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十一”的临近,电商大促氛围渐浓。自上月20日开始,陆续有电商平台开启了“双十一”预售。让不少
消费者惊讶的是,有些商品10月31日晚付了尾款,次日上午就收到了包裹。
“双十一”快递为何这么快?记者走访了几家合肥分部的快递企业。
在旭辉湖山源著小区菜鸟驿站站点,记者注意到,不同于平常包裹,这些“双十一”包裹的面单上均印有“预售
极速达”的字样。据介绍,“双十一”预售开启后,菜鸟供应链会将预售商品提前下沉至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快递
站点,消费者付尾款后即可发货、配送。
在合肥,“预售极速达”覆盖的订单中,九成左右已在11月1日完成签收。
数据显示,今年双11菜鸟供应链预售极速达覆盖的包裹量同比增长50%。宝洁、联合利华、全棉时代等品牌商家
均加大了预售极速达的力度。这些订单中,当日达比例超75%,当次日达比例超95%。
和菜鸟驿站“预售极速达”模式相类似,自2018年以来,顺丰不断升级“极效前置”服务,从原来单品前置模
式,向仓配高效协同的综合商品品类前置的模式转变。
“今年以来,顺丰先后为近百个品牌提供了升级‘极效前置’服务,累计前置超过1.2亿商品。极效前置的物流
原理即为基于电商平台商家前置仓,消费者线上支付定金后,商家就近调配入仓,待消费者支付尾款后,随即打
单,快递公司进行揽收派件。”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肖垚表示,随着双十一周期拉长,快递高峰
将出现在11月2日至4日及11月12至14日。
最近一段时间,你是不是一有空就在看直播、抢优惠券、付定金?“双十一”临近,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
示,提醒消费者避开陷阱、慎防套路、拒绝跟风,理性消费。
不要被低价“陷阱”迷惑。有些商家打着“双十一”优惠的名号,实际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
“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因此,建议消费者事先
尽可能多渠道了解商品的质量,多平台比较商品价格,做到心中有数,不要片面相信低价宣传。
不要被定金、尾款“套路”。很多商家通过预付“定金”双倍抵扣货款、预付“定金”立减等方式进行预售商
品,但有时会发生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因此,消费者要熟知
预售规则、满减范围、红包优惠券适用范围、尾款支付时间等信息。
不要被直播秒杀冲昏头脑。不要被主播的煽动性语言和“限时秒杀”等字眼冲昏了头脑,带货主播们直播间里的
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促销规则设计复杂,有消费者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红包一毛五”。因此,建
议消费者在购物前,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提前列好购物清单,切忌盲目冲动消费。
此外,消费者在网购中还要注意海外直购、快递损毁、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风险。
海外直购,注意风险。受疫情影响,海外直购延期交付和退货困难情况较为普遍。消费者选择海外直购时要了解
商品延迟交付和无法退货风险,特别是保质期较短的商品需要考量运输时长。有些海外直购存在商品检查困难、
运送中损坏或丢失等问题,在售后服务上无法顺畅沟通,消费者需密切关注。
仔细验收,防止商品损坏。“双十一”期间网络市场交易量大,快递难免出现延迟服务,消费者尽量不要网购急
需用品和保质期短的生鲜制品等。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
约定后再签收。
个人信息,防止泄露。当消费者浏览网页、搜索和购买商品、支付货款、收取快递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特
别注意个人信息,防止泄露。陌生的弹窗不要点、来历不明的链接不要点,拒绝私下支付从正规平台交易,及时
销毁快递外包装上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