈妈,也可以多和孕妈妈说多一点情话。4、临产前要保持体力和意志力生孩子是最费体力和意志力的,所以孕妈妈在临产前一定要多注意休息,生活一定要规律,补充好自己的睡眠质量,每天也要做适当的运动,不要做家务活,避免自己劳累,也要适当的补充营养,不要过度补充营养,避免胎儿发育大。还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一定要千万小心,多注意身体,不能感冒了。在临产之前是不建议出远门的,如果执意要出门,一定要有人陪伴的情况下才能出门。临产要准备什么?这一份临产清单收好了,生娃时更从容1、临产前准备好月子的物品坐月子也是一件很谨慎的事情,所以准爸爸和婆婆们一定要准备好,准备齐月子的物品,很多妈妈觉得待产包很方便,也会备齐的很全,但有时候也会疏漏点东西的。所以在坐月子前一定要准备好纯棉哺乳内衣、纯棉哺乳睡衣、纯棉宽松内裤(多准备几条,在住院这几天也可以准备几条一次性内裤,毕竟在医院洗不方便,一次性内裤是最方便的)还有月子鞋、帽子、擦身体的毛巾2条、产褥垫、母婴专用纸、卫生巾、帽子、袜子、毛巾牙刷、牙膏、水杯、碗筷、吸管(防止剖腹产的孕妈妈起不来喝水)。2、宝宝的用品宝宝出生让人感到高兴,但是对宝宝的生活用品也不能疏漏哦,要准备仔细,刚出生的宝宝细皮嫩肉,白白净净的。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采光一定要好,通透性好,室内最好的温度在21-24度、湿度最好在60%-65%,所以一定要调节好,还可以偶尔给宝宝晒太阳可以补充维生素D,还可以预防佝偻病。在宝宝出生的时候,建议宝宝和妈妈在同一间房,可以让妈妈和宝宝增进感情,妈妈还可以方便照顾宝宝。尿布:尿布对宝宝来说,是最需要的,但也要经常给宝宝换尿布,防止宝宝容易得尿布疹,还有纸尿裤,晚上最好用纸尿裤,避免总是给宝宝换尿布,影响睡眠。宝宝衣服:婴儿帽子袜子围嘴要准备好,要纯棉材质的、浅色的和尚服。宝宝洗澡用品:澡盆、毛巾、宝宝专用洗发露和沐浴露、宝宝专用护肤品、宝宝洗衣液、体温计、还有酒精、绷带、棉签、指甲刀、护臀霜、奶瓶等其他用品。3、准备好各种证件这个一定是千万不能忘记的,在临产前准爸爸一定要办好需要的证件,在去医院前一定要记得带上。4、了解临产前和坐月子需要的饮食临产前是最需要补充体力的时候,准爸爸一定要给宝妈补充好适当的营养,也不要过度的补。在坐月子的时候多给妈妈喝鸡汤,要以清淡的饮食为主,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避免食物堵塞乳腺影响泌乳。5、准爸爸做好的心理准备孕妈妈在宝宝出生的时候是最需要你的时候,所以准爸爸一定要放下手头的工作来照顾好孕妈妈,在陪孕妈妈分娩的时候一定要有强大的承受能力,不然到时候就会晕倒在产房哦。还有孕妈妈在生产后可能会比较抑郁,所以准爸爸一定要多陪孕妈妈,多哄孕妈妈开心,不要让她有太大的压力

    安徽论坛小冯

    2022-06-01

    8930
  • 中消协发布“六一”消费提示:勿轻信治疗近视广告!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们:勿轻信所谓的治疗近视广告,近视防控抓早抓小是关键,科学用眼加上适量的户外活动才是“良药”。01近视可防、可控,但不可治愈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若是由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通过科学的方法是有可能恢复的;但如果真性近视已经发生,通过明目膏、护眼贴等产品来降低近视度数甚至恢复正常的说法就非常不靠谱了。当前,只能通过配戴眼镜(包括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等)、近视眼手术等方式来进行矫正。消费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误导性表述或者冒用中医药名义、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进行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的,可向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举报。02从小培养良好用眼习惯从孩子出生到3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要尽量避免3岁前的婴幼儿使用电子产品。3-6岁是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要随时关注他们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科学用眼、健康用眼、卫生用眼的良好习惯。发现孩子出现看电视需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视力异常迹象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03科学用眼,适量的户外活动家长要保证孩子每天拥有合理的膳食结构和充足的睡眠,引导孩子以正确的姿势、距离阅读和书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并注意周围环境的亮度等。需要上网课的,要帮助孩子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此外,要积极督促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每天应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或者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已患近视的孩子,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减缓近视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3小时以上。居家上网课你有没有提醒孩子保护眼镜呢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2020年这一数据上升为52.7%正因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近视群体市场上不断涌现大量的“视力保护产品”如护眼贴、明目膏护眼仪、穴位按摩仪等但遇到下面这些广告宣传千万不能信含有“康复”“恢复”“缓解眼疲劳”“降低度数”“提升视力”“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表述;列举了一些“成功”的案例的。资料图片这些广告宣传大都缺乏科学依据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甚至会让部分消费者误以为“治疗近视很容易”进而忽视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护眼贴功效宣传举例。资料图片还有一些看似科学的治疗视力的方法是真的有用吗如:中药药敷、耳豆、足底刺激、训练仪器、按摩等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康复干预产品和服务,以及苗医、针灸、特效眼镜等。有些消费者觉得试用或者初次接受服务后会有一些“效果”对此,有专家表示,它们都是通过放松神经肌肉来缓解因视疲劳而产生的一些症状,但近视依然存在。

    扮猪吃老虎

    2022-05-26

    6638
  • 产后的妈妈减肥成功,主要是用了这十招,做到了妈妈应该会瘦的

    合适的体重不仅仅是让我们看起来更年轻更漂亮更轻盈,更重要的是合适的体重对于我们的健康也很重要。产后的妈妈因为大多要哺乳,如何让自己给孩子足够的营养,还可以减掉自己身上的肥肉,是很多产后妈妈向我咨询的时问的重点问题,而这些妈妈在咨询了我之后按时我说的方法进行运动,饮食方面的调整,让很多妈妈的身上的肥肉都在慢慢的减少,体态也恢复了年轻化。而我给妈妈们的建议主要依据“中国营养学会”和“妇幼营养分会”发布的《中国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主要为以下十个方面1、母乳喂养妈妈刚怀孕就开始把脂肪住乳房和臀部堆,这些脂肪就是为了产后给孩子喂奶而存的。所以母乳喂养可以通过母乳把妈妈身上的脂肪轻松地转给孩子。2、适当的运动当可以下床的时候不要赖在床上,下床活动才能让机体更好的恢复,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脂肪的堆积。晚上最好抱着喂奶,对孩子好,对妈妈也好。产后42天,恶露完全干净后,那就可以开始进行产后康复的运动了。建议最好的一些不是特别剧烈的,没有对抗的,以拉伸和恢复为主的运动。比如产后瑜伽,游泳,特别推荐的是凯格尔运动(主要是对盆底肌的康复)3、每周测体重只要知道自己的体重情况才知道自己的方面是不是对的,一般一周会慢慢减1斤-2斤(有个体差异,和产后体重基数也有关系)4、不吃多糖多油的食物多糖的饮料或者饼干,蛋糕等,多油的肉类(白肉,油炸的肉)5、把白米饭改为粗粮饭或杂豆饭中国哺乳期妇女平衡膳食宝塔里面就有建议,主食中粗粮可以(全谷类/杂豆/薯类)三种可以换着吃,每天要占主食的1/3左右。一般建议一天吃6两米,有二两就是粗粮或者杂豆类,薯类。粗粮是减肥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粗粮可以让我们觉得饱了,但是热量却不是特别高。6、水果比蔬菜要少一半蔬菜吃一斤水果吃半斤就好了,想减得快一点,蔬菜吃上一斤二两,水果一天就四两就可以。大概是一个不太大的苹果。蔬菜热量低,还有助于排便,对减肥作用很大。而水果含糖量高,吃多会容易长胖。7、鱼肉蛋一天半斤就好比如我们老家习惯坐月子吃鸡,有一些能吃的产妇一只6斤左右的鸡,可食部分为34%,大概是2斤鸡肉,两天就可以吃完一只鸡。吃进去的鸡肉就会都变成肥肉。建议一天鱼加肉不超过半斤,甚至四两就可以了。8、核桃补脑,三个就好核桃,松仁,花生等坚果里含有必须脂肪酸,是大脑发育必须的营养。但是营养好脂肪也多。建议一天十克就好,大概是核桃三个,花生带壳一把。9、低脂牛奶,值得拥有哺乳期需要的蛋白质是85克,比没怀孕的时候要多出30克左右,减肥又不能吃得太多肉类。这时候低脂牛奶就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了。高蛋白低脂肪。10、油是调料品,少量即可哺乳期建议植物油,每天20到25 克,如果说用肥油来炒菜的话要减掉一部分的油。还有就是喝汤上面的油要去掉,否则这些油更容易变成脂肪。产后减肥按这十点进行也不是这么难哦。

    安徽论坛小冯

    2022-05-26

    5909
  • 安徽疾控最新发布!部分儿童疫苗不得不延迟接种

      受疫情影响,部分儿童疫苗不得不延迟接种。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21年版),宝宝三岁前要接种的疫苗达20余剂次,安排非常紧凑。  如果受到疫情影响宝宝接种进程被耽搁,家长们也不必焦虑慌张,可以根据下面的指引,及时带宝宝完成补种。【哪些宝宝属于补种的对象】因新冠疫情而推迟接种的受种者;因其他原因未按国家免疫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漏种者。这些情况需要暂缓接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后医学观察未满14天者;近14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者;近14天内去过疫情重点地区;受种者家庭成员14天内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哪些疫苗需要优先补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需要优先补种。  根据《安徽省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方案(2021年版)》,对于家长根据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选择接种含免疫规划疫苗成分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可视为同效替代(不得使用同一生产企业同品种、同规格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替代免疫规划疫苗),按疫苗说明书完成全程接种后可视为完成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补种疫苗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应尽早进行补种,尽快完成全程接种,优先保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没有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孩子,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  没有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孩子,应根据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该种疫苗补种原则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如何尽早完成疫苗补种】  遇到疫苗脱漏剂次较多的情况,在不违反疫苗说明书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考虑采用不同疫苗同时接种或使用联合疫苗的方式尽早完成疫苗补种,让儿童及时获得保护。【接种前、中、后应注意这些事项】  记者从安徽疾控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儿童没能及时接种疫苗,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接种一次或者两次之后,它有一个免疫记忆的功能,当在接种后续剂次的时候,它会迅速产生相应抗体,所以延迟接种不会影响最终抗体的产生,也不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待疫情缓解后,家长及时带儿童前往接种门诊进行补种即可。  接种前,请提前向预防接种门诊咨询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按相关规定做好准备工作。接种当天应测量体温,确认儿童健康状况,如出现体温≥37.3℃、严重湿疹、腹泻等情况,请不要前往预防接种门诊,另行预约接种时间。接种当天应给儿童穿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家长必须戴医用口罩,做好自身防护。小贴士  有些疫苗有接种年龄上限,一定不要错过!另外,建议家长们在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之前,先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咨询预约,避免在接种门诊产生聚集。一般来说,可在各地疾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微信公众号,找到咨询途径。  接种期间,儿童及其家长应按照预防接种门诊要求,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门诊。在接种门诊内应与其他儿童及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协助登记台工作人员核对相关信息,如实提供近期健康情况。夏季来临天气炎热,前来接种时一定要注意为宝宝做好防暑防晒工作。接种后,应在门诊指定区域观察30分钟后离开。小贴士  特殊时期,需要减少现场等待时间、减少陪同人员、减少与人群密切接触、减少随意触摸医院物品,注意防护。接种后需留观至少30分钟。  接种后,回家后应注意观察儿童健康状况,与疫苗相关的发热通常出现在接种后24-48小时之内,体温多为中低热,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  当天给婴幼儿护理时应避免揉搓接种部位,红肿和硬结直径<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红肿直径在1.5-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小贴士  部分宝宝接种疫苗后的24~48小时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多为中低热,一般持续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所以家长发现宝宝有发热先不要惊慌。

    安论小分队

    2022-05-24

    58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