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三下乡”:这个夏天他们“乡”约化学!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赴安徽宿州市支教关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建德小学,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从7月15日起开展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理论、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普及化学。 化语生活,格物致知 “食盐为何要加碘?水垢是怎么形成的?不慎打碎温度计该怎么办?”在队员提出了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又蕴含着丰富化学知识的问题后,孩子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纷纷开动脑筋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虽然孩子们的答案并不准确,但科学需要的就是这种不断求索的精神。队员就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科学性的解答,孩子们对讲解中涉及的化学元素符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下课之后,还把队员围住,询问自己心中的问题。队员也十分耐心地为他们解答疑惑。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们介绍生活中的化学安全知识 陈智禧摄) 趣味实验,开阔眼界 面对讲台满满的化学仪器,孩子们都展示出浓厚的兴趣,纷纷凑到讲台前认真观看团队成员演示相关化学实验,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铁树开花”、指示剂显色、沉淀反应等现象明显的实验让孩子们频频发出惊叹声。面对新奇的化学实验,孩子们跃跃欲试,随后在队员的指导下动手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在接下来的加热实验中,团队成员向孩子们展示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如何制备二氧化碳,实验圆满完成。期间孩子们就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多次发问,团队成员耐心解答,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图为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验过程 陈智禧摄) 科技前沿,思维启蒙 “不怕水的纸”、“不沾泥的鞋”,“速干的衣服”,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化学的独特魅力,队员们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了超疏水材料的部分应用领域,这一从未接触过的“新奇玩意儿”让孩子们惊叹连连。此外,队员们还向孩子们展示了“增韧改性宣纸”实物,让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材料经化学处理后被赋予的新的应用潜能。介绍完毕后,在队员的引导下,孩子们积极畅想了所介绍的新型材料能够应用的领域。 (图为孩子们亲身感受増韧后宣纸的强度之大 陈智禧摄) 这只支教团队怀着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开展了数次理论与实验课堂,旨在为孩子们揭开化学的神秘面纱,从小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求知精神。团队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青春之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图为团队成员与学生、家长、校方领导的合影 陈智禧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