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城市话题 >
城市话题
帖子 版主:城市话题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向“新”而行 先进制造业“链”上谋发展

      燃气轮机、涡轮压缩机、圆弧端齿……11月28日,记者走进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先进制造链展区,在雄名航空科工(芜湖)股份有限公司展台看到,展品有序排列,工作人员正忙着向参观者介绍展品。  “我们是和翱钧动力科技(芜湖)有限公司联合参展的,也是第一次参加链博会,希望借助链博会这个平台寻找潜在的客户,推动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助力供应链稳定健康发展。”雄名航空科工(芜湖)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兵兵告诉记者,他们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包括入股战略合作伙伴、参投上游企业等,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不断提高运作效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雄名航空是以端齿磨削为主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翱钧动力是一家以五轴精密加工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雄名航空与翱钧科技联合参展,旨在更高水平共同推动产业建圈强链。  雄名航空的另一合作伙伴安徽铭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也参加了此次链博会。安徽铭钜是一家专注于中高端数控装备研发制造的企业,凭借丰富的制造经验,形成从智能零部件制造到数控整机制造及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其用户覆盖电子产品、机械制造、汽车零件等领域。  “我们带来了数控机床、液压夹具、汽车制动器等产品,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参展商的关注。”安徽铭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友富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好几家有意向的企业来找他们洽谈,希望进一步了解产品的性能和合作方式。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先进制造链作为第二届链博会的创新之举,呈现了从前端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的全产业链过程,展现先进制造业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先进制造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安徽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等,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制造强省建设。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分门类看,制造业增长9.8%。“这几年,安徽制造业高速发展,我们这次参展的企业既有行业龙头企业,也有一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推动安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同时也把世界的资源引到安徽来。”安徽省贸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姑娘只爱橄榄绿

    2024-12-01

    1546
  • 开业确定!合肥杉杉奥莱曝光…

    时隔一年,杉杉商业集团在合肥的首座奥莱终于要亮相了!11月15日,合肥杉杉奥莱官微公布了第一波品牌信息,包括名品、运动、男女装、儿童配套及餐饮等多个业态的品牌开始释放!据悉,项目将于12月7日试营业,12月20日正式开业。图源:项目官方目前,距离项目正式开业只剩1个月左右,合肥杉杉奥莱现场进度如何?引入了哪些品牌,有什么亮点?与合肥现有奥莱相比,有何差异化和特色化?01.现场进度:商业初貌已显,品牌进场装修、亟待上货合肥杉杉奥莱,坐落在合肥包河区淝河板块,位处合肥东部新城的核心区域,具体位置为合肥市包河区上海路与龙川路交口东北角。11月14日上午,合肥杉杉奥莱现场,商业进度初貌已显,部分区域已进行开业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来看:图源:项目官方外围:盒子外立面完成,已上品牌LOGO,现场商业外立面装修已完工,从外面能看到杉杉奥莱商场外貌,并且前后左右的几个大外立面上已经上了不少品牌LOGO。图源:项目官方内部:品牌已进场装修,部分品牌已装修完成,亟待开业前上货。走进合肥杉杉奥莱盒子内部,不少施工人员正在忙碌施工中,项目12月7号试营业在即,目前多家品牌正在装修。其中,有不少品牌已经装修完成,上了不少货架,就等着开业前直接上货了。图源:项目官方公园和绿地:盒子之外,现场,合肥杉杉奥莱基于公园式商业定位,打造万平自然绿洲空间、万平户外绿毯及1000㎡环形多巴胺跑道,目前都已经能看到相应地块和区域,大部分绿植正在种植。图源:项目官方02.引入超200家品牌,重奢集合店、轻奢、运动旗舰店...合肥杉杉奥莱,作为安徽首个杉杉奥莱项目,截至目前,合肥杉杉奥莱已是杉杉商业集团在全国落下的第20子,并成为全国奥莱项目数量最多的头部玩家,超过昔日的第一“老大哥”砂之船。12.7试营业开业在即,现场,合肥杉杉奥莱的品牌大部分皆已“露面”。图源:项目官方根据项目官方透露,11万平商业体量,合肥杉杉奥莱将引入超200家品牌。在业态规划上,包含重奢集合店、轻奢、运动、男女装、儿童配套及餐饮等多重业态,并且还将融合公园、公共绿地和开放式商业等概念,进行对应的活动和内容运营。图源:项目官方现场以及合肥杉杉奥莱官微,项目目前释放品牌情况如下:潮奢名品:DUEK(奢品集合)、PLANET33(奢品集合) 、 MONTTI(奢品集合)、Corneliani 、Brooks Brothers HECHTER PARIS 、LOTTUSSE 、 IKKS 、 UGG、 ED HARDY 、 Versace jeans couture 、CNC 、 FERRE 、I.T 、MARYLING 、BESIONIA、VETEMENTS 、MARC'O'POLO 、NEW BALANCE GREY等 。运动品牌: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FILA斐乐、Under Armour安德玛、LI-NING李宁、ANTA安踏、New Balance、PUMA彪马、The North Face北面、MLB、SKECHERS斯凯奇、ASICS亚瑟士、比音勒芬、Champion、MLB、Pelliot伯希和、KAILAS凯乐石、Vans范斯、CONVERSE匡威、NAUTICA、QIAODAN乔丹、361°、特步、Kappa、鸿星尔克、Le coq sportif乐卡克等。服饰品牌:鄂尔多斯、波司登、MO&Co.摩安珂、RÈSIMPLE、Levi's李维斯、 Lee、百丽国际、Jeep、S.D.Spontini萨巴蒂尼、CARNAVAL DE VENISE威尼斯、VSARNNI华萨尼、PEACEBIRD太平鸟、PESARO、CORNELIANI克莱利亚尼、探路者、曼妮芬、九牧王、雅戈尔、EIFINI伊芙丽、TEENIE WEENIE小熊维尼、THE SEA LIFE欧海一生、艾诺丝雅诗、JUZUI玖姿、M.Latin马拉丁、HAZZYS哈吉斯、Koradior珂莱蒂尔、D’modeo、乐町、敦奴、桑索、千百度、爱慕、FEIZI、LANAFAY、OVV、KYLIMINO、SENKNI、IN SEE、GXG、ZIOZIA、LESS IS MORE利郎、樸術、报喜鸟、GAP、GoldenBear等。亲子配套:balabala、SKECHERS Kids、361°Kids、NIKE Kids、ANTA Kids、LI-NING YOUNG、adidas kids、New Balance kids、xtep kids、SKECHERS kids、mini peace、TARANIS泰兰尼斯、DR kong、华为、周大福等。餐饮美食:冯校长老火锅、徽大厨、pizza geek做披萨的奇葩、米村拌饭、魔气、 必胜客、胡小厨、馍界传奇、德克士、肯德基、谷田稻香、星巴克、霸王茶姬、卡旺卡、詹记、茉莉奶白、燕语小主和她的朋友们、茶百道、瑞幸咖啡、DQ等。现场还可以看到,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李宁、安踏,都是2层超大旗舰店。总的来说,合肥杉杉奥莱目前能看到的品牌情况,放在全国奥莱品牌体系中,放在合肥现有奥莱商业生态中,整体的运动和服饰品牌质量相对不错。同时,相比合肥杉杉奥莱在合肥的5个对手,合肥蜀山砂之船奥莱、合肥包河首创奥莱、合肥蜀山唯品会城市奥莱、合肥滨湖唯品会城市奥莱、合肥百大奥莱生活广场,项目在品牌招商上的亮点优势和差异化主要体现在:首先,品牌质量上,品牌都是精选过后的落地。据项目方透露,合肥杉杉奥莱进来的品牌,都是招商人员基于常规奥莱品牌之上精选过后的品牌和业态,如运动类品牌引进当下市场流行和喜爱的户外运动品牌,伯希和pelliot中国新自然户外品牌、比音勒芬高尔夫服饰品牌等。同时,合肥杉杉奥莱同步杉杉商业集团的专业运营团队。项目虽还未开业,在业态布局和活动运营上就已经开始了,如引进丰富的多元业态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开展“春日刚刚醒,一起逛春天”、“今日有花市”、“粉丝应援会”、“咖啡节”等活动,通过内容运营提前与消费者互动。图源:项目官方其次,品牌特色上,诠释“非标奥莱”的定位,更加注重品牌在地化的呈现。如餐饮引进合肥本地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冯校长老火锅、徽大厨和做披萨的奇葩等。此外,品牌门店和风格,基于公园式商业进行因地制宜。如现场看到星巴克在合肥杉杉奥莱的门店,风格不同于以往的装修,主打森系,融合合肥杉杉奥莱的公园式打造。03.总投资20亿!“公园和市中心”奥莱,合肥非标商业+1合肥杉杉奥莱即将开业,之于合肥,之于杉杉商业集团都意义重大。一方面,合肥杉杉奥莱,项目总投资20亿,融合“非标”,花费和投入巨大。品牌之外,商业在合肥市场的“非标”呈现,还将以“公园非标奥莱”和“市中心”奥莱面世。公园奥莱,万平自然绿洲空间+万平户外绿毯+1000㎡环形多巴胺跑道,公园、户外、运动、宠物友好和建筑形态非标等,将成为合肥杉杉奥莱的关键词和记忆点,商业之外让渡城市公共空间,项目与合肥消费者、与城市互动和联系更为紧密和“无界”。图源:项目官方市中心奥莱,合肥杉杉奥莱位于“安徽第一城区”包河区淝河板块腹地,具体位置处于龙川路与上海路交口,毗邻龙川路、郎溪路高架、包河大道。在消费潜力上,旁边就有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一中学等标志性公共配套,以及新东方总部和不少楼盘住宅,人流密集。在商业通达性上,商业交通便利,30分钟就能覆盖全合肥。在地段上,合肥杉杉奥莱具有后发优势,赶上合肥城市中心变迁,踩准时机拿下合肥最新中心位置。相比合肥现有的其它几个标准的奥莱,合肥杉杉奥莱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交通更便利,就在市中心,不用跑相对偏远的郊区就能就近逛奥莱。另一方面,杉杉奥莱首进合肥,杉杉商业集团全国布局+1,版图“第一”。杉杉商业集团,作为全国奥莱商业的“后来者”,当其它头部奥莱品牌已经收割了不少的市场后,2011年才开始“杉杉来迟”进军奥莱。不过,虽是“后起之秀”、并且由服装起家跨界商业,却势头更猛,13年时间,目前杉杉商业集团已经成为国内项目数量第一的奥莱开发商和运营商,一路开店“快跑”。合肥杉杉奥莱,杉杉商业首进安徽,意味着其在安徽的落地和布局,意味着其对安徽奥莱商业市场的看中,以及杉杉商业集团坚持的“错开一线城市、下沉二三线省会城市”战略和谋略,是否能持续成功的验证。图源:项目官方04.合肥商业大爆发,能级进阶,包河区商业热闹了!当前,合肥的商业发展和潜力不断被兑现。今年,商务部2024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评审结果公示,合肥市成功入选首批20个试点城市。同时,根据合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合肥常驻人口净增21.9万,合肥人口净流入位居全国第一。有人就有消费,合肥商业地产这几年也随之呈现大爆发模式。商业存量稳定,商业增量突破新高。据戴德梁行统计,合肥目前存量大型商业体共计有72个,规模达到4496600平方米,位居二三线省会城市前列;增量方面,今年合肥就有8个购物中心新入市,共将带来超70万平新增供应,如华润包河万象汇、银泰in66、龙湖高新天街区、合肥杉杉奥莱、新粮仓KUKU PARK、山姆超市等等。此外,根据合肥市商务局透露,2023年合肥新增首店166家,其中全国首店1家,安徽首店148家、合肥首店17家,新增首店业态丰富,“首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1-10月,合肥共吸引221家品牌首店落户,城市商业能级进阶。图源:合肥在线反馈给合肥杉杉奥莱所在的包河区,以及区内的淝河板块,商业同样未来可期。首先,区内规划定位较高。根据合肥商务局透露,合肥包河区能级定位较高,区域总定位为“安徽新中心、品质首善区”,其中淝河板块,属于合肥市18个城市片区中心之一,目标是打造一个依托关镇河水系,集商业、文化和娱乐于一体的特色休闲体验中心,形成产城融合与人文生态的宜居乐业空间。其次,区内地段得天独厚,淝河板块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核心位置,北部紧邻包河老城,东接东部新中心,西南紧靠骆岗中央公园,地理位置优越。具体来看,合肥包河区的商业势能也正在持续释放。图源:合肥包河区官微一方面,商业扎堆,区内商业氛围浓。前有已开业项目,合肥本土知名开发商旗下商业,如滨湖投资集团运营的城市地标性商业罍街和贡街、合肥百大集团运营的百大购物中心;还有外来头部开发商进军合肥的商业,如包河万达广场、汉博商业的漫乐城、中信资本的悦方ID MALL等。后有今年新开商业,如华润的包河万象汇,以及即将开业的合肥杉杉奥莱等。另一方面,新开商业人气爆棚,消费力强劲。据公开数据显示,华润包河万象汇于今年5月开业,开业当天客流量就高达25万+。回到合肥杉杉奥莱,可以预见,处于城市和区域商业热闹和发力的时下,开业成效值得期待!信息来源丨界面安徽

    论坛君

    2024-11-24

    90851
  • 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暨 安徽当代艺术创新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

           2024年11月20日,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暨安徽当代艺术创新发展座谈会在合肥召开。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会长刘江颖,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参事业务处副处长、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法人代表钱涛;安徽省政府参事工作研究会艺术创新研究院艺术顾问吴雪、刘杰、章飚、杨国新、董昭礼、朱秀坤、张国琳、萧承震、魏建华、赵振华;院长陈光林;副院长吴小舟、徐晓虹、孟凡柱、谢峰、徐晓明;执行秘书长王永强和副秘书长、部分研究员参加座谈会。刘江颍、吴雪、陈光林为艺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来自安徽书法、美术、雕塑、音乐、摄影,工艺、艺术评论,展览展示等艺术界50余人参加座谈会。钱涛主持活动。      刘江颖会长在讲话中指出,艺术创新研究院是一个致力于安徽艺术创新理论研究并推动实践的平台,希望艺术创新研究院汇聚老参事、老专家学者的智慧,依托中青年艺术家的创新活力,立足安徽深厚的传统艺术底蕴,坚持艺术为民,坚持守正创新,不忘初心,积极营造多元包容和鼓励创新的艺术氛围,不断探索,勇于担当,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贡献力量。      省政府资深参事、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光林院长表示,“创新”在任何领域都非常重要,艺术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标志,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立足于传统之上,对传统艺术背后的精神内涵及形式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突破,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艺术创新的新路径,为安徽当代艺术更好的呈现地方特色和新时代风貌而努力。      顾问刘杰、章飚、杨国新、董昭礼、朱秀坤、张国琳、萧承震、魏建华、赵振华、徐晓虹等先后作精彩发言。吴小舟常务副院长汇报工作计划。

    安论工作队

    2024-11-21

    1835
  • 深化文化自信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10月在安徽考察中,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安徽乃至全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习近平在考察中明确指出,安徽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这不仅为安徽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     二、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求。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意味着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习近平在安庆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强调了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历史智慧融入现代社会治理中,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二)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相结合。在合肥滨湖科学城,习近平察看了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强调科技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研工作者要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才智。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      四、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习近平的文化建设论述不仅对安徽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全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习近平2024年10月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为安徽乃至全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通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安徽应以此为契机,深化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新篇章。(焦怀彪)

    安论工作队

    2024-11-21

    1707
  • 合肥杉杉奥特莱斯:城市滨河沉浸式购物新地标即将璀璨启幕

            近日,万众瞩目的合肥杉杉奥特莱斯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这座备受期待的购物新地标将于12月7日率先迎来试营业的激动时刻,而盛大的开业庆典则定于12月20日,正式拉开购物狂欢的序幕。        合肥杉杉奥特莱斯项目位于合肥包河区上海路与龙川路交口东北角的杉杉名品小镇,总体量达11万平方米,是一座以“公园+运动”为概念的公园商业。项目以“林间漫步,夜游星河”为设计理念,打造了一林一水、宜购宜游的购物环境,将购物与休闲完美结合。        作为合肥首个城市滨河沉浸式购物公园商业体,合肥杉杉奥特莱斯将融汇国际高端品牌、独特的滨河美食、多元的文化业态,充分满足家庭互动、休闲运动、购物社交等全龄人群的需求。这里将形成内外空间互动相衔接的开放式特色街区MALL,为市民带来全新的购物与休闲体验。        项目进度如火如荼,效率惊人。目前,不少商家已经华丽变身,装修一新,静待顾客的光临。从最新的现场图来看,整个项目的进展喜人,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12月20日,合肥杉杉奥特莱斯将正式盛大开业。届时,作为杉杉商业集团在安徽的首个地标性项目,它将为合肥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与休闲体验。无论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年轻人,还是注重生活品质的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购物天堂。       合肥杉杉奥特莱斯的璀璨启幕,不仅将为合肥的商业版图增添一抹亮色,更将为市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乐趣。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购物新地标的华丽亮相,一起享受全新的购物与休闲体验吧!

    安论工作队

    2024-11-20

    2062
  • “数字安徽 智慧社区”推介行动宿州站成功举办

          11月18日下午,“数字安徽 智慧社区”推介行动在宿州成功举办。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国电信安徽公司、宿州市委网信办、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宿州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开发中心、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宿州市各区县的相关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宿州作为我省的北大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自古有着“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美誉,地理位置优越,历史底蕴深厚。如今的宿州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也是中国量子通信五大节点城市之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以及国家千兆城市。在“数字安徽 智慧社区”宿州站推介活动现场,与会嘉宾观摩了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智慧大屏、平安社区、网格管理、天翼智慧社区微信公众号、15分钟生活圈、智慧康养等智慧社区应用场景,展现了智慧社区在社区平安、社区智慧、社区生态等方面的成果,体现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无限可能。       活动现场,安徽广播电视台、宿州市委网信办、宿州市房产管理服务中心开发中心、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还进行了“四方签约”,携手为宿州市的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支持,推介智慧社区建设整体解决方案。中国电信宿州分公司还分别与宿州区、县的社区代表举行了智慧社区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接下来将全面推进宿州市智慧社区建设。       2023年,商务部、住建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宿州市与安徽电信快速响应,打造建设“15分钟生活圈”,全面覆盖居民日常生活,汇聚便民服务、公共服务、周边优惠和电信服务等。在活动现场,举行了宿州“15分钟生活圈”生态联盟牵手仪式,来自宿州本地的TOP商家代表亲临现场入驻宿州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来可以享受更划算的价格,让吃、喝、住、行更加经济实惠。这不仅为商家带来了稳定的客源,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数字安徽 智慧社区”推介行动是由安徽省委网信办、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人民网安徽频道全程媒体支持,安徽广播电视台与中国电信安徽公司整合资源优势,共同主办的“和美安徽·数智赋能”系列推介行动的一部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打造、推介、宣传一批中国电信主导的智慧社区示范样板,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助力“数字安徽 智慧社区”建设。        本次系列推介活动通过安徽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第一时间、三农时空等栏目和新媒体矩阵,以及省市县等各级媒体的参与,活动形成全方位多角度递进式的宣推阵容;人民网安徽频道《人民会客厅》也将持续进行全省智慧社区建设宣传推广,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持,共同推动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  

    安论工作队

    2024-11-19

    2537
  • 《我是主持人》开播 把安徽讲给世界听

          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安徽省广播电视台主办,安徽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安徽省广播电视联合会协办,安徽广播电视台文体中心承办的“我是主持人——把安徽讲给世界听”主持人大赛将于11月19日晚22:00点正式登陆安徽卫视。      《我是主持人—把安徽讲给世界听》主持人大赛旨在将融媒时代主持人才建设与安徽文化传播相结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大赛为契机,以“主持人新生力量”年轻视角,探索徽风皖韵的安徽品牌创新表达,挖掘展示安徽文化自有优势和独特内涵,进一步塑造和传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支撑的高辨识度的安徽形象。      大赛自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选手报名参与,年龄跨度从18岁至48岁,覆盖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及各行各业的热爱主持事业有梦想的人。      经过严格的海选、复赛、半决赛,最终10强选手脱颖而出,站到了总决赛的舞台上。这不仅是一次主持技能的较量,更是对选手在文化理解、情感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验。来自中广联播音主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组成的评委阵容,确保了比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从11月19日起,观众朋友们可以跟随这些充满激情与梦想的选手一起,踏上一段探索安徽、讲述安徽、传播安徽的美妙旅程。通过选手们生动的讲述和精彩的演绎,观众不仅能感受到安徽独有的魅力,还能了解到更多关于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人物。      本次大赛复赛、半决赛以及总决赛将于11月19日开始连续四周每周二晚22:00在安徽卫视播出,让我们一同见证选手们的成长与蜕变,感受这场视听盛宴带来的无限惊喜。期待才华横溢的选手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视角,向世界讲述安徽的动人故事。 

    安论工作队

    2024-11-19

    1696
  • 比亚迪成立30周年之际,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11月18日,比亚迪成立30周年暨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发布会在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比亚迪小漠工业园举办。发布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首次讲述比亚迪30年创业经历,从30年前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凭着“敢想、敢干、敢坚持”的工程师精神,发展到如今近百万名员工的世界级企业,比亚迪坚持用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各界、车主和员工的支持。      如今,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既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出了坚实一步,中国汽车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比亚迪取得第一个500万辆成就,用了整整15年;而第二个500万辆,只用了短短15个月,再次刷新中国汽车的“加速度”,也再次验证了比亚迪坚持新能源路线是对的,坚持技术创新的理念是对的。      现场,王传福向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交付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Z9。冯骥表示,非常荣幸成为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车主,未来将与比亚迪一起用世界级品质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会上,王传福表示:敢想敢干敢坚持,才让比亚迪走到了今天。这种“敢”的精神既属于华夏儿女,也属于比亚迪。比亚迪正式发布成立30周年主题曲《敢》,以恢弘磅礴的勇气赞歌,致敬每一位勇敢同行的追梦者。      比亚迪“敢”的底气是技术,技术的背后是工程师文化。王传福说:“工程师之魂就是比亚迪之魂。即便我们所有财产,包括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工程师还在,就随时可以东山再起。”著名媒体人、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用外部视角向外界展示最真实的比亚迪,深入比亚迪内部采访近百位中高管和员工代表,积累200个小时的录音素材和约150万字的采访内容,最终著成《工程师之魂》,这也是比亚迪官方唯一授权图书。      同时,王传福提到比亚迪系统梳理了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并亲自牵头、深度参与撰写了《比亚迪基本纲要》。王传福表示,这部纲要既是比亚迪过去的经验总结、发展的底层逻辑,也是未来的指导纲领。比亚迪内部多年来一直就是这么想、这么讲,也是这么干的。未来,比亚迪还会继续这样干。      为感谢千万用户和近百万员工,在深圳坪山公证处的见证下,比亚迪现场抽取90位“超级锦鲤”送出新车使用权。      此外,王传福宣布比亚迪设立30亿慈善基金计划,聚焦教育慈善,在全国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并向全国中职以上的院校、博物馆和科技馆捐赠新能源解剖车作为科普展具,激发学生们对汽车技术和工业智造的兴趣,助力培养更多卓越的工程师。      比亚迪如今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王传福以4个“30”回馈社会、车主和员工,真诚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           三十而立,感谢同行。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比亚迪将继续秉持“敢想、敢干、敢坚持”的工程师精神,以绿色梦想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指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造世界级高科技企业。

    安论工作队

    2024-11-18

    1535
  • 汲取“六尺巷”智慧 融入社会组织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六尺巷”的故事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其背后所蕴含的“礼让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六尺巷”的智慧深度融入社会组织发展之中,以期达到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六尺巷”的历史智慧与现代价值   “六尺巷”的故事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以一首诗化解了家族与邻居之间的土地纠纷,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谦和礼让精神。这个故事不仅传递了深刻的社会治理智慧,更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   二、传承“谦和礼让”品德,夯实社会组织基石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其成员的品德修养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汲取“六尺巷”中的谦和礼让精神,社会组织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内部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从而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三、秉持“和谐包容”理念,化解社会组织矛盾   在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中,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借鉴“六尺巷”的和谐包容理念,社会组织可以采用“听、辨、劝、借、让、和”的六步调解法,有效化解内部矛盾,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探索“多治融合”模式,提升社会组织效能   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德治支撑,完善自治机制,推动智治赋能,形成“多治融合”的治理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将其融入社会组织的治理之中,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六尺巷”的智慧不仅是历史的传承,也是文化的创新。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应积极汲取“六尺巷”的智慧,将其融入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以实现更高效、更和谐的社会发展目标。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六尺巷”智慧的指引下,社会组织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贾宝明) 

    安论工作队

    2024-11-17

    1539
  • 合肥地铁站可以寄快递啦!

     “坐地铁,顺便寄个快递!”即日起合肥轨道联合中国邮政在合肥南站、三孝口站、图书馆站、方庙站、东七里站5个地铁站内客服中心处试点为乘客提供自助寄快递服务。  使用时,只需通过支付宝或微信,扫描相关站点易拉宝海报上的二维码,填写寄件信息即可下单,下单成功后将需要寄出的物品交给车站客服中心内的工作人员即可。快递将暂放在客服中心处,待快递员揽收后自动代扣运费,下单成功后可在线查询包裹信息。(记者 檀美玲)

    姑娘只爱橄榄绿

    2024-11-17

    1562
  • 安徽省首批!“马上急救”便民呼救平台正式上线

      11月15日下午,马鞍山市“马上急救”便民呼救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将GPS定位系统引入120急救救援,听障人士通过“马上急救”微信小程序,可用文字呼叫120求助。  据了解,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于2023年启动“马上急救”便民呼救平台搭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测试和试用,目前其稳定性、安全性均达到相关要求,成为全省首批便民呼救平台之一上线运行。  “面对传统急救模式中定位不准确、听障人士无法呼叫120以及急救指导缺失等问题,马鞍山市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开发了‘马上急救’便民呼救平台。”马鞍山市紧急救援中心主任徐辅忠介绍,该平台填补了省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马上急救”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集成了精准定位、一键120、文字120及视频120等核心功能。用户只需通过微信搜索“马上急救”,即可快速进入并获取专业救援服务。其中,精准定位功能能够自动获取并发送用户位置,显著缩短了救援响应时间。已开通的“一键120”功能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得紧急情况下求助更为便捷。规划建设的“视频120”功能可以让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在救护车到达前通过视频直观评估患者状况,并远程指导救护。  “马上急救”使特殊群体也能独立完成急救呼叫。“听障人士打开手机定位开关和‘马上急救’小程序,选择‘文字120’功能模块可进入呼救页面。只需填写详细地址、病情,点击页面底部的‘立即呼叫120’按键,其定位信息、电话号码会自动推送到120系统。”徐辅忠介绍,求助者与接线员可在界面中进一步进行文字交流,确认详细地址、病情等信息,等待救护车的到达。  “全市持证听力残疾人有4026人。以前如需急救服务,只能寻找身边的家人、朋友或路人帮忙拨打120。”马鞍山市聋人协会主席、市特教学校教师石宏林通过手机用文字“告诉”记者,“马上急救”让听障人士有了专用“文字120”,体现了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记者 贾克帅 通讯员 杨正文 陆丽)

    姑娘只爱橄榄绿

    2024-11-17

    1469
  • 砥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

     大街小巷车水马龙、车间厂房机器轰鸣、商场景区人头攒动、城市夜空霓虹闪烁……初冬的江淮大地,热潮涌动,活力迸发。  今年以来,安徽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经济增速逐季回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放开手脚创新创造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揭晓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高世代TFT-LCD超薄浮法玻璃基板关键技术与装备”成果,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这一成果实现了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技术“从0到1”的突破,保障了我国万亿级信息显示产业的战略安全。  “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表示,我们要拿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放开手脚创新创造,立足“四个面向”,深入开展玻璃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成果转化,加速形成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  一项项成果、一次次突破,是安徽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生动实践。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5%,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1.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  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方面,安徽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配套制定了48项“激励+松绑+免责”政策,在全省106家单位全面推广“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成效显著。截至今年8月底,已累计赋权成果868项,总估值约5亿元,推动成立企业或入股企业82家。  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安徽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锐意探索,更好发挥科教资源禀赋优势,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深化产学研用对接合作,加速催化原始创新“从0到1”的突破、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发明从“书架”走向“货架”,点亮“科技树”、形成“产业林”。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将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致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安徽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勠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腾飞,到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从国内首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闪耀,到我国自主研制的“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绽放……以“星”为媒,合肥筑梦九天。  今年3月,“天都一号”“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启航飞向太空,作为合肥高新区深空探测实验室的首发星,它们将为架设地月“鹊桥网络”提供先期技术验证。  相比此前“巢湖一号”“合肥高新一号”等以合肥元素命名的卫星的发射成功,这两颗“天都星”将跨越近地轨道,首次飞向宇宙深处。  2023年,合肥空天信息产业链关联机构和企业总数首次突破百家,在全国率先形成卫星遥感全产业链布局,企业数量和产业链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出圈的合肥,正在探向“深空”,竞逐“天空”。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在有着良好制造业基础的安徽,这个根基正打得越来越牢固。  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一直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由一季度领先1.5个百分点、上半年领先2.5个百分点,扩大到前三季度领先3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前三季度,全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分产品来看,今年前三季度,部分优势工业产品增速迅猛。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3.4%,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2.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2.4%,集成电路产量增长57.3%,充电桩产量增长52.1%。  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纵深推进链群融合、科产融合、数实融合、两业融合,梯次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实干实绩实效挺起安徽工业“脊梁”。  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  “无需资料、无需申请,只需要点‘确认’,第二天补助资金就到账了。”金寨诚邦竹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杰介绍,10月22日,企业通过“免申即享”平台获得毛竹综合利用和日用工艺品加工奖补资金20万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安徽聚力抓好牵动性、标志性改革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更深层次改革促进更高水平开放,以营商环境建设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针对惠企政策企业“找不到、看不懂、不会办”,以及政策碎片化、兑现程序复杂等问题,2023年,安徽搭建“免申即享”平台,企业通过“皖企通”端口登录就可以办理惠企政策资金申报的所有流程。  省财政厅会同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省司法厅等部门,以“皖企通”为链接点,打通全省16个市和省级各主管部门等20多套系统间的数据通道,创新搭建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平台。  这项改革还实现了企业“不跑腿”资金便自动到账。企业通过“皖企通”端口登录,提供相关资料电子档,点击确认后,平台就可以智能化办理部门审核、预警比对和资金兑付等全部流程。  聚焦企业开具证明“难、繁、久”等问题,安徽在全国率先推行1份企业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切实减轻企业和基层部门负担。  自2023年3月改革实施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下载15.22万余份,替代传统无违法违规证明300万余份。  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办事一个章、民生一卡通……安徽联动沪苏浙,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努力把一体化发展红利转化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发展动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幸福红利”。  安徽省政府与浙江大学开启省校全面战略合作,安徽大学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江苏淮安周恩来故里—安徽大别山金寨‘两源两地’”等22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协同沪苏浙立法施行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异地提取住房公积金、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等173项跨区域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区域内超千个文旅场所“一卡通用”。  安徽还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前三季度,安徽外贸进出口总值跃居全国第九位。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正在助力安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砥砺奋进,加快落实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举措,全力抓好四季度经济工作,奋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记者 王弘毅)

    姑娘只爱橄榄绿

    2024-11-17

    1477
  • 安徽省世行贷款项目获评“全球最佳”

      近日,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名单,“世行贷款安徽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示范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案例”获评“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此次评选活动征集了中国、西班牙、德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012个案例,从中筛选出了105个最佳案例,重点关注案例的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实用场景,为世界各国关注减贫的机构和人士提供减贫模式和实施方案参考。  世行贷款安徽省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示范项目,选择了8个原国家级贫困县、1个原安徽省级贫困县作为试点,借助世行贷款资金开展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自然村道工程、安防工程、危桥改造工程等,改善了交通环境,为参与县创造了1200多个企业实体、700余个直接就业机会和近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  截至目前,安徽省交通行业已经累计申报成功11个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贷款规模占安徽省累计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50%以上,协议利用贷款金额为23亿美元,总投资474亿元。(记者 丰静 通讯员 鲍双兴)

    姑娘只爱橄榄绿

    2024-11-17

    1444
  • 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赴桐城开展 “传承与创新——社会组织桐城行” 主题党日活动

      11月15日,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会长贾宝明、常务副会长张伯根、副会长程长虹带领总会各机构负责人一行赴桐城市,开展了以“传承与创新——社会组织桐城行”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珍贵价值,并实地走访调研桐城的职业学校、企业及医疗机构,以推动社会组织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活动首站,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领导及各机构负责人一行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脚步,来到了著名的“六尺巷”。在这里,重温了张吴礼让的典故,感受了中华民族“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随后,在桐城海峡高级技工学校、亚安集团、亚安口腔医院进行了走访调研。      在桐城海峡高级技工学校,省社会组织总会领导及各机构负责人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就业情况,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在亚安集团和亚安口腔医院,省社会组织总会领导及各机构负责人对企业的运营模式、技术创新以及服务理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与企业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活动期间,还参观了桐城市博物馆,这里不仅展示了桐城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展示桐城明清名人书画的宝库。省社会组织总会领导及各机构负责人在这里进一步感受到了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同时也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治理相结合进行了思考。       此次“传承与创新——社会组织桐城行”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也是一次对社会组织服务地方发展的深入探索。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省社会组织总会领导及各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将把此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为促进安徽省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服务会员的宗旨,不断探索社会组织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为推动安徽省社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桐城人大主任、桐城派研究会秘书长江学潮也参加此次活动。(焦怀彪)

    安论工作队

    2024-11-15

    2406
  •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安徽是农业大省,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部署了“过河”的任务,也教给了我们“过河”的方法。我们必须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新征程安徽发展的总要求,以及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指示精神。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要立足安徽实际。科学规划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立足安徽实际,科学规划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明确到2035年全省粮食产能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是基于对安徽粮食生产增产潜力的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确保了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要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在全球农产品生产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意见》和规划针对供给保障、科技装备、产业韧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进行相应部署,安排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       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要注重目标引领。确保任务落实《意见》和规划以千亿斤江淮粮仓为目标,将粮食产能目标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品种量化分解到县区,对各项支持政策举措任务落实到厅局,并建立年度建设任务分解、调度、通报机制,确保做到可落实、可考核。       落实重点任务要有实施路径。《意见》从5个方面明确了16项重点工作,包括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用好现代农业科技、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等。这些任务的实施,将全面强化粮食生产要素,补齐短板,提升效益,推动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       驱动粮食生产现代化要立足科技创新。驱动粮食生产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安徽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通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确保粮食安全。       安徽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通过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安徽将为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大力量。(焦怀彪)

    安论工作队

    2024-11-12

    2291

热帖排行

  • 【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1【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2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 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3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