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前来发热门诊的
高龄老人、患有基础疾病患者
数量不断增加
老人“阳了”
有什么需要警惕?
预防新冠
老年人要怎么做?
“阳康”后多久可以去看望老人?
多位专家给出建议
▼
警惕"沉默性缺氧"
12月21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演讲中提及,应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
什么是“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注意到,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以称为“沉默性缺氧”。他举例说,九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发现异常时已经缺氧很长时间。特别是子女忙碌、由阿姨照顾的老人,这种“沉默性缺氧”的风险可能更高。
遇到“沉默性缺氧”该怎么办?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曹彬建议,脆弱人群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且准备指夹血氧仪进行重症监测。他提到,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这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
“如果缺氧短时间内不能得到纠正,病人很容易进展到危重症肺炎。”张文宏强调,一定要将发现重症风险的关口往前推,建议居委会或企业可以给每个有老年人的家庭送一个脉搏血氧仪。
此外,他提出,基层医院必须积极开展“就地救治”,基层医院应当具备提供基本的氧疗、小剂量激素、俯卧位通气治疗的能力,这将为新冠疫情分级诊疗打下好的基础,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使得高级别医院能及时收治危重症病人,或者即使在上级医院被挤兑的情况下,病人也能回到基层医院解决问题。
“一个机制的改变可能令很多人获益,不同级别的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能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他希望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和各科室,都应做好救治新冠病人的培训和训练,尤其是呼吸科、感染科和重症科的医生。
老人还需警惕病毒性肺炎
曹彬称,中日友好医院统计的近期部分奥密克戎轻症病例显示,大部分病人5到7天就可以核酸转阴,七天以上转阴的只有10%。而重症意味着引起死亡的潜在可能,包括基础病的加重(如肿瘤、脑出血、脑梗、肝硬化、尿毒症等)。
“我们也看到大量病人的重症确实是由于病毒性肺炎造成,多发生在脆弱人群,比如65岁以上老人、肥胖、合并基础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等,但最可怕的是,没有明显基础病的病人,也可以引起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在曹彬分享的四个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病例中,就有一位50岁无明显基础疾病的男性,还有一位48岁男性接种过三针疫苗,但有肥胖和十年高血压病史。
奥密克戎病毒性肺炎的特点是,往往在感染后一周,在影像学上显示特征性,即双肺弥漫性毛玻璃影。“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危重症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需要俯卧位机械通气,甚至发生病毒引起的休克。”曹彬说。
张文宏指出,判断症状是轻还是重,主要看有没有高热。高热连续几天不退,或是呼吸困难,都是比较重的。评估病情的客观指标,则是血氧饱和度的检测,低于93是比较危险的,低于95要警惕,需要及时就医。同时也要测脉搏,如果脉搏很快,则需担心肺部、心脏是否受到了影响。
曹彬表示,发展到重症需要插管时,病人生存机会较小,目前比较受认可的是俯卧位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而全程接种疫苗、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做好血氧监测,都是十分重要的防重症的有效手段。
老年人该怎么做好预防?
22日,张文宏在直播中提及,摄入营养对于老年人防治新冠肺炎来说很重要。“蛋白的摄入、营养的加强,对老年人来说很重要,这样一旦他们感染了新冠,也能有比较强的身体抵抗力。”
张文宏建议,在当前新冠感染发生率较高的情况下,老年人群要特别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一是靠营养的摄入和加强,二是要减少感染的机会,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有必要增加适当的锻炼或一些户外活动,如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出来走走,但不要聚集,出来时务必要戴口罩,这样就可以做到身心愉悦。
另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段时间务必储备好药物,尽量减少去医院的频次,就诊次数越少,被感染的风险越低。
那么,“阳康”后多久可以去看望老人和孩子?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赵卫表示,去看望老人和孩子,和什么时候我们真正完全恢复,体内不再带有新冠病毒有关系。如果老人有一些严重的基础病,或者是年龄确实很大,那看望老人的时间越延后越好。一般距离最初发现自己生病,到去探望老人的时间要长于10天,最为稳妥。
阳康后建议休养一段时间
网上盛传退烧后的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防风保暖休息特别重要。据消息,有人康复后马上去爬山、打羽毛球,结果不幸去世。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主任医师表示,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关注,感染后病毒会侵犯人体不同的部位,包括心脏。剧烈运动后可能会给心脏增加额外的负担,可能会引起心肌炎等疾病。
一般,如果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休息至少一到两周。所以建议大家退烧后不要马上进行高强度的运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恢复。
遭遇“刀片嗓”、“水泥鼻”,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如何自救
近日不少市民感染新冠病毒,除了发烧、头痛、浑身酸痛、咳嗽流涕外,还出现“刀片嗓”、“水泥鼻”症状,
堪称新冠病毒的“加码酷刑”。
如何缓解“刀片嗓”?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张艳艳主治中医师表示: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主要攻击的是咽部的黏膜以及大的支气管黏膜,感染新冠病毒后,引起的咽痛是由于病毒侵袭咽喉部的黏膜组织,导致炎性水肿,患者会感到较为强烈的疼痛症状,重者会有刀割一样的痛感,甚至吞咽困难。
如果你也正经历这样的刀片嗓,快试试以下办法:
1.清咽利喉方含漱。清咽利喉方是耳鼻喉科为新冠病毒感染者量身定制的草药方:将本产品含于口腔和舌根处30秒后吞咽,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以缓解剧烈咽痛,还可将此中药做成中药冰块,口内含服中药冰块,局部冷敷,达到减少肿胀,起到止痛的效果。
2. 咽痛仍要注意多喝水,饮水能保持咽部黏膜的湿润,可稀释痰液,有助于抑制喉咙中的微生物。
3. 吃润喉糖。润喉糖或者薄荷糖含有薄荷,有助于缓解咽喉的不适感。
4. 盐水漱口。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漱口,将5g左右食盐加入 250ml 温开水,充分溶解,配置成高渗盐水用以漱口。含于口腔和舌根处 30 秒后将盐水吐出,再用清水漱口,盐水漱口可有效改善咽部症状。
5. 按压穴位。天突穴:此穴在任脉之上,颈部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能有效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1~2分钟,或按20~30次,力道由轻到重,尽量不要感到不适。
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是肺经穴位里的最佳止咳穴位,可清肺热,止咳喘和外感喉咙痛,可以用大拇指指尖按揉鱼际穴1~2分钟。
6. 饮食照护。患病期间,因为咽痛,很多患者胃口较差,避免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戒烟、戒酒。保持平和的心态。
如何缓解“水泥鼻”?
感染后出现“水泥鼻”症状,有人不但会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甚至还会出现咳嗽到呕吐,特别是夜里,两个鼻孔像封堵了水泥一样,难以呼吸,会让你整个人难受到怀疑人生。
张艳艳主治中医师说:这是因为感染新冠病毒后,导致细菌入侵机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鼻腔粘膜肿胀,出现鼻塞,伴有脓鼻涕、头痛等症状。
如何缓解水泥鼻症状呢?
▼
1. 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清洗整个鼻腔,消除水肿和炎症。
2.热敷鼻部:通过热敷鼻根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的黏膜消退,对于缓解鼻塞有较好的作用。
3. 配一些通鼻窍的中药颗粒剂,具有缓解鼻塞、流涕症状。
4. 配合穴位按摩:
①迎香穴:为大肠经穴位,肺与大肠相表里,刺激迎香穴能激发肺经气血,肺经气血得通,则鼻塞得解。
按揉迎香穴方法: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里、向下揉搓,如鼻流清涕或鼻塞不通,尽可多做。
②印堂穴是经外奇穴之一,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是一个精气元神聚集的地方。按摩印堂穴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此穴对鼻塞、头晕、头痛、嗅觉功能减退等,也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