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曝光辟谣 >
曝光辟谣
帖子 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合肥市教育局辟谣提前放寒假 :并非合肥官方发布

    12月13日,网上出现一则“转市教育局基教科通知,请各位领导知悉”的谣言,称合肥幼儿园寒假放假时间为12月19日,小学放假时间为12月26日,初中至高二年级12月30日放假,高三年级2023年1月13日放假。刚刚,合肥市教育局相关人士回应称,上述各年级段寒假放假时间并非合肥官方发布,请广大学子和家长以合肥市教育局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安论小分队

    2022-12-14

    1452
  • 通报!乐富强阜阳两个楼盘因违建被处罚超800万

    阜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公布了近期的处罚公告,其中乐富强两个项目均被处罚,悦澜湾没收违法所得365万,玖悦府没收违法所得478万,两个项目加起来843万……安徽乐富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按规划批准实施建设“悦澜湾小区”项目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阜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罚款46123.97元,没收违法收入3649994元的行政处罚。阜阳颍泉乐富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按规划批准实施建设“玖悦府”项目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阜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该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收入4781762元的行政处罚。

    安论小分队

    2022-12-14

    827
  • 安徽通报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件 涉及多个家庭农场

    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网消息,2022年12月2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通报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案件。通报显示,多个家庭农场因为生产不合格产品受到处罚。一、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查处候某某、王某某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2021年11月,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在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中,对雨山区农户候某某、王某某种植的大白菜、“矮脚黄”青菜、娃娃菜进行监督抽检,检测出蔬菜上禁止使用的毒死蜱成分。经查,当事人分3次购进毒死蜱农药44瓶(含赠送4瓶,20克/瓶),用于种植园内食用农产品生产的虫害防治,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马鞍山市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1月6日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已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二、桐城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草莓案2022年3月,桐城市农业农村局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检测出桐城市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正在采摘、销售的草莓烯酰吗啉检测值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经查,当事人在草莓防治霉菌病时,喷洒了烯酰吗啉·磷酸铝杀菌剂,执法人员在其生产区仓库现场发现未使用完的农药烯酰吗啉·磷酸铝。2022年4月21日,桐城市农业农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和《安徽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试行)》有关规定,作出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三、凤台县农业农村局查处某牧业有限公司销售兽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案2022年3月,凤台县农业农村局接到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函,称凤台县某牧业有限公司出售给阜阳市某购物广场的鲜鸡蛋恩诺沙星项目检测不合格。经查,当事人该批次销售数量为15箱、重量约250公斤,货值金额为1850元。2022年6月2日,凤台县农业农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和《安徽省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试行)》有关规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850元、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四、舒城县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家庭农场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案2022年5月,舒城县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在开展例行执法检查中,发现舒城县某家庭农场在商品蛙养殖中未按照国家有关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的案件线索。经查,当事人现场存放商品名为真品底安、肝胆益康、乳酸菌粉等共计13种、37瓶、140.5袋,无兽药生产许可证号、无兽药批准文号、无兽药生产批号、无兽药追溯二维码,被认定为假兽药。2022年8月8日,舒城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兽药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作出责令立即改正、罚款102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五、肥西县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家庭农场不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农药案2022年5月,肥西县农业农村局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检测出肥西县某家庭农场2个韭菜样品腐霉利农残超标。经查,当事人购药清单和生产记录显示其购买腐霉利农药35袋(80克/袋),在种植韭菜过程中使用了8袋(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为葡萄)。2022年8月26日,肥西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项和《合肥市农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试行)》有关规定,作出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六、绩溪县农业农村水利局查处某养殖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畜产品兽药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案2022年7月,宣城市农业农村局在开展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检测出绩溪某养殖有限公司鲜鸡蛋恩诺沙星项目检测值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经查,当事人该批次已销售3箱、共计1080枚,销售金额为600元。2022年10月18日,绩溪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作出没收违法所得600元、罚款2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七、怀远县农业农村局查处唐某某涉嫌在蔬菜种植中使用禁用农药案2022年6月,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检测出种植散户唐某某生产的大葱样品,含有蔬菜上禁止使用的毒死蜱成分。经查,当事人购买毒死蜱农药3袋(90克/袋)并全部喷洒在生产基地,其行为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怀远县农业农村局于2022年10月21日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目前已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八、淮北市农业农村局查处某家庭农场生产销售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案2022年7月,淮北市农业农村局接到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案件移送函,称抽检的豆芽非法添加6-苄基腺嘌呤,系淮北市烈山区某家庭农场生产。经查,当事人在生产豆芽中添加使用苗康宝(俗称),执法人员在其生产场所仓库现场发现5瓶“三无不明液体”。鉴于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当事人(与某芽菜批发商行经营者为同一人)予以没收违法所得480元、罚款10000元的处罚,2022年11月2日,淮北市农业农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农药管理条例》第六十条和《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种子和农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修订)》有关规定,作出没收“三无不明液体”苗康宝5瓶、不再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

    安论小分队

    2022-12-06

    1470
  • 近视能治愈?这个骗局千万别信!

      很多家长在知道孩子的眼睛近视后,可谓是煞费苦心,只要听到孩子的眼睛能摘掉眼镜,不惜花费再多的钱。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康复治疗机构,家长究竟应该怎么辨别呢?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针对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规定了两个“不得”:  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不得违反中医药规定冒用中医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例如:一些针灸、推拿的偏方、苗族失传的医术可以恢复近视,都是骗局。  随着青少年近视的人群基数越来越大,有数据表明:    那么对于目前的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手段来说,总体就是两个办法:  框架眼镜  角膜塑性镜  合肥名人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叶主任提醒:患者和家长要及时去正规的眼科的医院检查后确定近视的矫正方法,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并且要注意合理保护眼睛。

    安论小分队

    2022-11-30

    1045
  • 宣城:关于韩某某被依法立案调查的通报

    关于韩某某被依法立案调查的通报韩某某,女,47岁,家住宣城市农批市场,在11月24日社会面核酸筛查中检出阳性,11月25日区疾控部门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韩某某不如实反映其活动轨迹,造成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目前,宣城市公安局宣州分局已对韩某某违反疫情防控的行为依法立案调查。在此提醒广大居民朋友,当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时,务必积极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准确、完整提供自己的行程轨迹及相关信息。对不如实报告、虚假报告、刻意隐瞒行程轨迹的,将依法严肃处理。宣州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2022年11月27日

    安论小分队

    2022-11-28

    948
  • 合肥市复兴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单家彬接受审查和调查

      合肥市复兴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单家彬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安论小分队

    2022-11-25

    2163
  • 卤味中添加罂粟壳!滁州3人被判刑

      为提升卤菜鲜味、提高销售量、非法牟取经济利益,一些不法商家竟在煮制卤汤的过程中添加罂粟果,并将用此方法卤制的菜品大量对外销售。近日,定远法院审结三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依法判处在卤味中添加罂粟壳的三商家有期徒刑八个月、宣告缓刑一年至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不等,并处罚金九万六千元至一万五千元不等。  据悉,每次制作卤菜时,往卤制的桶内放一颗罂粟壳,和其他卤料包混在一起调制卤水,这样做出来菜品口感能得到很大提升。在定远县经营卤菜生意的张某、周某、黄某三人并不相识,但为了提高卤菜销售量,竟不约而同的在煮制卤汤的过程中添加罂粟果,用此方法卤制的菜品为三人招揽了很多回头客,门店卤菜销售收入也随之大幅增加。故而,虽明知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是犯法行为,但尝到了甜头的三人却还是不知收敛,抱着不会案发的侥幸心理继续“作恶”。  2022年1月10日,定远县公安局、定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检查时,对张、周、黄三家的卤鹅和卤汤进行采集检测,发现三家卤汤内均存在罂粟成分,并在三家门店现场查获到未使用的罂粟果。  案件审理过程中,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向三名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三人在省级公开媒体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并为其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就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部分,三人均已与检察机关达成民事调解协议。  就刑事诉讼部分,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周某、黄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已经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发后,三人均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主动退缴违法所得,并就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公益诉讼起诉人达成民事调解协议,可以酌情从轻处罚;自愿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依法可以从宽处理。鉴于三人犯罪情节较轻,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对其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依法对其宣告缓刑,但是在缓刑考验期内,禁止其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综合三名被告人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安论小分队

    2022-11-24

    1072
  • 2022年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管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公示(第一批)

      2022年以来,六安市市场监管局紧盯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充分发挥执法办案震慑效应,有力遏制违法现象多发势头,现将第一批生活消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安徽德赢酒业有限公司仿冒混淆案  2022年1月,六安市市场监管局立案查处安徽德赢酒业有限公司仿冒混淆案,当事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的规定。  经查:当事人生产的“金临洞藏8”白酒与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迎驾公司”)“洞藏8”白酒的外包装、装潢设计近似,外包装突出使用了“洞藏”文字、近似字体的数字“8”和其它图形标识,足以引人误认为与迎驾公司存在特定联系。迎驾公司在安徽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该公司注册的“迎驾及图”于2010年10月8日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洞藏8”白酒已在六安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涉案“金临洞藏8”白酒共计50箱,规格:1*4瓶/箱,销售单价:150元/箱,当事人违法经营额合计7500元。  当事人实施混淆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混淆行为并处罚款35000元。  案例二:金寨县宫灵珠宝店虚假宣传案  2022年1月,金寨县市场监管局接到12345热线督办记录单,投诉人反映2021年10月在金寨县江店新城明发城市广场亚一金店花费19300元购买手镯,购买时商品标注为实心手镯,2022年1月手镯损坏时发现为空心,现投诉商家虚假商业宣传。  经查,当事人店长提供了投诉人购买的标签标明款号EG+025780金含量999‰标价19300元的实心古法工艺足金手镯实物,经执法人员查看,发现该手镯断裂处明显为空心,吹气测试可贯通,与标签宣传的“实心”信息不一致。上述手镯是当事人于2021年9月18日以10724.48元/件的价格从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购进,购进后当事人制作了商品标签,标明款EG+025780、足金手镯、(古法工艺)、(实心)、价格19300元等信息对外出售。投诉人购买时当事人店内导购员按制作后的商品标签内容对外宣传为实心手镯销售。  当事人对销售的商品作虚假商业宣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4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三:裕安区臻管家家政服务中心虚假宣传案  2021年4月26日,安徽爱婴金摇篮母婴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向我局投诉举报称:六安市裕安区臻管家家政服务中心、六安臻管家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涉嫌侵犯“臻月子”商标权益,且涉嫌虚假商业宣传,并附相关材料。  经查,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当事人在经营中误导公众,侵犯“臻月子”注册商标专用权,侵权不予认定。但当事人在其经营服务场所展示的“六安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58同城金牌合作商家”、“全国家族服务业千户百强企业联盟单位”、“全国家族服务业百强企业联盟单位”、“臻管家网友喜爱家政服务品牌No.1”等七块牌匾,内容虚假。当事人称为了增加信誉度,自己找人制作的。另外当事人未取得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培训审批的情况下,在其经营服务场所与宣传单页上展示、宣传的资质培训信息为虚假内容。至案发日止,当事人计收培训办证费18000元。  当事人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10000元。  案例四:六安能信安交学商务服务公司商业贿赂案  根据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移交六安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协会及三家机构涉嫌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相关问题的函》移交的线索,六安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移交函中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核查。  经查,当事人作为六安市道路运输从业资格人员网络远程教育项目运维单位,为保证驾培协会对其合同期内网络远程教育业务上的支持,以获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网络远程教育业务上的竞争优势,通过中标运营单位(深圳能信安公司和安徽交学公司)与驾培协会签署补充协议,约定每报1名学员向驾培协会付5元的方式贿赂驾培协会。2016年8月17日,当事人依据上述“补充协议”的约定一次性(合同期内)向驾培协会支付20万元,在其账目中将该支出记为“其他应付款”,并计入当年的运维成本。8月20日,驾培协会开具安徽省社会团体会费统一收据,以“六安能信安公司交2016年1-12月会费”的名义收入该笔款项,并在其账目中将该笔款项记为会费收入。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200000元罚款。  案例五:刘锐经营的百货店仿冒混淆案  2021年12月9日,霍邱县市场监管局根据投诉,依法对位于霍邱县长集镇小园村窑包刘锐经营的百货店进行检查,发现该百货店销售7盒“云南中药”牙膏,该牙膏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牙膏名称、包装、装潢等标识相近似。  经查,该百货店销售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牙膏名称、包装、装潢等相近似标识的牙膏7盒,净含量180克/盒,限期使用日期:20241102,上海丹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出品,共计货值金额56元,无非法所得。  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第一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没收7盒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牙膏名称、包装、装潢等相近似标识的“云南中药”牙膏,并处罚款500元。

    安论小分队

    2022-11-21

    1151
  • 12月起,安徽要实行新电价?谣言!

      近日,一则“12月1日安徽省最新电费调价表”的消息在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记者经多方核实了解到,目前合肥居民的用电电价按照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执行,并没有收到电费涨价相关官方通知,因此这条网传消息并不靠谱。  关注:市民反映朋友圈  说下月电费要调价  王女士反映,在微信群里有看到有人转发消息称:“12月1日起电费调价,早8点至12点1.08元,12点至17点0.64元,17点至21点1.08元,21点至0.64元,零点至早上8点0.31元。安徽12月1日执行,请大家互相转告,错峰用电,节约资源。”  那么,合肥的电费价格近期是否会发生调整呢?记者拨打国家电网服务热线并联系安徽电力。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居民用电电价按照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执行,并没有收到电费涨价相关通知,这条“安徽省最新电价调价表”消息并不靠谱,属于典型的谣言。  现阶段,包括合肥在内,安徽居民用户统一实行阶梯电价制。安徽省阶梯电价一共分为三档,规定的分档电量通常按年计算。  第一档电量为每户每年2160度及以内,每度电价0.5653元;第二档电量为每户每年2161-4200度,第二档电量电价在第一档基础上加价5分钱;第三档电量为每户每年4200度以上部分,第三档电量电价在第一档基础上加价0.3元。  提醒:分时电价  也要分档这样用更划算  目前,合肥人还可以根据自家的用电情况,在阶梯电价制的基础上,选择执行“居民分时电价”。居民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平段、谷段两个时段,每日8:00-22:00为平段,其他时段为谷段,对不同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  根据规定,居民用户有权选择,是否执行分时电价,不过选择执行分时电价后一年内不予变更。如果居民习惯在夜晚集中用电,办理分时电价会更划算。“分时电价其实也分三档,这和居民阶梯电价的分档相对应。”相关人士介绍。  比如,每年用电量计入阶梯电价一档的用户,执行分时电价后,每天8:00-22:00的平段每度电价格为0.5953元,比一档正常电价贵3分,谷段22:00-次日早8:00的每度电价格0.3153元,比正常电价便宜2毛5,二档、三档以此类推。

    安论小分队

    2022-11-21

    2740
  • 合肥抽检两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酒、面包

    11月17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 (2022年第43期),近期,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酒类、糕点、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水产制品、水果制品、糖果制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蛋制品、罐头、保健食品等15类食品160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58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现将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一、安徽坤之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桃子酒(其他蒸馏酒),甲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安徽省公众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二、庐江县庐城镇福地名都好又多购物广场生鲜超市销售的、标称江西馥洛颂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紫米夹心面包,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肥东县、庐江县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生产经营者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安论小分队

    2022-11-17

    2092
  • 滁州一核酸检测机构迟报核酸检测结果被卫健委警告查处

    近日,信用安徽行政处罚公示显示,合肥安为康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迟报核酸检测结果被警告并处罚款20000元。违法事实:在2022年7月1日的检查中发现,在天长市设置了新冠病毒核酸方舱实验室,取得了《技术审核合格证书》和《安徽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证明》,在2022年6月29日,为李昌山、李德平、江万松等20人(1:20混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未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1)81号)文件要求在6小时之内报告结果的行为。天长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法对该单位作出警告并罚款20000元的行政处罚。

    安论小分队

    2022-11-10

    2156
  •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10起典型案例!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今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昆仑2022”专项行动,突出打击重点、深化源头整治,持续依法严打互联网侵权假冒犯罪活动,破获相关案件1700余起,铲除一批制假售假犯罪链条网络,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合法权益,着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购物消费环境。“双11”来临之际,公安部公布依法严厉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10起典型案例。  近年来,电商微商、直播带货等网络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丰富了消费体验,但其中一些侵权假冒商品不仅侵犯了正规厂商的知识产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国公安机关瞄准网上侵权假冒犯罪活动,深入摸排、筛查涉假线索,紧盯群众、权利人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等反映集中的“网红”“直播间”“网店”“公众号”“短视频”等,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断链条、摧网络、追流向,强化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破案攻坚,常态化保持对网上侵权假冒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破获了一批大要案件,有力打击震慑此类犯罪活动。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持续扎实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始终将打击锋芒对准危害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侵权假冒犯罪,推动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和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力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公安机关提示广大消费者,在“双11”网上购物高峰期,要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切勿轻信不具备相关资质的平台和个人,谨防掉进消费陷阱。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10起典型案例:  1、北京等地公安机关破获侵犯北京冬奥会知识产权犯罪系列案。今年初,北京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互联网上制售盗版“冰墩墩”“雪容融”案后,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浙江、江苏、福建、陕西、四川、辽宁等地公安机关接续深挖,全面展开侦查工作,先后侦破一批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缴获一批侵犯北京冬奥会商标权、著作权的吉祥物玩偶、挂件、运动服、纪念章等商品,捣毁一批制假售假窝点,关停一批涉案网店。  2、天津等地公安机关破获盗版中小学教辅图书系列案。今年9月,根据公安部部署安排,天津、黑龙江、四川、山东、湖北、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迅速行动,锁定一批兜售盗版中小学教辅图书网店,深挖产供销链条,先后侦破刑事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捣毁盗版书籍印刷、销售、仓储窝点31处,查扣各类生产机器设备79台,缴获盗版教辅图书274万余册。  3、山西公安机关破获制售假冒品牌电池案。今年7月,山西晋城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电池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捣毁制假窝点2处,现场查扣假冒品牌电池成品90余万粒及大批制假原材料。经查,犯罪嫌疑人租赁民宅组织加工生产假冒品牌电池,在电商平台开设多家网店,以“厂家直销”“打折促销”为噱头,利用刷单返现、团购拼单等手段对外销售。  4、山东公安机关破获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案。今年8月,山东济宁公安机关根据权利人企业举报线索,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捣毁假冒品牌运动鞋生产、仓储、销售窝点7处,现场查扣假冒品牌运动鞋14万双。经查,犯罪团伙未经权利人企业授权生产假冒品牌运动鞋,利用网络平台直播带货,以“正品尾货”“工厂清仓”等名义进行销售。  5、江苏公安机关破获制售假冒品牌自行车案。今年8月,江苏苏州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自行车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彻底摧毁假冒品牌自行车零件制造、加工组装、批发销售全链条。经查,犯罪嫌疑人加工生产假冒品牌自行车,并在电商平台上以“打折供应青少年学生专用车”等名义推广销售,累计制售假冒品牌自行车2万余辆。  6、浙江公安机关破获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今年1月,浙江金华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处,现场查获假冒多个品牌的化妆品30余万支,半成品及商标标识10万余个。经查,犯罪嫌疑人租用民房设立制假窝点,使用低档化妆品原料灌装生产假冒高档品牌化妆品,通过社交平台招揽客户、推广销售。  7、安徽公安机关破获制售有毒有害减肥食品案。今年6月,安徽淮南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3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现场查获一批含酚酞成分的减肥食品。经查,犯罪嫌疑人非法购入酚酞原料药,按照一定配比掺混生产有毒、有害减肥食品,通过线上网络直播和线下加盟店分销牟利。  8、福建公安机关破获制售假冒品牌服饰案。今年4月,福建厦门公安机关根据行政执法部门通报线索,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服饰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捣毁制假窝点3处,缴获假冒品牌帽子、卫衣等服饰5000余件。经查,犯罪嫌疑人设立制假窝点生产假冒品牌服饰,伪造品牌授权书,打着“专柜正品”的幌子吸引消费者,通过直播平台与电商平台网店对外销售。  9、广东公安机关破获制售假冒品牌手机配件案。今年8月,广东珠海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线索,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手机配件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打掉制假售假窝点7处,现场查扣假冒品牌耳机、数据线、电池等手机配件4万余件。经查,犯罪团伙通过开发网上商城APP、运营社交平台公众号等方式,推广销售假冒各类市场畅销品牌的手机配件。  10、广西公安机关破获制售有毒有害凉茶案。今年8月,广西柳州公安机关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破获一起制售有毒有害凉茶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现场查获成品50万余包及原材料一批。经查,犯罪嫌疑人使用淀粉、咖啡色素等原料,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生产所谓“长寿茶”“清热排毒茶”等有毒有害食品,宣称对治疗中老年人常见的痛风、高血压等病症有特效,通过网络店铺和社交平台对外销售。

    安论小分队

    2022-11-09

    1614
  • 安徽新增21名终生禁驾人员

      据安徽公安交警在线微信号消息,9月21日至10月20日,全省新增终生禁驾人员21名。名单现予以公开曝光,这些人将永远无法再开车!  在这21名终生禁驾人员中(其中无证人员2人),11人是因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再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10人是因饮酒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再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9月21日至10月20日,全省新增45名因涉毒被公安交管部门注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人员,其中吸毒成瘾未戒除人员42名,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人员3名,无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未戒除人员。  45人中驾龄最长的26年,驾龄最短的3年,无驾龄在3年以内人员,年龄最大的59岁,年龄最小的23岁,女性人员1人。

    安论小分队

    2022-10-31

    1918
  • 提供腐败变质、以次充好食品,永辉、百大合家福、好市发超市成典型案例

    近日,部分网友反映政府发放的暖心物资包中肉品、蔬菜存在品质差的问题。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管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调查,现将调查处置结果通报如下:1.安徽永辉超市有限公司销售腐败变质猪肉案2022年10月29日,接群众举报,安徽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向保供的隔离小区提供存在异味、不新鲜保供肉,涉嫌销售腐败变质猪肉,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当日对该公司立案调查。经查,该公司为瑶海区保供单位,向保供的隔离小区供应冷鲜猪肉。该公司于2022年10月29日向保供隔离小区供应的猪肉中因分装、贮存、配送周期较长且未严把产品质量关,造成保供猪肉腐败变质。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之规定,拟对该公司予以从重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4050元;2、没收违法销售的腐败变质猪肉;3、罚款60万元。2.安徽百大合家康农产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以次充好销售猪肉案2022年10月30日,接群众举报,安徽百大合家康农产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未按照相关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向保供的隔离小区提供冷鲜肉涉嫌以次充好,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当日对该公司立案调查。经查,该公司承接区商务局的保供任务,向保供的隔离小区供应冷鲜猪肉,但该公司于2022年10月30日向保供隔离小区供应的猪肉中掺杂了批次为2022年6月的冷冻猪肉。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拟对该公司予以从重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4050元;2、罚款290000元。3.安徽钜大好市发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次充好销售猪肉案2022年10月30日,接群众举报,安徽钜大好市发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好市发超市)未按照相关要求,向保供的隔离小区提供冷鲜肉,涉嫌以次充好,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于当日对该公司立案调查。经查,该公司为瑶海区保供单位,向保供的隔离小区供应冷鲜猪肉,但该公司于2022年10月29日向保供隔离小区供应的猪肉中掺杂了批次为2022年7月24日的冷冻猪肉。当事人的上述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拟对该公司予以从重处罚:1、没收违法所得9240元;2、罚款150000元。据了解,三家企业已第一时间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保供物资进行更换,并将向社会公开道歉。

    安论小分队

    2022-10-31

    4971
  • 最新!安徽抽检不合格样品10批次

      近期,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饼干、餐饮食品、糕点、食用农产品、饮料、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等8类食品704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94批次、不合格样品10批次。  现将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通告如下:  一、安徽鱼小呆商贸有限公司(经营者为天猫鱼小呆食品旗舰店)在天猫商城销售的、标称合肥健后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合肥乐心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全麦饼干(黑芝麻味)鱼小呆系列,其中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合肥健后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二、合肥庐阳区长胜小吃店加工自制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三、淮北市相山区尹成跃纯净水经营部销售的、标称淮北凌云电力实业有限公司皖露纯净水厂生产的皖露,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四、安徽爱心园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者为拼多多任氏爱心园食品官方旗舰店)在拼多多(手机APP)销售的、标称安徽爱心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宫廷桃酥,其中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安徽爱心园食品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复检后,维持初检结论。  五、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闫兴侠水产品经营部销售的鳊鱼(淡水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安徽中青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六、青岛润泰事业有限公司马鞍山分公司销售的沼虾,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七、淮北市杜集区韩楼仟家惠超市销售的芹菜,甲基异柳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八、阜阳市颖清泉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颖清泉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九、合肥庐阳区解正兵小吃店加工自制的油条,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十、淮北市相山区尹成跃纯净水经营部销售的、标称淮北市杜集区金河纯净水厂生产的金河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合肥海关技术中心。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已责令生产经营者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产品已按要求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特此通告。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0月26日

    安论工作队

    2022-10-26

    47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