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淮河“牵手”在即,一条“江淮大运河”将沟通南北水系,“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经济带”的
美好蓝图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历经多年建设,引江济淮工程整体进展顺利,一期主体工程进入收尾
阶段,累计完成投资801.5亿元、占总投资的91.6%。预计今年年底,工程试通水通航。
2022年11月10日,亚洲装机、流量最大的混流泵站——引江济淮蜀山泵站主体已完工。(李博 摄)
工程进度咋样?
引江济淮工程分为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共有八大枢纽工程,分别为枞阳引江枢纽、凤凰颈引江
枢纽、兆河节制枢纽、庐江节制枢纽、白山节制枢纽、派河泵站枢纽、蜀山泵站枢纽和东淝河闸枢纽。
目前,八大枢纽工程均已开展联调联试,除凤凰颈泵站外,其余7座泵站总投资完成率均超90%。
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
在河道和枢纽工程建设方面,引江济淮河道基本成型,河(航)道土方开挖、护坡工程、湖区疏浚基本完成,7座船
闸土建工程总体完工。
相关配套工程同步推进。130座桥梁完工86座、通车70座,倒虹吸、跌水、涵闸等395处交叉建筑物基本完工。
位于亳州市的引江济淮龙德加压泵站(张延林 摄)
引江济淮工程带给皖北人民的,是更优质的引调水源。
以亳州为例,2020年6月,引江济淮亳州供水段完成试通水,一泓清水由西淝河和茨淮新河注入亳州城南调蓄水
库,缓解了困扰亳州市区市民多年来的缺水问题,让来自淮河支流的地表水流入千家万户。据统计,引江济淮朱
集泵站已累计为亳州市供水近9000万立方米。
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试通水通航,长江水将“驰援”而来,江水经枞阳、巢湖、庐江、派河、瓦埠湖等节点,一
路北上输入淮河,更多皖北群众将能喝上引调来的优质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