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50张绝版老照片曝光!记录了你没见过的合肥...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生在合肥,长在合肥,纵使活过百年,在合肥这座两千多年古老城市的历史中,也不过是薄薄的一页。下面这些老照片,从四十年代的老合肥开始,每一张都见证了合肥70余年的沧桑巨变。这里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城市的雕梁画栋…| 四十年代 | ▼包公祠68年前包公祠正门牌坊虽然没有如今的华丽,但却如同包拯的正直一样屹立在这片土地上。旁边的茅草房子和一辆美式吉普车深刻的反应了1947年的合肥原貌。▼解放前小东门河沿的合肥老电厂解放前,位于小东门河沿的合肥老电厂。在老合肥的眼里,那曾经是合肥的一个发展标志。▼解放前的长江路长江路被誉为“安徽第一路”,它是合肥变化的最好“讲述者”。长江路的前身就是解放前的前大街。当时前大街由小东门街、四牌楼和三孝口三部分组成,抗战胜利后两端分别延伸到小东门和大西门。▼淮河路(九狮河)看到如今淮河路的繁华,也许我们根本想象不到原来解放前,淮河路是散落的低矮平房;而九狮河,仅仅是一条破破的龙须沟。▼正在建设中的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四牌楼1949年的合肥城市中心,四牌楼亦名魁楼、魁星楼,听其名,可见昔日风光。67年前的合肥繁华中心原来是这样的一番场景。| 五十年代 | ▼劳动节游行1955年解放初期,中国人名渴望和平的永驻。合肥人民也在劳动节的那天打出"保卫世界和平"的标语牌游行。朴实的劳动人民很珍惜这一份安宁。▼合肥市民庆祝国庆当时合肥市民,经常在长江路上举行国庆游行,从当时的照片也能看出,合肥市当时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手持花环的少年儿童队伍整齐地向人们走来~标志着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种种图表和模型列队游行。▼三里街飞机场合肥三里街机场建于1934年,1957年底,开通了上海-合肥-徐州-北京航线,每天一班。最初用的机型是苏制里-2,只能容纳12-14人,远远看去如同一只蜻蜓。▼逍遥津过去的逍遥津曾经是达官贵人的私家花园,包河也曾是包拯家的私产。老合肥的记忆里,五六十年代去逍遥津划船就是一件很大的乐趣。▼水厂桥码头50年代,水厂桥码头(今之屯溪路桥,因自来水厂在附近,故大家都叫水厂桥)那时是经营黃沙石子为主,来往船只往来都环着黄沙石子,有进有出,陆路。▼拱辰桥真正的拱辰桥紧对着拱辰街北面出口,如今已经消失了。在70多年前,日军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因为让我们记住了这座桥。▼江淮大剧院1957年江淮大剧院(该照片当年南京越剧团来合肥公演照片,江淮大剧院为当时合肥唯一剧场,经常有一些外地演出单位到这里演出,观看演出也成为当时最火爆的娱乐活动)。▼合肥五中最老的门楼1957年,团总支委员、学生会执行合影在合肥第五中学门口拍摄,照片为合肥五中最老的门楼,目前很有纪念价值。▼安徽电影制片厂1958年的安徽电影制片厂,曾今的安徽电影厂所有工作都在这些茅草内完成,该厂曾经拍摄了《风雪大别山》和一些安徽记录片。▼长江路街景经过上世纪50年代“脱胎换骨”的改造,长江中路的路面从5米多宽一下子扩展到25米,真正成为了合肥市第一条横贯老城区的主干道。1958年9月19日,毛泽东主席乘坐敞篷汽车,沿合肥长江路接见合肥二十万市民。▼北门大桥1959年的北门大桥,该桥是当时标志性建筑,那个年代水泥桥很少,都保留着一些很窄的木头桥,北门大桥修建于解放初期,存在了20多年,是合肥北大门交通枢纽。原桥于1987年疏通南淝河时拆除。 | 六十年代 | ▼董铺水库1960年,当时董浦水库为合肥水源保护地,其优美的风景也吸引了当时众多摄影爱好者来此地拍摄风景照片。▼合肥砂轮厂1960元旦,合肥砂轮厂(原址在繁昌路上,现矿机厂对面,在60年代,邓小平、朱德、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都参观过)先进生产者合影。▼合肥杏花村公社萝卜丰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农业生产恢复。现在位于省财政厅和杏花公园一片都属于当时合肥市西市区庙街街道杏花村公社范畴,而杏花村公社是合肥市的蔬菜供应基地。▼合肥逍遥津动物园60年代,合肥逍遥津是合肥最有名的景点,所有来肥的外地人都会来此游玩合影,作为合肥最有名景点,逍遥津公园内还特意设置了动物园。▼肥四牌楼闹市区合肥百货大楼是当时合肥成立的一个最大的日用百货公司,这也是合肥百大集团的前身。▼合肥港1963年,从巢湖开到合肥的小客轮在合肥港到站下客的场景,该港在矿机厂南淝河对岸,是合肥当时较大的上下客港口,但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达,港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 七十年代 | ▼合肥国夜1978年10月1日建筑物上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口号。▼江淮大戏院▼长江路到庐江路1974年元旦,长江路桥通车。▼大蜀山下1978大蜀山脚下的打谷场上(当时那里都是一片田地,附近的农民将粮食在这里梁晒,打谷)。▼三孝口红旗饭店1976年,合肥三孝口红旗饭店前,合肥民兵高炮团的训练车辆经过。1956年,红旗饭店前身红旗旅社拔地而起;1972年,红旗旅社原址重建,并更名为红旗饭店;2008年,合肥大建设中长江中路的改造,红旗饭店被拆除。▼安徽新华印刷厂1978年,从印刷厂开出的运送毛主席著作的车队行进在阜阳路桥上,所有书籍将运往到新华书店。该印刷厂是当时安徽省最大的印刷厂,位于现在的白水坝附近。▼巢湖1979年,巢湖忠庙岸边远望姥山帆影。2011年8月,巢湖市被一拆为三,并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八十年代 | ▼大钟楼曾经合肥的标志性建筑——大钟楼,建成于1980年。大钟楼高度82.5米,当时这个建筑已经很轰动全国(中国当时最高的南京金陵饭店也就110米)。可现在这里已经被高楼大厦围绕。▼长江路还记得前面两张长江路的老照片吗?80年代那时的它, 是不是又有变化了呢?▼合肥汽车站客运大厅候车室1985年,照片展示的是1983年落成投入使用的明光路合肥汽车站客运大厅候车室。这是当时合肥最大的交通枢纽。▼合肥三里庵现在中国电信移动通讯的所在地...▼五里墩和西园新村西园新村.....算得上当时合肥最高档的小区了▼四牌楼天桥1986年合肥四牌楼人行天桥建成。这是合肥市第一座人行天桥,2008年因长江路拓宽被拆除。 | 九十年代 | ▼第二次改造后的合肥长江路从1992年4月2日开始,经历了140个昼夜的封闭性施工,全长约3000米的长江路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五里墩立交桥1995年8月,五里墩立交桥建设者--中铁四局职工人在合肥市首座立交桥工地,冒着高温,人拉肩扛使钢筋笼就位。▼香港回归合肥市举行“迎香港回归”万人接力跑活动。▼乐普生商场1998年元旦,乐普生夜景照。那时候的乐普生是丰富广大市民业余生活的重要场所。▼芜湖路1999年,芜湖路的雪景,而如今的合肥,似乎很难再觅雪之踪影。▼市府广场1999年11月,为改造合肥市府广场,广场前的平房正在拆迁。看着如今的市府广场,是否很难想象照片中当时残垣断壁的景象? | 二十一世纪 | ▼02年世界杯2002年5月31日,正值第17届日韩世界杯开幕。这一届世界杯也是唯一一次中国队入围的世界杯。照片展示了市民们聚集在市府广场,开心地看大屏幕上第17届世界杯开幕式。▼金寨路高架开通2008年1月11日,合肥进入大建设时期。照片为合肥金寨路高架建好后,第一次晚间试灯的景象。何其壮观!▼大钟楼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30多个春秋...▼政务区如今的政务区,凭借其得天厚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优美的天鹅湖美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知名房企。▼巢湖边的公路▼滨湖▼合肥大剧院合肥大剧院于2009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主要由歌剧厅、音乐厅、多功能厅等部分组成。看着这些照片小编不禁感慨到合肥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发展得太快了!相信合肥未来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