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城市话题 >
城市话题
帖子 版主:城市话题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合肥聚力打造“全国会展名城”

    随着消费回暖,3月17日上午,2023年首场大型消费展安团家博会在合肥滨湖会展中心举行,众多家装品牌齐聚展会现场。在展会现场,加快建设会展名城启动大会同步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启动大会集中签约了一批全国展项目,并与中外龙头会展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深化会展业界交流的同时,也吹响合肥建设会展名城的冲锋号。今年首场大型消费展预计带动消费超30亿元砸金蛋、领优惠券、限时满减……展会现场人头攒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热门展位的销售人员甚至一个人同时服务几位客户,如此热闹的场面为近三年来罕见。据悉,2023年合肥安团家博会共汇聚了200多个知名家居品牌和制造商、2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展览面积4万平方米,预计观众超1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30亿元。展会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展位,展位上均为本土特色产品,包括教育科技类的阿尔法蛋、农产品类的蚕丝制品、食品类的四大名点等。其中,安徽淘云科技的阿尔法蛋AI词典笔吸引不少学生家长前来体验,春蚕庄舞的蚕丝艺术品受到现场女性朋友的喜爱。“这一展位的设置是为加强合肥本土产品的推介力度,从而达到提振消费的效果。”合肥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丁云告诉记者,下一步会将展位带到市场街区,方便合肥市民现场体验购买。会展企业百花齐放国内龙头意向在肥办展大型展会成功举办的背后,离不开会展企业的支持助力。“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会展品牌经济,立足于合肥家电家居等产业,不断壮大会展规模。”本土会展公司,安徽美达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华松介绍,未来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利用线上直播云与3500多家线上品牌深度合作,助力合肥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立足于合肥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政策,不少国内会展龙头也有意向落地合肥。3月17日,在加快建设会展名城启动大会现场,共举行三批签约,包括引进10场全国展项目,累计面积50万平方米。全国知名会展集团广东鸿威意向来肥成立合资公司,广东会展协会将整合170多家会员组展商资源,积极开展与合肥的合作。“合肥不仅是文化名城,更是创新之城、产业之城,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政策为合肥市打造中国会展名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安徽首家中法合资会展公司,高博中贸国际会展集团总经理蒋士广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布局,帮助更多本土优秀企业走出去,不断扩展国际市场,同时利用展会平台,使得会展和产业实现深度融合。聚焦16条产业链打造“全国会展名城”像这样的大型展会,今年将有多场在合肥相继举行。截至目前,通过全面对接招引,已初步排出全年首批会展活动计划200余场,其中,国际性、全国性会展35场,重点产业链会展37场。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第四届全国医院物联网大会暨中国国际医院物联网产品展览会、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及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2023中国国际大豆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展览会、中国电力技术设备暨光伏产业与储能展、中国社会消费品大联展等10场全国展将在今年相继举办。未来,合肥将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16条产业链,在挖掘优势产业的同时,策划举办一批符合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精品会展,聚力打造“全国会展名城”。(记者 李润媛)

    安论工作队

    2023-03-18

    566
  • 合肥市成为全省首个渔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地市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22年合肥市渔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2.2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9%,成为全省首个渔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地市。近年来,全市渔业工作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为抓手,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创新工作举措,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水产品供给。完成两强一增任务,积极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田间工程改造和池塘标准化改造,不断夯实基础,提升养殖水平,2022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在减少的情况下,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8万吨,同比增长4.26%,水产品总产量保持稳定。二是狠抓项目带动,示范引领发展。我市出台一系列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以项目促发展,培育一批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休闲渔业基地、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基地,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7个,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111.77万亩,养殖尾水治理示范点45家,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规模养殖基地尾水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推动提质增效。加强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承接水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开展本地化试验示范推广,近年来累计推广大口黑鲈优鲈3号、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新品种10个,陆基循环桶养殖等新技术模式8项。四是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养殖模式。不断优化养殖结构,名特优养殖品种比重达到55%,重点培育了小龙虾、中华鳖、河蟹等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形成了品牌商标,拉动销售价格,提高经济价值。稳步发展设施渔业,推进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工厂化养殖、陆基循环桶养殖等新型集约化高效养殖模式,共建成池塘流水养殖槽84条、9600㎡,工厂化养殖车间40000㎡。(安徽之声记者丁雨光)

    安论工作队

    2023-03-18

    580
  • 4月1日起安徽调整全省道路客运燃油附加费标准

    据安徽省发改委网3月17日消息,近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会同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调整全省道路客运燃油附加费标准的通知》(皖发改价格函〔2023〕90号)。通知明确,根据我省道路客运运价与油价联动机制,以2006年5月24日我省0#柴油最高零售价每吨5416元、90#汽油每吨6158元为基数,当油价累计上涨或下降500元/吨及其整数倍时,道路客运班车价格相应增加或降低0.006元/人公里燃油附加费。截至2023年2月底,我省0#国Ⅵ车用柴油、89#国ⅥA乙醇汽油最高零售价分别为每吨8680元、9715元,比2006年5月24日最高零售价格分别上涨3264元和3557元,汽柴油价格平均上涨3410.5元。按照联动机制,自今年4月1日起,我省道路客运燃油附加费由现行每公里0.06元/人调整为0.036元/人。通知要求,各地要做好相关线路道路客运票价核定工作,并督促道路客运经营企业严格执行道路客运价格政策,做好明码标价等工作。

    安论工作队

    2023-03-18

    570
  • 2023年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分配表来了!

    关于下达2023年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第二批)的通知各市、广德市、宿松县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根据2023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目标任务情况,现下达你市、县2023年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第二批),具体金额见附件,项目代码:340000221414000000017,支出功能分类科目:2300321住房保障。请按照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监管,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3月14日2023年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第二批)分配表

    安论小分队

    2023-03-17

    710
  • 合肥最珍贵蝴蝶现身——中华虎凤蝶

    3月15日,安徽农业大学和巢湖生物资源调查专家组来到巢湖,寻找昆虫界的“国宝”——中华虎凤蝶!经过约两个小时的寻觅,终于半山腰的一个斜坡下发现了“国宝”的踪影。中华虎凤蝶是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的会徽,被昆虫专家称为“国宝”,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专家表示,它的珍稀不仅因为其数量稀少,也因为它每年出现的时间极短,比其它蝴蝶都早,只有3月才会现身一次。在我省,中华虎凤蝶目前仅分布在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宣城、安庆等少数地方。当天,专家组共调查到蝴蝶15种,包括中华虎凤蝶,柑橘凤蝶,丝带凤蝶,灰绒麝凤蝶等。同时,现场还发现了许多野生植物资源,包括何首乌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安徽贝母等。

    安论小分队

    2023-03-17

    693
  • 合肥少荃湖城市公园4月开放!

    3月16日,主题为“活力新一站,精彩少荃湖”2023年合肥新站高新区区域价值发布会举办。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委市政府去年10月提出打造的国际化田园式产业新城又有重要进展,一批民生项目、设施正在新站高新区加速建设和落地。少荃湖。新站高新区供图去年10月,合肥市委市政府提级推进少荃湖片区规划建设,提出新站高新区运用最新理念和手法,高标准打造国际化田园式产业新城。如今,随着新站高新区文忠路下穿少荃湖隧道通车、京东方医院开诊、少荃湖公园陆续开放、2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基础设施陆续落地,少荃湖城市副中心逐渐从蓝图走向现实,交通路网、学校配套、公园、医疗等设施迎来重要进展节点。其中,少荃湖城市公园今年4月底前建成开放,片区“两横两纵”城市次干路网将于10月通车,少荃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年底前投入使用;年内会开工建设一六八中学北校区、优质中小学、酒店、龚湾河景观工程、中轴公园、低运量L1线等重点项目,并谋划建设一批科技创新集群和智慧服务中枢。近年来,合肥市加强前瞻性研究,系统合理抓好重大交通工程、城市重要片区、重点产业项目等规划设计,瞄准民生需求为百姓办实事。作为合肥东北翼发展主引擎,新站高新区面积由最初的6平方公里扩大至205平方公里。新站区是合肥市“芯屏”产业发源地,新型显示、新能源和新材料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该区还拥有安徽省面积最大、入驻院校最多、集聚程度最高的高教基地,30所高职院校汇聚近20万师生。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年来,新站高新区常住人口增长129.89%,增速位居合肥全市第一。少荃湖城市副中心中央绿轴鸟瞰图。新站高新区供图

    安论小分队

    2023-03-17

    610
  • 沉痛悼念!合肥交警华杰因公牺牲

      2023年3月16日12时许,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民警华杰在执勤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52岁。    华杰,男,汉族,安徽蚌埠人,1971年5月31日出生,1996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200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庐阳大队一中队中队长、一级警长。  从警27年来,华杰同志始终奋战在交通管理工作第一线,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因工作成绩突出,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个人嘉奖4次,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公安部、安徽省委省政府、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安徽省公安厅各级领导对华杰同志因公牺牲致以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慰问。

    安论小分队

    2023-03-17

    671
  • 安徽:科技赋能深入推进公路治超

    3月16日,全国公路治理车辆超限超载研讨会在合肥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安徽省治超成效显著,普通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率长期处于1%以下,高速公路车辆超限超载率已降至0.01%以下。  近年来,我省已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合、区域联动、综合监管、科技引领、保障有力”的治超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加强源头治超、科技治超、信用治超,形成“源头和路面、科技和非现场、后续处理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治超闭环管理模式,超限超载治理成效显著。全省货运车辆平均超限超载率:普通公路长期处于1%以下,高速公路已降至0.01%以下。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率逐年下降,未发生因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  源头治理是治超工作的核心。我省始终注重“堵”“疏”结合,在加强路面执法监管的同时,重点加强源头治理。对全省710家重点货源单位实施动态监管,按照“一站多点”的思路,建设源头监管站205个。全面推动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安装称重检测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并接入省联网治超综合管理平台联网运行,把住源头企业装载“出门关”。  科技治超是治理超限超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治超系统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联网治超体系。目前,全省已完成1个省级、16个市级及70个县(区)级治超信息系统建设,接入治超站点588个,整体联网率达90%,实现了省市县三级监管平台、省市县站点四级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范克龙)

    安论工作队

    2023-03-17

    584
  • 国产首个量子芯片“冰箱”投入使用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国产首个用于保存量子芯片的高真空存储箱研制成功,并投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使用。“量子芯片中的超导材料对环境敏感度较高,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子产生化学反应,就像食物暴露在空气中会‘氧化腐烂’一样,量子芯片如果不妥善保存,也会因为‘不新鲜’而无法使用。”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志龙告诉记者,这台用于保存量子芯片的高真空存储箱,由本源量子团队采用高真空存储技术自主研发而成,可以为量子芯片提供高真空的保存环境。就像是量子芯片的“冰箱”,研发人员用它调节存储空间的室内压强,从而给量子芯片“保鲜”,避免其失去效用。据介绍,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部件,需要经过复杂的系统生产过程,像环境温度、洁净程度、噪声及微小杂质颗粒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果流片过程中或者流片完成的量子芯片样品储存环境不达标,超导量子芯片就会吸附各类杂质,其关键部件约瑟夫森结、超导电容等会因此老化,导致量子比特频率一致性变差、量子芯片相干时间降低,最终量子芯片的性能发生恶化。采用自主研发的量子芯片高真空存储箱来放置量子芯片,可避免这一问题发生。(鹿嘉惠)

    安论工作队

    2023-03-17

    618
  • 4000余种安徽优质农产品亮相上海

    3月16日下午,第二十二届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以下简称上海农交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农交会会期4天,共有18个展团、1000多家展销主体、4000余种展品集中展示,上海市民能近距离采购我省优质绿色农产品。  本次展会以“生态安徽·绿色食品·合作共赢”为主题,展示安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通过项目签约、专场推介、馆日活动等,促进各要素与各类主体的交流合作,并组织皖北8市分别与其长三角对口帮扶市(区)开展“双招双引”和农产品销售对接活动。展厅总面积2万平方米,设立序厅展区、市展区、农垦展厅、精品农产品展区等板块。  开幕当日,展会还举办了安徽名优农产品推介暨绿色食品项目签约活动,并为安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揭牌。该中心将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发力,着力打造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的安徽绿色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上海农交会的筹办,我省各地积极开展项目谋划、项目推介、招商洽谈等活动,共签约绿色食品项目156个,合同金额879.8亿元。(许昊杰)

    安论工作队

    2023-03-17

    2546
  • 安徽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发展“成绩单”。去年,全省有效发明专利量较上年增长18.9%,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全省累计23558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14942件,企业数较上年增长26.9%。“成绩单”显示,去年,全省授权发明专利26180件、实用新型专利115757件、外观设计专利14647件;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1880件。截至2022年底,我省发明专利有效量为144704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3.7件,同比增长19.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58件,同比增长33.2%;全省有效注册商标1189531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174件;全省累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5件,覆盖全省16个省辖市的73个县(市、区);地理标志商标216个,每年为近70万农户带来700余亿元的经济效益。去年,全省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项目2083笔、融资金额187.24亿元,质押融资金额居全国第5位。全省共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302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3113件,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连续6年稳步提升。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省有效发明专利实现量质齐升,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对全省经济建设贡献显著。去年开展的《安徽省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与对比研究分析》显示,2021年我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达到5716.4亿元,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3.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夏胜为)

    安论工作队

    2023-03-17

    580
  • 合肥轨道建设进展情况

    3月14日,轨道交通3号线南延线云谷路站至幸福坝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为该线贯通的第14条盾构单线区间,标志着3号线南延线左线顺利洞通。今年以来,合肥轨道围绕“三线开通、五线快建”年度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在建线路建设进度。目前,约12000名建设者奋战在建设一线,共91座车站已有61座主体结构封顶,其中1、2号线延长线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3、4号线延长线,7、8号线一期车站均仅剩1座主体结构未封顶。1号线三期即将开启空载试运行;4号线延长线已全线洞通;2、3号线延长线盾构施工均已超九成,将陆续实现全线洞通;6、7、8号线一期,新桥机场S1线盾构施工均在平稳推进。

    安论工作队

    2023-03-17

    690
  • 慧之语第二届艺术节圆满落幕!

      慧之语第二届艺术节于2023年3月12日在合肥大剧院拉开帷幕,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近千位优秀家长和小朋友们汇聚一堂,在语言的港湾,放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梦想!  本届艺术节由我们特别邀请的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马滢老师和白羽老师与慧之语出类拔萃的六位小主持人一起同台主持,用语言诉说青春赞歌!放飞青春梦想·独领绝美风华眼里有光 心中有梦哪里都是筑梦舞台慧之语第二届艺术节主持阵容安徽广播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马滢 白羽慧之语第二届艺术节优秀小主持人孔晓琪、董予晗、王晋秋、王钟灵、郭明慧、杨涵玥节目内容第一篇章《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第二篇章《伟大的征程》第三篇章《禾下乘凉梦》第四篇章《穿越时空的对话》第五篇章《趣看冬奥》第六篇章《致梦想》第七篇章《飞天》第八篇章《香港,香港》第九篇章《强国力量》第十篇章《未来的我,你好!》特别鸣谢衷心感谢为慧之语第二届艺术节辛苦付出的志愿者家长和工作人员!妙语连珠诉说青春赞歌能说会道展示自我风采慧之语第二届艺术节圆满落幕明年~我们不见不散!

    安论工作队

    2023-03-16

    907
  • 深夜通报!安徽将全面排查全省大米加工企业

      据安徽市场监管微信号消息,3月15日深夜,安徽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  3月15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合肥市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楚丰工贸有限公司、淮南市寿县永良米业等三家企业假香米问题。合肥、淮南两地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查处。省市场监管局已派专人赴两市进行现场指导。  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对全省大米加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安论小分队

    2023-03-16

    453
  • 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1月6日上午,由中共安徽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安徽广播电视台与中国电信安徽公司联合举办的“美丽乡村·数字赋能”数字安徽行动(铜陵站)推介会,在铜陵市犁桥水镇成功举办。    数字安徽推介会当天,铜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强来到了活动现场。以及省农业农村厅、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中共铜陵市委网信办、铜陵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电信铜陵分公司,铜陵市各县区和乡镇领导也参加了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都乡村巨变,从农林印象到犁桥古镇,从铜陵凤丹到网红白姜,从白荡湖的碧波涟漪到义安区的家庭农场,一批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一项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十年间,铜陵市擘画新的蓝图,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江北麦田,硕果累累,江南水乡,稻香四溢,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徐徐铺展。    “数字引擎”激发了乡村活力,5G手机成了农民生产的“新农具”,农产品沿着网线走向更广阔的田地,传统农业销售实现华丽转身。未来随着一大批数字乡村项目的实施,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不断缩小,乡村生产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铜陵市在推动农村千兆网络建设、数字治理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力,持续以最新的技术与升级的服务,让“数字乡村”落地生根,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风潮席卷田野,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正悄然退场,增产增收让农民切实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近年来,铜陵市依靠5G技术、信息化应用等技术手段,成功搭建“数字乡村”平台,创新推动信息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将“数智化”与乡村振兴紧密连接,搭建多元融合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助力数字乡村开启“智”理新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全新动能,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共享“数字红利”,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介会现场,中共铜陵市委网信办、铜陵市农业农村局、中国电信铜陵分公司、安徽广播电视台农业农村中心举行了四方签约仪式,为铜陵市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农业方式,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特征。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带动农业农村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铜陵市将以此次“数字安徽推介行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让农业变得更强、农村变得更美。    此次推介会作为“美丽乡村·数字赋能”数字安徽行动(铜陵站)的首场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铜陵市数字乡村建设,助力铜陵农业现代化发展。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美丽乡村·数字赋能”微电影、“数字乡村试点成果”年度颁奖典礼等活动,以数字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安论工作队

    2023-03-16

    489

热帖排行

  • 【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1【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2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 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3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