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这4件事上
最近有很多用户留言说: 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可是年初立下的flag不熬夜、减肥、阅读……却好像迟迟没有进展,一直都在走弯路…… 我能理解大家有这样的焦虑。 每到某个时间点,我们总会想重新开始面对生活,做更好的自己。 刚好我最近也在做一个阶段性总结,有4个想法,都是从我2022年遇到的人和事中感悟出来的。 说真的,如果早在3年前我能认识到这些事情,可能我现在会过得好的多。 但是当时没有人指点,所以只能自己摸索,走了不少弯路。也认识到很多时候普通人挣破脑袋的事情,高人可能就是一句话的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任何事情只要你想改变,都不会太晚。 今天分享这篇文章,就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的一年我们需要避免哪些弯路才能更好的成长。 我强烈建议大家不要在这4件事上浪费时间,不做没本事的人,朝更好的自己前进。 希望大家能够耐心看完,相信会有很大的启发。有个朋友分享给我一句话: 阿里中供铁军招人,注重四个字“苦大仇深”。 任正非的招人秘诀,则是八个字“胸怀大志,一贫如洗”。 那些往往处境比较差,并且心中充满抱负的人,往往做事情的时候能够一往无前,比其他人更容易做出成果。 通过这几年的经验来看,事实也的确如此。 往往是那些口头上经常说实在不行就怎样怎样的同事,做的事情问题最多。 如果我写稿最终没能通过,你也得给我辛苦费,否则就白忙活了; 我上班日薪是xxx,假如我给你写多久稿子,你要相应的乘以日薪,否则不划算; 这样的想法肯定是没有错的,每个人都必然会计算自己的得与失。 大家都会考虑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毕竟每个人的时间情绪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有生活压力。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一个公司没有足够的凝聚力,做任何事情没有把结果放在第一位,那么这家公司的前途可想而知。 每个人满脑子都在思考自己的利益得失,从来不把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上,最终结果往往是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果你真的渴望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那就付出一切努力去追求。 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这个目标,这才是真正的追梦人。 事情是慢慢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如果仅仅是嘴上的渴望,从来不去付出行动,思考起来全部都是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理想永远都只是理想。 《瑞克和莫蒂》里有一句话,“为失败做打算,比庸常的打算还要愚蠢”。 总考虑自己的退路的人,显然是没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把事情干成。 那么无论这件事情有多简单,你也搞不定。 你知道人类最大的武器是什么吗? 是豁出一切的决心。前几天看到一位老师,写了网文圈“百万封神”这句话,是成就网文大神的。 恰巧我从小学开始看网文(主要是玄幻),对这个行业相对比较了解,对这个话题还算有点发言权。 “百万封神”这句话的出处,是有新人问一位网文大神(模糊记得是唐家三少),如何成为网文大神。 对方回答说“先写一百万字看看”。 以前我觉得大神是不是糊弄人,怎么不教方法,就说了一个模糊的目标呢?而且一百万字太难了吧! 后来我自己也开始写文章,才发现“先写一百万字”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因为当你写完了这一百万字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下笔如有神,任何事情真正的成长都是在过程中。 等你有一定的写作量,写东西基本上指哪打哪,知道大多数套路的好坏,再也不会存在什么卡文现象了。 而且你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变着花样写文章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网文大神,能够日写上万字的原因。 当他们开始写的时候,思路就已经自动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了,写作就是一个肌肉记忆,根本不需要绞尽脑汁,整个过程烧脑的无非在于如何写会更加完美。 唐家三少每天写八千字,风雨无阻十四年零七个月没断更(中间妻子去世断更过一次)。 算下来写了四千多万字,也积累了庞大的读者群。 虽然很多人看不上唐家三少,但光这份毅力我觉得就足以让人敬佩了。 很多人认为的质量问题,其实都是某个方面的数量不过关。 我常说,所有的天赋都源于对经验的神话,所有的经验都源于对规律的洞察。 那洞察是怎么来的呢?无他,唯手熟尔。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比如: 每天炒五十个菜的厨师,一定比每天只做一顿饭的普通人做饭好吃; 打过50000局英雄联盟的人,肯定比只打过一两百局的人打得好; 每天都要做PPT的人,一定比一年做一次 PPT的人做得更好…… 当很多动作练习到一定数量级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不仅可以做好,还可以玩出各种花样来。 那些要剩下各种努力的想法,其实就是想走捷径,是不可能成功的。 就像有个老师说的: 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却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 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 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账迟早是要还的。德州扑克高手安妮·杜克,在《对赌》这本书里分享了一个故事。 在一次慈善扑克锦标赛中,她告诉观众一名牌手胜利的概率为76%,另一名牌手胜利的概率为24%。 但是结果是只有24%胜率的牌手赢了。场下有欢呼也有质疑,安妮你是不是算错了? 安妮说我并没有算错,牌手的赢面为24%,只不过意味着胜利的概率不是很大。 但依然有可能赢,只不过想赢难度要大一点。 很多人总是在抱怨,自己拿到的牌太差了。 比如出身不好,学历不好,性格不好…… 不利条件一大堆,导致自己事业、情感不成功,如果你有这种想法,请你想想上面这个例子。 一直抱怨对改善现状没有一点正面作用,相反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你的牌面差,你的胜率小,不代表你没有机会赢,问题不在于拿到什么牌,而在于怎么打牌。 前几天有个老师写了一篇文章,分析马化腾、马云、王兴、曹德旺这些大佬,说他们的家世对他们的事业产生了多大助力。 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说精英家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但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有一线机会。 比如李彦宏、王传福、俞敏洪等底层家庭的孩子,只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在我看来这些只是极少数,自己的人生还是要和自己对比,有些东西也的确不是通过努力就能够改变的。 有个朋友转给我这篇文章,问我怎么看,我说不怎么看,其实这个结论非常四平八稳。 主要我也没看出来李彦宏、王传福这些人,创业怎么就比马云、马化腾难了,细品经历其实感觉难度差不太多有人说性格决定人生,但是大佬们什么性格都有,比如现在骂乔布斯不正常的都大有人在; 有人说出身决定人生,他们会说马云的爸爸是浙江曲艺协会会长。 这么一个正处级的干部到底有多大助力呢,比马云家世更显赫的不是大有人在么,比如戴威就搞黄了ofo嘛。 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这些人的成功是因为父母,那他们父母的成功是因为什么呢?也是因为自己的父母么? 即便他家给了一点点助力,但似乎跟他们后来巨大的成功也完全不成比例。 你会发现永远都能举出不少反例,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单纯说一点决定人生没有意义。 你看乔布斯也没有好爹啊,甚至父母都是养父母,脾气也臭的不行,但事业不是做得很大么? 你可能没有各种好牌,但你有你自己,你足够强也可以逆天改命,对吧? 至少能比你之前过得好,也就够了,这其实也应该是我们努力的真正目标。年初有个师姐问我,她老公是个很内向的程序员,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他变得外向起来。 我斩钉截铁地说,没有。 人的性格是先天+后天合成的,很难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就像有个老师曾经说过,他原来也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后来做了很多年销售,以为自己已经算是很外向了。 但后来他发现在销售业务之外,自己依然不爱跟人说话,还是经常笨嘴拙腮。 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试图消灭那个“不好的自己”。 但是你要明白两件事: 首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位置。 你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位置,最好、最便捷的办法不是改变自己的性格、天赋,来适应这个位置,而是换个位置。其次,有些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于性格。 比如我常接到的一类留言,说我性格内向,不那么能说会道,是不是我不适合销售工作? 我曾经专门询问了,原来阿里巴巴中供铁军的王牌销售贺学友老师,他就说其实什么性格的销售都有。 关键的不是性格,而是方法和理念。 这就像有的演讲高手说的,你的目标不应该是上演讲台不紧张。 而是在紧张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很好地完成准备的演讲内容。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的自己,只有放错位置和找错方向的自己。(作者:阿秀 来源: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