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曝光辟谣 >
曝光辟谣
帖子 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养老诈骗套路多,家有老人需防范!

    老人安,家庭安;家庭安,社会安。养老诈骗,是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共秩序的涉众型犯罪。一段时间来,在巨大的养老需求面前,有些不法分子打着 “服务老人”“关爱老人” 旗号,招摇撞骗 ;一些老年人则不明事理,感动于骗子的“热情体贴”,沉浸于“养生保健”“以房养老”“投资养老”的美梦,结果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养老钱”无端被骗,成为纸上画饼。揭秘几种养老骗术骗术一:养生保健骗局有的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组织老年人“体验”某类保健产品,同时给老年人灌输所谓的“养生理念”,诱导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功能夸大的保健产品;有的通过推销电话,或网络吹嘘,忽悠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功能夸大的保健产品;有的安排老年人“免费旅游”,老年人则全程被冒牌“专家”忽悠,最后买回几万、十几万保健品……大量案例显示,受生理、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影响,老年人保健养生心理最容易成为骗子的行骗目标。落入陷阱的三个关键点:一是受“免费体验”“免费旅游”诱惑;二是被诈骗分子嘘寒问暖的“感情牌”打动;三是被冒牌专家“洗脑”,轻信了保健品被夸大的功效。骗术二:养老服务骗局对于这种类型诈骗,首先,骗子会在广场、小区等老人聚集地给老人灌输投资概念;然后,通过组织旅游、讲座、赠送小礼品等方式拉近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以博取老人的信任;最后,就会告诉他们有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享受利息,还能享受医疗保健、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对于老年人而言,这种方式表面看起来解决了投资理财和养老服务需求的问题。但实际上所谓的“养老服务”实际上是虚无缥缈的,骗子完美利用老年人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在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卷款跑路,空手套白狼。骗术三:以房养老骗局这类诈骗通常骗子会以“房本无用”等类似话语为借口,诱导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公司,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不耽误老人的居住。事实上,骗子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并将房屋处置权交出。最后当入局的老人变少时,骗子就会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放贷人的债务催收,甚至被逼卖房还债。骗术四:养老银行骗局这类骗局骗子在行骗时,会对租用的办公场地精心包装,一般会在公司门头招牌上打出“**养老银行有限公司”等等类似名称,打着“养老银行”的旗号吸引老年人前来存款。实际上,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骗术五:非法集资陷阱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名义吸收资金,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以入住老年公寓后给予优惠打折、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此类陷阱存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等巨大风险。机构或企业承诺的高额利息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利息仅为欺诈噱头,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利息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机构或企业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承诺还本付息,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另外,大量来自社会公众的资金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防骗妙招遏阻养老诈骗,防范最重要。小编向您推荐防骗五大妙招:妙招一,戒除贪婪心理老年人不要轻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天上掉馅饼的免费午餐,不要轻信不明对象及可疑信息,要对高息产品提高警惕。妙招二,抵制虚荣心理不爱慕虚荣,不因满目追求他人的赞美、认可或爱面子而轻易相信陌生人,从而落入骗子的陷阱。妙招三,强化警戒心理遇事保持冷静,多调查、多思考,面对陌生人不轻易相信、不盲从,个人信息要保密。妙招四,讲科学不迷信心态乐观、积极,科学养生,要提高法治意识,平时可以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防骗能力。面对保健养生类诈骗,做到“两要、两不要”,即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如果患有疾病,要主动到医院就医,保健品不能治愈疾病。相反,伪劣的保健品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贻误治疗良机。妙招五,常与亲友沟通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听取亲友意见,常与亲友交流。从亲属子女角度,则要与家庭中老年人更多交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爱。养老诈骗举报电话:0551-62608919;0551-62606571

    小时代

    2022-05-16

    5817
  • 最新涉疫骗局!遇到这样的“防疫工作人员”,请立即拉黑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借“疫情防控”的名义进行电信诈骗,利用人们居家隔离或办公等现状套取个人信息、骗取钱财,应当引起警惕!!!前不久,某地王女士接到自称是“流调人员”的电话,说她在疫情管控地区入住了某酒店,要被隔离14天。王女士在惊讶之余表示自己近日并未去过该地,对方却称“如果隐瞒行程,就要接受调查”“必须转账到安全账户,否则银行卡会被冻结”。因为急于“自证清白”,王女士没有过多提防,按指示向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里转账共19万余元,直到无法联系上对方,王女士才意识到被骗。“他们讲起‘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一套一套,情急之下真不易分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读者杨女士曾收到陌生人信息,称要开展“线上排查”,要求报告个人行程、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然而,杨女士提供相应信息后就被对方“拉黑”,卡内资金也被盗取。针对这类情况,警方提醒,流调电话基本都是通过本地手机或固定电话拨打,绝不会是境外电话;流调人员也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更不会要求转账汇款。一旦遇到这样的“防疫工作人员”,公众就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疫情防控期间,“足不出户”的居民转向线上购物,“社区团购”在一些小区业主微信群中流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灵活自由的新型网购形式也有可能遭遇诈骗陷阱。“联系不上呀!”“客服电话怎么停机了?”“是骗子吗?刚下单800多元”……前段时间,在一些城市,有不法分子通过扫描小区业主张贴的二维码偷偷“潜入”微信群组,冒充团购牵头人发布物资信息和个人收款二维码,称采购“须提前收款”,结果拿到业主转账后就退群失联。目前,社区团购还不够完善,存在类目混杂、牵头人身份不易明确、商品质量不能完全保证等现实状况。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居民要想避免其中的诈骗陷阱,还须对各路信息加以冷静甄别、努力提升个人防范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官方平台进行团购、仔细核验团购信息、注意留存相关证据等方式保护自身财产权益。一旦遭遇牵头人失联、商品久拖不发、产品质量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消保委等部门提供证据材料。事实上,借疫情实施的诈骗正是抓住了大众在特殊时期的迫切诉求或焦虑心态才得以实施。如今,还有不法分子发布“疫情期间高薪招聘”“招募方舱志愿者”等虚假信息,同样瞄准部分群众面临暂时停工、迫切求职的现况,借机诈骗。前不久,江苏省苏州市读者薛先生看到有疫情防控相关工程建设的“招工信息”,日薪2000元、包吃包住,但要先收取500元中介费。薛先生转账后,对方却要求继续转款才能“保留名额”,当事人这才发觉被骗,赶紧向警方求助。类似情况在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多地警方提醒,发布虚假招工信息,又声称先收取报名费、体检费、接送费等费用的大多是诈骗。建议公众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劳务中介,切莫轻易相信网络信息,更不要进行现金转账。“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接到群众反映,有人伪装成卫健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发现健康码、核酸报告等异常,将电话转接至‘公安局’,冒充公安机关以资金清查为由实施诈骗。”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民警卜雅倩说,还有人声称“快递外包装检测出阳性”,或订单处于风险地区,需按照指引操作退款,诱导受害人透露个人信息进而进行转账等。她建议,一方面,公众要不断筑牢心理防线,对借疫情之名的陌生信息保持警惕、客观冷静判断;另一方面,这类涉疫违法行为影响防疫大局,地方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严厉处罚。“借疫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必严惩不贷”,目前,多地警方以“零容忍”态度正告不法分子。公安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对于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公安机关将予以严厉打击,对于打着疫情防控的幌子实施诈骗的恶劣行径,警方更将绝不姑息。

    小时代

    2022-05-16

    1761
  • 合肥最新终生禁驾名单曝光!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营造平安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向社会公布全市2022年4月份终生禁驾人员名单、非现场处罚违法车辆TOP10。终生禁驾人员名单法律点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第101条的相关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被“终生禁驾”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二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上述两类驾驶人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非现场处罚违法车辆TOP10非现场处罚违法车辆、终生禁驾人员名单的曝光,也是为了警示教育所有驾驶人,进一步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驾车出行时要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拒绝酒驾、拒绝交通肇事逃逸。合肥警方温馨提示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幸福,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

    安徽论坛大刘

    2022-05-16

    2018
  • 女子造谣北京“静默”三天,警方通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5月13日,据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平安北京”发布情况通报,涉疫谣言严重误导公共舆论、扰乱社会秩序。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公众对涉疫信息高度关注,容不得任何谣言扰乱军心民心。对于此类违法犯罪,北京警方始终坚持零容忍,依法予以严厉打击。5月12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2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民生保障物资货源充足,外卖快递配送不停,所谓“封城”“静默”都是谣言。针对此情况,北京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将编造发布相关谣言的姚某(女,38岁)查获。经查,2022年5月12日13时许,姚某未经核实,编造所谓的“紧急通知”,称“今天下午发布会要求北京未来三天静默,全市暂停外卖和快递等服务,请大家尽快准备未来三天的物资”,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引发大范围传播扩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姚某已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安论小分队

    2022-05-13

    1798
  • 合肥一小女孩被未拴绳宠物狗狂追摔倒在地 涉事犬主人被罚200元

    5月10日上午,一段网传视频引起关注,这段视频显示:5月8日下午在合肥一小区内,一条没有拴绳的小狗突然快速穿过草坪,冲向不远处的一名小女孩。小女孩见状,被吓得沿着草坪周围道路奔跑躲避,小狗仍在身后紧追不舍,跑了将近30秒。爆料者称,狗主人淡定围观,事发后立刻离开,也没有与家长沟通,孩子当时狠狠地摔倒了,胳膊刚开始破皮,随后又肿了起来。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当地有关部门找到狗主人杨某。后续:狗主人及家人对视频反映的情况没有异议,再次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愿意配合接受处罚。按照《合肥市养犬条例》规定,执法人员给予最高200元处罚。

    痞老板

    2022-05-11

    2096
  • 巢湖管理局党委原副书记、副局长金成俊被“双开”!

    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巢湖管理局党委原副书记、副局长金成俊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金成俊身为主政一方的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初心使命,丧失宗旨原则,不守纪法底线,对抗组织审查,打听案情、转移涉案财物,隐匿违纪违法所得;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品,公款报销亲属个人费用;违反组织纪律,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擅权妄为,大搞官商勾连、利益输送,公然将国家土地资源作为权钱交易筹码,损公肥私,造成巨额国有财产损失。金成俊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滥用职权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安徽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安徽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金成俊开除党籍处分;由安徽省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合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资格;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安论工作队

    2022-05-10

    2286
  • 安徽网络举报中心开设“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浙江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成都女孩流调信息公开后被人肉”“寻亲男孩刘学州生前遭网络中伤”“上海一女子因外卖打赏被网暴至跳楼” “一女生向母校捐赠巧克力被诬蔑”……一系列涉网络暴力热点话题引发网民广泛关注和讨论。网络暴力伤人、害人甚至“杀人”于无形,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污染了网络生态。  为有效整治网络暴力,切实保障网民合法权益,即日起,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官网开设“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公众举报。  希望广大网民主动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参与网络暴力综合治理,踊跃举报相关有害信息,共同维护健康网络生态。举报受理方式1.举报网站: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www.ah12377.cn);2.举报电话:0551-62998900;3.举报邮箱:anhuiwxjb@163.com;4.关注新浪微博@安徽网络举报(私信举报);5.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点击“在线举报”)。

    安论工作队

    2022-05-09

    1354
  • “一孕妇在医院门口分娩”?北京石景山医院辟谣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5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5日下午,该院在互联网上发现,某微博博主发布一则不实视频,称一孕妇在石景山医院门口分娩。经严格核查,此视频为移花接木虚假内容。目前,该院已报警,公安机关已受理,并开展相关调查工作。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将依法追究恶意造谣者的法律责任,切实维护声誉。

    安徽论坛大刘

    2022-05-06

    1693
  • 阜阳碧桂园·抱龙湾项目违法建设被公示

      5月6日,据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碧桂园·抱龙湾项目违法建设被公示。  阜阳泉北晋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碧桂园·抱龙湾”小区项目位于市场路以北,济东路以西,潘寨路以南、伍明沟以东。  我局在对项目现场查勘时发现该项目存在以下违法建设情况:  1、规划批准地上机动车停车位224辆,竣工实测地上机动车停车位196辆(其中标准车位174辆,微型车位为32辆,微型车位按0.7系数折算),地面机动车车位减少28辆;规划批准地下机动车停车位917辆,竣工实测地下机动车停车位854辆(其中标准车位793辆,微型车位为88辆,微型车位按0.7系数折算)地下机动车车位减少63辆。  2、地面非机动车车位减少255辆(相应面积减少382.5㎡),地下非机动车车位减少119辆(相应面积减少214.2㎡)。  另根据《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现将该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从2022年5月5日至2022年5月12日。

    安论小分队

    2022-05-06

    1429
  • 合肥警方通报一批涉疫违法行为

      近期,合肥警方迅速查处一批涉疫违法行为,依法维护疫情防控秩序。  5月4日上午,崔某某(女,42岁)出入小区时,拒不配合“两码”查验工作,且持雨伞殴打工作人员周某某,并与制止其行为的另一名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崔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5月1日20时许,沙某某(男,34岁)在驾车进入小区时,拒不配合“两码”查验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并将工作人员打伤。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沙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4月25日18时许,张某某(女,58岁)在驾车进入蜀山区长江西路某小区时,拒不配合“两码”查验工作,造成小区门口路段车辆较长时间堵塞。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张某某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社区作为疫情防控“早发现”的最后一道关口,绝大部分市民都能遵守防疫秩序,积极配合查验工作。但仍有极少数人在道口、场站试图通过使用两部手机故意隐瞒行程、冒用他人安康码和行程码、翻越栏杆、藏匿于汽车后备厢等方式逃避防疫检查。因此,加强小区查验十分必要。针对这些无视疫情防控规定、干扰疫情防控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都将迅速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并在市疫防指法制工作专班进行合法性审查后作出处罚决定。  合肥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落实防疫措施,共同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安论工作队

    2022-05-06

    1507
  • “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傻傻分不清?

    “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你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这篇帮你了解一下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么?·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组织实施减少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经报国务院同意,分七批取消70%以上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201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以下简称《通知》),向社会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通知》要求,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通知》同时提出,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依据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证书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职业资格”或“人员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职业资格目录建立后技能人才评价如何实施?对准入类职业资格继续保留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对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依法依规转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对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不密切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要逐步调整退出目录,对其中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术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什么区别?职业资格评价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对关系公共利益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评价,合格者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涉及的职业(工种)详见经国务院同意、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目前最新的是《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点击查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公布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对合格人员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涉及的职业(工种)为水平评价类职业(工种),目前是除准入类职业外、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的技能类职业(工种)。

    安论工作队

    2022-05-06

    1025
  • 布洛芬被禁了?注意!这223种药品停产停售,还有

    今年4月1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根据《药品管理法实施条列》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注销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等223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不乏很多常见药,比如老朋友“退烧神药”安乃近、布洛芬、土霉素……对痛经的小伙伴来说,布洛芬是必备药。现在布洛芬不能吃了?先别急,本文就此做一解读,本次注销的常见药对应的注销注册证有:安乃近片(国药准字H34021332、国药准字H34020839、国药准字H34020840、国药准字H45020394、国药准字H45020395、国药准字H15020437、国药准字H15020986、国药准字H64020113)布洛芬片(国药准字H46020751)土霉素片(国药准字H15020929、国药准字H15020444、国药准字H34021336、国药准字H34021335、国药准字H34020819、国药准字H34020820、国药准字H64020186)头孢氨苄胶囊(国药准字H33020509、国药准字H46020744)依托红霉素胶囊(国药准字H46020148)利福平胶囊(国药准字H46020752)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国药准字H15020989)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64020147、国药准字H64020148)……这些药以后都不能吃了?并不是。这些药物并不是被彻底禁停,而特定药品证书被注销。比如布洛芬,本次注销的是国药准字H46020751,其他未公告的批次还能正常使用。这些药物的批准文号被注销后,一经国家药监部门公告,就不能在药品市场流通和使用。相关药企不能再生产了,不能在医疗机构、药店使用了,药监部门对这些药品是不让进口,生产、销售、使用的,也是重点查处的对象。当然,没有被国家药监部门注销的药品批准文号生产的药品还是可用的,也就是其他厂家的同类品种依旧可以买到和使用。为什么要申报注销这些药物的批准文号?主要是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安乃近片在长期的使用中发现,可引起血液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约为1.1%,重者有致命危险;亦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可引起荨麻疹、渗出性红斑等过敏性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及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等。一旦发生这些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致命。布洛芬片消化道症状出现于16%长期服用者,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等,停药上述症状消失。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晕眩。有些患者可发生肾功能不全,多发生在有潜在性肾病变者。去痛片一方面,容易给人以“可治百病”的错觉而随意乱用;另一方面,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个别病人因对其中某成分过敏而发生哮喘;严重的是可致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导致死亡;长期应用还可使肝、肾功能受损害;还可出现眩晕、发绀、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长期应用有出现依赖性的可能。复方乙酰水杨酸片(APC片)该药为由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为主所组成的复方片剂。阿司匹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部不适及消化性溃疡等,阿司匹林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也可致用药者死亡;非那西丁可引起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可能诱发肾盂癌和膀胱癌。该药的禁忌症:对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类药物过敏者,血友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肾功能不全者要禁用。3个月龄以下婴儿禁用。这些解热镇痛药都是药企科研人员评估后,认为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大于收益,为了对用药者负责。其次,企业基于自身生产效益所作出的考虑,所以退出市场。这些药有替代药吗?如果考虑到上述药品的不良反应严重,还可找替代品。退烧:儿童退烧可用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酯制剂等。抗风湿:1岁以上孩子可选双氯芬酸钠制剂、12岁以上的儿童用于风湿病可用尼美舒利制剂等。成人退热:可用除了对乙酰氨基酚、贝诺酯制剂,还用阿司匹林制剂。成人镇痛抗风湿的药物很多:二氟尼柳、依托芬那酯、萘普生、芬布芬、酮罗芬、奥沙普嗪、塞来昔布等。家里有这些批次的药应该怎么办?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村医疗机构、药店要执行注销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等223个药品注册证书的规定。患者在使用和购买药品时,如能核对药品的批号最好,防范药品的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要监督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店、乡村医疗机构不得使用和销售已注销注册证书的药品,用药者有权向当地药监部门举报注销注册证书的药品使用及销售。对家中已有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过期药品等,不要随便扔掉,防治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要交到药品使用和销售部门,药监部门早有规定。同时,也防止不法分子重新包装后再次上市,第二次流向家庭。而且注销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过期药品等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由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或者依法采取其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安论小分队

    2022-05-05

    1931
  • 8000杯一点点奶茶隔夜跨省送到了上海,能喝吗?“一点点”官方发布申明

    4月底来自上海普陀、静安等多个区的上千位“团长”加入了名为“一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群”的微信群通过群主发布的团购链接购买盲盒奶茶5月1日,群主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而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一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收到的奶茶规格也和订购时有所出入。今天,一点点奶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人异地倒卖奶茶。

    上古神兽

    2022-05-04

    959
  • 新买的卫生巾发黄,还油油的?高洁丝回应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在超市购买的高洁丝卫生巾发黄,摸起来油油的。记者注意到,4月29日晚,高洁丝官方微博针对此事发布声明称,“初步判断该‘污染物’不可能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待出具检测报告后会及时给予消费者回复,并公开检测结果。网传视频显示,涉事卫生巾拆开后内部有发黄、污渍痕迹。视频发布者称,“买的时候外包装没有问题,超市店员说可能是下雨天理货造成的。”该网友还表示,其问过超市店长是否从正规渠道进货,“店长说他们都是厂家进货”。4月29日晚,高洁丝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针对网传的高洁丝视频,公司高度重视。“根据视频画面,我们初步判断该 ‘污染物’不可能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声明中,高洁丝进一步解释称,工厂车间全密封负压设计,不存在任何类似物质。同时,生产线含视觉检测系统,精度高至0.5平方毫米探测,每一片100%检测,剔除杂质样品。如此大面积多片数污染产品,不可能不被剔除。如产品吸收该污染物重量会发生变化,重量检测环节会识别任何大于1g的重量变化,也会被剔除。“早前,我们已经联系获得消费者同意并寄出样品,收到产品后,我司将安排送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高洁丝表示,待出具检测报告后,会及时给予消费者回复,并公开检测结果。 

    论坛君

    2022-05-02

    1085
  • 云南物资没人要被拉到工地?辟谣:实为物资正分类装袋发给工人

    4月30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在上海奉贤区青村镇褚家路附近一工地,“云南的物资没人要了,有的都烂掉了,拉到工地”。从配发的视频看,土豆、辣椒、洋葱、茄子等蔬菜从物资纸箱里拿了出来, 集中堆在一起,未有明显烂掉的迹象。有网友在评论区指出,为什么要把人家现场发物资的视频来造谣?也有网友询问,这些物资会发到哪里?原视频截图对此,奉贤区青村镇人民政府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对此微博反映的情况高度重视,经核查,上述微博传播的视频呈现的场景实为该工地工人正在对分配到的新鲜蔬菜进行分类装袋,并非该博主配文中所谓的“物资没人要了,有的都烂掉了,拉到工地”。对于该网民故意歪曲事实,传播不实信息,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的行为,青村镇已报警处置。据青村镇人民政府介绍,4月28、29日,青村镇先后收到来自结对的云南省弥渡县弥城镇、德苴镇、苴力镇定向援助蔬菜共5687份,主要为新鲜的辣椒、茄子、土豆、洋葱、蚕豆、包包菜、大蒜等品类。为把兄弟地区的雪中送炭、慷慨大爱及时送达市民群众,青村镇迅速将该批爱心蔬菜统筹分送给了12个动迁安置居民小区、1个老年人较多的村、15个建筑工地和镇内部分环卫工人等群体。其中,根据海月四季二期项目在建工地人数情况,镇相关部门将这批新鲜蔬菜按比例分配给了该工地。蔬菜运抵后,该工地管理人员当即组织工人进行装袋分发,并在1个小时内分发完毕,且过程中并未发现所谓蔬菜烂掉情况。青村镇人民政府表示:“在艰难抗疫时期,兄弟省市友好地区和社会各界向青村镇提供了无私援助,帮助我们共克时艰、共渡难关,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们无比感恩、由衷感谢!同时,对无端造谣行为予以强烈谴责!青村镇将一如既往地严格受援物资发放程序,确保物资及时送达需要帮助的市民手中,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

    安论小分队

    2022-05-01

    1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