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城市话题 >
城市话题
帖子 版主:城市话题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合肥“大外环”建设最新进展

          合肥“大外环”一直备受关注。目前,长约50公里的东环线(明巢高速)已于去年12月通车;西环线(淮桐高速)即将开建;南环线(和襄高速)路基路面已完成招标;北环线滁州至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合肥段项目在今年春天打下第一桩,施工正火热进行中,其中,上跨三条铁路的关键性工程——5标段,预计11月完成桥梁浇筑任务。      滁合周高速合肥段全长约86公里,起于肥东县古城镇,止于长丰县吴山镇,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共有9个标段。其中,5标段全长12.85公里。      作为滁合周高速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5标段需上跨合蚌客运专线、淮南线、京港高铁三条铁路线,主桥采用现场预制架设施工,线路全长共计1315米,具有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性高等特点。      在滁合周高速合肥段涉铁工程项目5标段的施工现场,工人们趁着天气晴好,抓紧进行桥梁架设施工。       滁合周高速合肥段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中G9912合肥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合肥市“十四五”规划和“1155”大交通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又称合肥“大外环”高速北环线,建设工期36个月。       目前,合肥“大外环”高速北环线整个项目路基土石方工程累计完成63%,桥梁桩基施工累计完成90%,桥梁下部结构累计完成55%,箱梁架设累计完成20%。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提升合肥市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力,对促进合肥都市圈与长三角其他地区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合肥都市圈环线高速,是2022年《国家公路网计划》增加的12条都市圈环线之一,编号G9912,线路全长282公里,建成后将实现1小时到达庐江、桐城、六安、舒城、淮南等地市。       到2025年,合肥将总体形成“两环、十三射、多联”的高速公路网布局,合肥市域内所有乡镇均可15分钟上高速,长三角核心城市3小时互通的目标也将变为现实。 

    安论工作队

    2023-10-10

    735
  • 安徽多举措保障秋冬季蔬菜供应

          10月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安徽将多举措保障秋冬季蔬菜生产及市场供应,确保蔬菜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全年产量同比增长率不低于2.5%。       各地要充分利用冬闲田和撂荒地适度增加蔬菜种植面积,确保蔬菜播种面积稳中有升。加强产业指导和信息引导,优化生产布局,调整生产结构,丰富品种类型,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绿色栽培模式。以蔬菜应急保供基地为重点,引导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应季、应急叶菜和速生蔬菜生产。      针对冬季可能出现不利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要加大秋播秋种秋管指导力度,及早制定蔬菜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大蔬菜自然灾害、价格指数等保险工作力度,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落实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各地要引导菜农合理安排生产,及时组织采收,畅通产销渠道,帮助生产企业对接外地市场,配合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协同做好生产基地蔬菜调运。

    安论工作队

    2023-10-09

    717
  • 安徽省两林场获全国“十佳”

          近日,中国林场协会对2023年度获得全国“十佳林场”称号的国有林场进行公布和授牌,宣城市宣州区宛陵国有林场、安庆市大龙山国有林场获全国“十佳林场”称号。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0家国有林场获得全国“十佳林场”称号。      宛陵林场森林经营总面积17.36万亩,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林场以“五绿”为抓手,扎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和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自然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大龙山林场是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林场做大做强森林康养和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有森林教育、森林科普、森林体验和地质科普基地。       近年来,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成果,我省坚持以争创全国“十佳林场”为引领,结合实际,启动安徽省示范国有林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成果、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二次创业等目标要求,指导国有林场精准定位,在加强资源保护、强化日常管理、发展绿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创新举措,为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安论工作队

    2023-10-09

    721
  • “双节”期间合肥轨道安全运送乘客1131.87万人次

          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9月28日-10月6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共计安全运送乘客1131.87万人次,日均125.76万人次;其中1号线客运量321.02万人次,2号线客运量266.89万人次,3号线客运量225.42万人次,4号线客运量154.17万人次,5号线客运量164.37万人次。      双节假期,合肥轨道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9月28日,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达157.76万人次,4号线客运量创历史新高达24.86万人次;9月30日线网总客运量突破14亿人次;10月1日5号线客运量创历史新高达20.37万人次,10月6日1号线客运量创历史新高达42.03万人次;线网40个站点进站量及36个站点出站量突破历史记录;园博园周边站点骆岗站、盛大站进出站客运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骆岗站单日最大进出站客运量达10.72万人次、盛大站单日最大进出站客运量达6.82万人次。      双节期间,线网进站客流日均排名前十位的站点分别为:合肥南站(5.40万人次)、合肥火车站(3.98万人次)、骆岗站(2.88万人次)、三里庵站(2.59万人次)、四牌楼站(2.40万人次)、大东门站(2.21万人次)、盛大站(1.95万人次)、三十埠站(1.47万人次)、紫庐站(1.35万人次)、海棠站(1.09万人次)。      为更好地满足市民乘客出行需求,合肥轨道提前分析客流趋势,精心制定专项保障方案,于9月28日-10月6日调整运输组织安排,末班车发车时间延长至次日00:30,同时延长高峰时段、压缩行车间隔,保障双节期间运输组织平稳有序,特别是加强高峰时段的运力投放,最大程度满足市民乘客安全便捷的出行需求。双节期间,线网累计开行17124列次,共增开2195列次,日均增开244列次,线网正点率及运行图兑现率均为100%,连续9天线网末班车延长至次日00:30,单日最长运营时间达19.72小时。

    安论工作队

    2023-10-08

    684
  • 安徽省8天长假揽客7286万人次

          10月7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我省文旅市场繁荣有序,呈现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人均花费小幅增长的喜人态势。经测算, 9月29日至10月6日,全省接待游客7286万人次,同比增长59.2%,是2019年同期的120.6%;旅游收入496.4亿元,同比增长82.7%,是2019年同期的121.2%;人均花费达到681.3元,同比增加87.5元。      长假期间,我省出现“大黄山”热,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3.5%,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明显。其中,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分别提前3个月、2个月突破年度历史极值(350万人次)。同时,出现合肥园博园热,38个城市展园风采各异,100项非遗项目、500场演艺活动轮番上演,累计入园225万人次,上榜国庆假期热门旅游目的地前20名。       长假期间,全省文旅多元业态活力迸发。优质景区“火”,224家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933.3万人次,同比增长122.1%;门票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115.5%。农文旅“热”,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742万人次,旅游收入20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4%、90.8%,民宿“微度假”、山乡“深呼吸”成热点。商文旅“欢”,重点观测的10家旅游休闲街区实现营业收入5571万元,同比增长54.4%。体文旅“嗨”,“旅游+体育”深度融合,登山徒步、马拉松、运动会等户外潮玩成“新宠”。       长假期间,我省文旅市场结构加速调整。“新群体”加速崛起,年轻游客“盖章”打卡新业态,推动文旅消费走高走热,23岁至45岁年龄段游客占比高达63.9%。“长线游”充分释放,游客平均出游距离146.2公里,同比增长6.7%,出游距离超200公里的近两成;游客平均逗留1.3天,较去年同期增长3%。从客源地看,沪苏浙游客占省外游客比重达65%,北京、深圳等城市成为我省新晋热门客源地。此外,家庭结伴自驾游、社团游等“新型团”市场活跃、增长快速,自驾游游客占比62.4%。“文博+旅游”“文艺+旅游”等“文化游”组合擦出新火花。       据介绍,全省各地布局长假市场,频出大招“圈粉引流”。节前,全省推出2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3条“亚运之光”长三角主题自驾线路,覆盖乡村、红色、研学、康养等多元业态产品,吸引大量游客深度体验。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拉开帷幕,文旅惠民消费季、和美乡村惠民游等精彩呈现。节前,各地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2.65亿元,假期增发文旅消费券近1000万元,相关银行、在线旅游平台和文旅单位积极响应,推出套票、满减、红包和抵扣券、代金券等额度近亿元,多重利好叠加,有效激发文旅消费。

    安论工作队

    2023-10-08

    614
  • “百姓园博”跻身全国热门景区

          10月6日,记者从合肥市获悉,自9月26日园博会开幕以来,合肥园博园累计接待服务游客达244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40万人次,跻身全国前二十旅游热门景区。      据了解,本届园博会紧扣“生态优先、百姓园博”主题,全园开放、不设围墙、不收门票,方便群众入园。园博会在做好保障服务的同时,策划了众多演出、赛事、游玩等文艺活动,力求让百姓既能赏园林“胜景”,也能看文化“大戏”。      在38个城市展园中,省演艺集团结合不同的园林景色、地域特色等,精心设计了55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节目,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观赏“叫好”。合肥市还组织了“百项非遗进园博”等活动,成为游客“打卡”项目。在城市展园外的百姓大舞台展区,巢湖音乐节、“大地欢歌”合肥市广场舞展演、“月是故乡明”中秋音乐会等轮番上演。而网罗了数十个省市以及省内16个市特色美食的美食嘉年华活动,更是让游客“一园尝遍全国美食”。      为保障园博会正常运营,有序应对节日客流高峰,园博园内同步增加了流动餐车、临时公共厕所以及引导和提示牌等。沿机场跑道,合肥公交集团临时调整进驻,增加免费公交循环接驳。园博小镇内商家厕所全部向游客开放;航站楼前有医疗救护车24小时驻守。合肥团市委定向招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20余所在肥高校优秀青年志愿者保障园博会,累计上岗1200余人。

    安论工作队

    2023-10-07

    642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 创下多个之“最”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于9月20-24日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9月28日,记者从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大会创出历届大会参会人数最多、展览面积最大、活动内容最丰富、外向度最高、宣传覆盖最广的成绩。其中,大会共促成合作签约项目587个,投资总额3425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534个、总投资额3060亿元。      大会展览展示创下多个“最”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虽已落幕,但盛会精彩却印刻在记忆中,特色亮点可圈可点。       首先是国际化,本次大会共有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11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参展。大会专设参展国展,法国、韩国、以色列的25家企业、106件产品参加展览。其次是高端化,国机集团、中车集团、宝武集团等央企参展,现场展示首台新能源大功率拖拉机等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70余件“大国重器”和关键材料,彰显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硬核”实力。还有特色化,安徽优势产业采取组团成链形式展出,共设立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等7个展区,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安徽加快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最新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会还创下了多个“最”——专业展展览面积达6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70%,为历年最大;23个省市的近600家企业、1600余件展品参展,为历年最多;展示内容覆盖汽车制造、无人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智能注塑等15个行业板块,为历年最广;现场成交金额约5亿元,意向成交金额超50亿元,为历年最高。       今年大会邀请外宾国别最多       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魅力之一在于“世界性”,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是已举办的六届大会中,邀请外宾国别最多、展览展示参与国别最活跃、百家港澳企业项目签约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也是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以来,外国驻华使节及港澳界代表人数参会最多的一次,众多高级别外宾的出席为本届大会增添了鲜亮国际色。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精心组织“百家港澳企”项目对接会,大会期间签约33个港澳企项目,投资总额398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9个、投资总额389亿元,分别占比88%、98%,涉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等领域。       大会集中签约央企合作项目53个       安徽是较早与央企开展合作的省份,双方始终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从企业数量看,截至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98家央企,已有86家与我省开展项目合作。从投资规模看,2009年以来,央企在皖累计签约项目3205个、投资规模4.6万亿元,累计竣工项目2049个、投资规模1.9万亿元。       截至去年年底,连续9年超额完成新签约、新开工、实际完成投资、新竣工“4个2000亿”年度目标,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在安徽落地生根。从产业结构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合作占较大比重,央企在安徽累计签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968个,投资总额1.5万亿元,占我省与央企合作总额三分之一,中创新航合肥产业基地、彩虹高世代玻璃基板等项目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      今年以来,安徽累计与央企签订合作项目119个,投资总额1898.1亿元。其中,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集中签约央企合作项目53个、投资总额651亿元。       与往年相比,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点:项目体量大、产业层次高、合作形式多。记者从省国资委了解到,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2个,投资规模517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79.42%;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规模16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4.6%;签约项目更加聚焦先进制造业,集中签约的53个项目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领域,汽车产业项目7个、投资总额60.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项目投资总额44.9亿元。

    安论工作队

    2023-10-07

    645
  • 一步入景!合肥无界公园越来越多了

     你发现了没有?  合肥不少公园有了新变化  围栏少了,入口多了  最火的就是刚开园的骆岗公园  不设围墙、不收门票  市民家门口即可拥抱“诗和远方”  不止骆岗,很多公园都在改造  越来越多公园加入“无界公园”       徽园景区于今年上半年开始改造,目前,园区围墙已经拆除完毕,内部整体公共环境,包括灯光亮化、整体铺装、生态停车场等正在进行升级优化。       拆除围墙后,徽园将增加十几个便民步道,市民可直接进入园区。预计,元旦左右与市民见面。      欣赏美景“无拘无束”!市民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公园,与大自然“撞个满怀”。目前,南艳湖、翡翠湖等公园的围墙拆除工程也正在推进,预计2024年2月完工。      近年来,从“拆墙透绿”,到建设口袋公园、开放郊野公园,再到无界公园……一座座亲民便民公园在合肥不断涌现。      拆的是围墙,透的是美景。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在自然风光里游憩、在生活气息中漫步,这样的多元都市生活,一定也是你期待的吧。 

    安论工作队

    2023-10-06

    705
  • 把体育“流量”变为文旅“留量”

          西子湖边、大运河畔,亚运会激战正酣,游客络绎不绝。我省抢抓机遇推出“迎亚运·游安徽”精品线路产品,诚邀各国参赛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及浙江游客来安徽观光度假。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这股亚运“东风”借得好!近年来,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如何借体育发力,把安徽文旅集结号吹得更响?        “体育+旅游”,表面上看,是现代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但更深层次体现出体育精神和文化自信的结合。而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活力迸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期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获得身份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从黄山、天柱山、巢湖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到五禽戏、赛龙舟、花鼓灯等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都是我省文旅融合可以依托的优势资源。突出本土化,打造体育旅游精品品牌,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凸显个性化,探索推出融入体育竞技元素的文旅剧本杀、体验徽风皖韵的乡村体育赛事、彰显体育非遗传统的数字音乐节等新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提高吸引力。       让“没来的想来、来了的不想走、走了的还想来”,离不开优质服务。体育旅游业态有其特殊性,对基础设施、体验内容、安全保障的要求更高。如果只是“一建了事”,文旅活动及景区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就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旅游需求。不断加强各类服务供给,全方位打造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从联合策划开展中国长三角旅游主题推广,到推出一系列文旅优惠政策,安徽与沪苏浙通过体育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互补、组织协同,携手把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文旅消费的“留量”,这是彰显优势,也是大势所趋。借亚运盛会之势,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主动融入周边市场,让文旅体融合实现“1+1+1>3”效应。(韩小乔) 

    安论工作队

    2023-10-06

    678
  • 铜牌!安徽这位大学教师第二次站上亚运领奖台

           10月4日晚,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在杭州亚运会田径女子800米决赛中,安徽名将、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王春雨以2分3秒90的成绩夺取铜牌,第二次站上亚运领奖台。        王春雨走向赛场。       在田径女子800米的跑道上,王春雨曾是全国乃至亚洲相当一段时期内当之无愧的“王者”。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王春雨以2分1秒80的成绩夺得女子800米冠军;2021年东京奥运会,她跑出1分57秒获得第五名,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参加该项奥运项目的最好成绩。       随着国内外年轻小将快速成长,王春雨面对着后起之秀的强力挑战。本赛季,王春雨的800米项目成绩略有波动,在6月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上,她以2分6秒66的成绩获得季军;在7月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她以2分4秒32的成绩获得铜牌。     王春雨(前)在女子800米决赛中。      踏上杭州亚运会征程,王春雨作为卫冕冠军选手,格外受到关注。她果断放弃了1500米项目,集中全力应战800米项目。在女子800米预赛中,她跑出2分5秒37,名列第一,与另一位中国“00后”小将饶欣雨携手闯进决赛。       女子800米决赛,共有来自中国、巴林、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的8名亚洲顶尖中跑选手参与角逐。发令枪响,各国选手奋力向前,第一圈,位于内道的王春雨占住领跑位置;第二圈,王春雨努力保持节奏。在冲刺阶段,斯里兰卡和印度选手后来居上,先后抢在王春雨前面冲过终点。      王春雨赛场英姿。      王春雨名列第三,但2分3秒90是她的赛季最好成绩。这是江淮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上收获的第18块奖牌。 

    安论工作队

    2023-10-05

    768
  • 湖南临湘一越野车与环卫车相撞,警方通报

           中新网10月4日电 据“临湘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4日,湖南临湘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10月3日10时许,湖南岳阳临湘市S206忠防镇渔潭村猫形组路段发生一起7座越野车(湘F89***)突然变道驶入对向车道与一正在行驶的环卫车(湘FA49**)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导致越野车上2人当场死亡,4人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请广大群众勿传谣、勿信谣,不传播事故现场的视频、图片,以免给当事人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安论工作队

    2023-10-04

    688
  • 合肥将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

          近日,在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高层论坛上,合肥市正式发布《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合肥市将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两全三化”推进模式,即全开放、全无人、规模化、商业化、融合化。      近年来,合肥市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开放了测试道路1096公里,测试场景涵盖乘用车、商用车、低速无人车等多领域,打造了国内首个城市级“车、路、网、充”一体化云监管平台,已接入智能网联测试车辆170辆、新能源汽车数据11万辆。       同时,合肥市正加快建设世界最大城市中央公园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大众集团国内首个智慧物流区等示范项目,并获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试点城市、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等。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合肥市决定建立更加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体系,构建“两全三化”推进模式。       具体包括,在测试道路方面实现“全开放”,即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在场景创新方面助推“全无人”,前瞻性建设全空间无人体系;在整零协同方面带动“规模化”,用好“以整带零”“创投城市”等成熟打法,吸引集聚国内外“城市产业合伙人”;在模式突破方面推进“商业化”,率先探索在巡检环卫等政府采购领域应用智能网联服务;在政策引领方面促进“融合化”,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以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合肥市还首次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清单,其中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各20个,既包括了观光游览、短途接驳、末端配送、环卫清扫等场景机会,也包括了合肥市围绕智能零部件、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精确的“图”五大领域,广泛征集全市创新产品、打磨形成的优秀场景解决方案。 

    安论工作队

    2023-10-04

    740
  • 合肥一航空俱乐部飞机坠落,机上有乘客?应急局、俱乐部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日,网友称安徽金鹰航空俱乐部一架飞机坠落。       网传图片显示,飞机损毁严重,机上有乘客。坠落飞机上还印有“安徽金鹰”“B-9541”等字样。      2日,肥东县应急局人员表示确有一架飞机掉落到一处养牛的地方,俱乐部人员称因违规停业整顿。       该俱乐部人员表示:“现在都叫停了,变成游乐园了,不让接待了,说违规,不让带小孩还老带小孩,现在暂时让停业整顿。”      至于网传飞机上有一男一女一死一伤,该俱乐部成员表示自己不清楚。 

    安论工作队

    2023-10-03

    715
  • 全省57个集体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近日,共青团中央等23家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命名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并进行星级认定的决定》,命名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等1932个集体为“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其中,我省57个集体获得命名。       记者从团省委获悉,此次被命名的我省57个集体,经逐级推报、资格审查、集中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评选产生,分属法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旅等系统,是全省先进青年集体典型代表。他们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职业技能高超、工作作风优良、岗位业绩突出,在政务服务、商业服务、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行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形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推动行业发展、促进青年成长、弘扬文明风尚作出积极贡献,集中展现了新时代职业青年昂扬风貌。 

    安论工作队

    2023-10-03

    723
  • 蚌埠民用机场建设快马加鞭

          航站楼工程自7月份全面进入基础施工阶段以来,安徽蚌埠民用机场建设者发挥苦干实干精神,项目建设拼出“加速度”,目前航站楼基础分部工程已完成90%。       连日来,蚌埠民用机场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焊花四溅,身着安全服的数百名建设作业者穿行于“钢铁森林”之中,披星戴月推进工期。据了解,航站楼工程每天早上出勤200余人、夜间投入施工人员100余人,6台挖机、8辆土方车、5台塔吊配合,2台泵车同时浇筑,完成了无地下室区域土方回填、下沉广场混凝土浇筑、第一区块首层地梁浇筑。       目前,蚌埠民用机场航站楼工程正处于基础最后冲刺阶段,施工单位解决了航站楼无地下室区域复杂工序施工的关键技术,共完成钢筋工程2000余吨,钢结构500余吨,混凝土浇筑2万余立方,土方挖填23万余立方,占比基础工程量90%。       蚌埠民用机场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重点项目,也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以及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民用机场项目对强化蚌埠的枢纽功能、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形象和能级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蚌埠市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抽调精干力量,全力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节奏、提升效率,力争把蚌埠民用机场打造成为标志性样板工程。同时,该市坚持交通先行,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全力打造皖北中心机场,进一步完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提升蚌埠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

    安论工作队

    2023-10-02

    828

热帖排行

  • 【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1【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2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 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3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