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0月1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介绍科学精准做
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关于“动态清零”总方针
10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动态清零”是
我国控制急性传染病的总原则,也是我们新冠防控的总方针,在过去近三年的时间里面,中国本土出现了300多
起由境外输入导致本地发生的疫情,这些疫情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实践证明,“动态清零”总方针是科学的,
效果是显著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所以目前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吴尊友介绍,传染病从高流行地区向低流行地区蔓延扩散,就像水从高位向低位流动一样,它是传染病传播扩散
的一种自然规律,武汉疫情控制以后,我国主要是境外输入造成本地的疫情传播扩散,所以我国确定了“外防输
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实践证明这个总策略是科学的,是有效的。
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表示,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运行。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
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
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以快制快,阻断疫情传
播,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坚决整治“层层加码”
米锋表示,要坚决整治“层层加码”,关心关爱受到疫情影响的群众,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和就医需求。要始终
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要求,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表示,要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要求各地加快精准流调,疫情防控不能
简单化,不能过大范围划定风险区域,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及时采取坚决果
断的管控措施,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方便群众生活及出行。对风险
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
响。
同时,要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的影响。开展疫情处置时,强调科学精准管控的同时,还要讲究温度,全力保障疫
情期间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和就医需求,全面统筹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志愿服务人员等多
方力量,确保保障到位、服务到位、温暖到位。同时,呼吁群众要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措
施。
雷正龙表示,还应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指导各地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各地
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培训指导,推动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特别是交通运输
业客车、货车司乘人员疫情防控,既要做到疫情防得住,又要保证行业运转正常发展。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但总体可控。
雷正龙介绍,近期我国持续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弹。新疆疫
情出现反复,但总体可控,内蒙古疫情形势明显好转,病例数显著下降,四川、甘肃、山西等地疫情逐步控制,
宁夏、西藏疫情稳定向好,其他部分省份疫情多点散发。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总体可
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加强统筹调度,指导各地落实国庆节前后疫情防控措施,派驻工作组强化新
疆、内蒙古、宁夏、云南、山西、西藏等地的疫情防控力量,各地要压实四方责任,实事求是,及时客观报告公
布疫情数据,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和应对处置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
是否会延续中秋国庆前后的防控政策?
雷正龙介绍,中秋、国庆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部署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
案的基础上,强化了一系列防控政策措施,如倡导广大群众安全有序出行、推广落地检、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
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等措施。国家卫健委将组织评估这些措施对尽早发现、控制疫情、防止
疫情规模性反弹的作用,下一步,将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前提下,在评估措施效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
疫情防控形势和病毒变异等因素,持续完善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