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满世界找车位还要面对各种高难度的“侧方位” 停完车一头汗 有没有想过让机器人帮你停 走,记者梁巍带
你体验一把高科技。
停车机器人:可帮车主停车、取车、充电
10月17日,记者来到中国电科38所内建成的一个智慧立体停车库,体验智慧停车。
该停车库一共5层,107个车位。
不需要寻找停车位,停取车时驾驶者均无需进入车库内部,只需要在一个固定区域停车,在存取车厅完成所有操
作,就会有“搬运机器人”将车辆运送到停车库的各个车位。
等到取车时,通过面部识别,机器人再把车取出到存取厅。记者记录了一下时间:取车等待时间仅为1分10秒
钟。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智慧车库系统还可自动帮助车主给新能源车充电。车主只需要把充电插头拿出来,“剩下的
机器人就可以搞定。”
“我们已经建成了国内第一个智慧型多出入口多通道仓储式立体车库,对伸缩梳齿型停车机器人进行了国产化改
造,相关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安徽博微联控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刘鸿屹
表示。
智慧停车:提高车位资源利用率
2019年至2021年,安徽省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3.5万个,公共停车位占全社
会停车位的比例从2.8%提高到5%,有力缓解了群众“停车难”问题。
但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总量不足和结构不
优问题依然突出。
据统计,截至2021年,全省城市小型汽车保有量490万辆,停车泊位只有457万个,尚有缺口33万个。据测算,
到2025年,安徽省城市将新增小汽车150万辆,需增加停车位183万个以上。同时,安徽省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占
比仅为5%,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及相关标准,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占比应
在10%至15%,城市公共停车泊位供给明显不足。
《行动方案》提出,以需求为导向,通过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管并重、集约发展,建
成以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盘活存量停车泊位为辅、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城市停车供给体系,实现停车设施
供给明显增加,“停车难”问题明显缓解。
高效的管理能够更加有效配置资源,实现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行动方案》强调:要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精
细管理,利用智慧停车管理手段,提高车位资源配置利用率。
“智慧停车场将广泛应用于各类停车场景。智慧立体停车库可以改善停车者的体验,也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实
现停车场的扩容。”刘鸿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