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显真情,疫情防控勇担当。他们挺身而出、向险而行,勇敢无畏地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在防控一线诠
释责任担当,在默默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成为疫情防控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楼栋长:勇当防疫“守门人”
连日来,蜀山区南七街道北苑小区的楼栋长们勇挑重担,走家入户穿梭于楼栋之间,既是“宣传员”又是“勤务
员”。他们用责任心换来了居民的一份安心,成为小区372户居民的“守门人”。
北苑小区是一个典型老旧小区,管理难度较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小区居民刘先凯、王恩凤、岳春荣等7人
主动请缨,以楼栋长的身份组成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年近七旬的他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主场”优
势,肩负起宣传防疫知识、值守小区出入口等工作,成为服务居民群众、协助社区工作的中坚力量。
哪家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哪户是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楼长们了然于胸。在小区全员核酸检测中,他们摸排行动
不便的居民情况,上门入户去采样,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楼栋长陈世银是一名老党员,主动承担起最苦最累的夜间执勤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这是义不容辞的责
任。作为小区的一员,能为小区疫情防控出份力,心里觉得特别踏实,特别有成就感。”
连日来,在楼栋长们的助力下,小区实现了有效管理,大大提高了社区防疫工作效率。
(刘泉 全媒体记者 苏龙鹏)
夫妻档:“并肩作战”是最坚定的誓言
“这是老人的医保卡,你下午分别去两家医院,拿下药品。”10月24日上午,在瑶海区裕兴家园小区门口,张永
其和孙莺夫妻二人正在对接工作。
张永其是瑶海区大兴镇钟油坊社区工作者,孙莺是社区的小区红色小管家。虽然岗位不同,夫妻俩却以小家之
力,守护社区大家的平安。
裕兴家园是一处封控小区,所有的生活物资都需要配送上门。二三十斤的大米、成箱成箱的水果等,光是跑完一
栋楼都会让人耗费很多力气。工作交接时,张永其的声音已经嘶哑,他一边把医保卡递给妻子,一边嘱咐相关细
节。虽然隔着口罩和面罩,但孙莺很快领会了丈夫的意思,随即开始下一环节的工作。
张永其不仅是跑腿员,还“身兼数职”——是协调员,根据物资数量调配人员;是联络员,居民有配药或其他需
要联系他;是信息员,及时更新报送小区相关信息……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让睡觉成为张永其眼下最迫切的需求。
由于社区防疫工作繁忙,夫妻二人一直没有时间私下交流。两人的家离值守的小区不远,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他
们自值守以来便没回去过。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夫妻俩只能把6岁的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最想念的还是
孩子吧!这几天也没来得及给他打个视频电话。”
夫妻情深,携手战“疫”。在孙莺眼里,自己和丈夫之间最牢固的纽带便是可以并肩作战,是彼此的坚强后盾。
“我们相信,疫情会很快过去,到那时再回家好好看看父母,陪陪孩子。”夫妻俩表达了共同的愿望。
(文字:全媒体记者 葛清政 摄影:全媒体记者 宋炎骏)
老党员:人熟,但程序不能少
“人熟,但程序不能少。从外面回来扫‘两码’,并且要给我看下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才能放你进小区,请
你配合支持哦!”10月25日,在西园街道汉嘉社区领势学府小区,乐家普一边拿着二维码给居民扫码,一边向居
民解释着。
连日来 ,蜀山区西园街道汉嘉社区老党员先锋队纷纷“站出来”“冲上去”,主动请缨协助社区在各小区门口值
守。他们平均年龄70岁,每日身穿红马甲,手握登记牌,在小区出入口一刻不停地检查“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
测阴性报告。“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乐家普说,我们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
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有960名退休党员积极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高桂莲 全媒体记者 苏龙鹏)
志愿者:送一趟物资要走15000步
“这是您家今天的物资,请在这里签收,有什么需求可以在群里随时联系我。”10月25日上午10点,在瑶海区
正创鸣香苑小区,来自肥东县供电公司的志愿者袁海军正在协助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自小区封闭管理以来,有着10年党龄的袁海军第一时间联系社区,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我年轻力
壮,所以主动要求从事物资搬运工作。”袁海军笑着说,虽然一开始想到了志愿服务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但实际
难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每天一大早,袁海军和其他志愿者就准时来到社区报到,在完成物资清点后,就穿着全套防护服,一趟趟搬运生
活物资、往返送达每家每户。“完成一次发放物资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一趟下来,步行在15000步左右。”袁
海军说,每次全身衣服都会湿透,而为了减少防护服消耗,每天上午都尽量不喝水。
实际上,袁海军做的工作还不仅仅是这些。每天中午休息一会儿后,他又会在下午返回岗位,帮业主们送快递和
外卖等物品。“除此之外,我还利用工作特长,担任了小区里的‘电力小管家’,协助做好小区电力运维工
作。”袁海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