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儿的桌椅有些破旧,江西赣州的曾先生近日自掏1万余元,给全班换上了舒适漂亮的新桌椅。没想到,这
件“小事”冲上了微博热搜,还一连两条,到底“该捐”还是“不该捐”,网友们议论纷纷。
换桌椅让女儿开心又自豪
曾先生来自赣州市南康区,女儿在当地一所小学上二年级。去年送女儿上学时,他就发现学校的桌椅比较旧,
“都是木头做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桌面不太光滑不方便写作业。凳子没有靠背,坐着不太舒服。”
曾先生有些心疼女儿,也担心桌椅不舒服影响学习,就向学校提出能不能更换一下。“我当时和学校领导商量,
学校能换桌椅就换,如果不能,我自己出钱给女儿班上换。”
搬到走廊上的旧桌椅
由于种种原因,在曾先生女儿上一年级这一年,桌椅并没有更换。新学期开始,曾先生决定自掏腰包给全班更
换。原价260多元一套的座椅,他能从厂家拿到一点折扣,买了45套,总共花费1万余元。
9月20日晚,趁学生们放学回家了,曾先生将淡绿色的桌椅运到女儿的教室,教室里顿时显得焕然一新。这批新
桌椅的桌肚更大,放书包更方便;凳子不但十分平整,还有靠背,而且有一定的弹性,坐起来十分舒服。
全班换上了新桌椅
“同学们第二天看到崭新的桌椅,都十分高兴。老师也向全班宣布,新桌椅是某某同学的爸爸捐的,我女儿更是
又开心又自豪。”曾先生说,他还和学校领导商量过,女儿接下来最好不要换班,万一要换班,“那这批桌椅就
跟着去她的班。”
教育部门欢迎爱心行为
家长给班级或学校捐物并不罕见,有的家长会凑钱合捐,有的则是由家委会号召大家一起捐。曾先生表示,“购
买新桌椅之前我并没有与其他家长商量,那样太麻烦,我是做生意的,这笔钱还出得起。”
曾先生女儿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同学们都很高兴,家长们也对曾先生十分感谢。“原来的桌椅也还能用,但这位
家长可能是想让孩子们使用得舒服一点,就捐了新的。换下来的旧桌椅也没有扔,都放着了。”
南康区教育局相关人士则表示,他们暂未了解到曾先生给学校捐桌椅的事,这种事情家长与学校沟通好了就行,
也无需通过教育局。“当然,对家长的这种爱心行为,我们表示欢迎。”该人士说。
网友议论纷纷当事人回应:“没想搞特殊”
曾先生将此事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后,还有同学家长留言表示感谢。也有大量网友点赞:“这爸爸大气,爱花,就
给花园的花朵都浇水。”“我孩子班上若有这种家长,我愿意去帮忙搬桌子。”
但随着关注这件小事的网友越来越多,评论区不同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有担心这样的行为会给其他家长造成压
力,甚至在校内形成攀比之风的——
有认为曾先生只是单纯想为女儿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没必要联想到攀比的——
还有网友则认为换课桌本应学校出面,这件事的背后是否说明学校的工作存在纰漏的——
对于网友们的评论,曾先生表示,自己没想给孩子搞特殊化,出发点只是为自己女儿和她班上同学好。他说,自
己家的条件不像网友说的有矿,一万多块就相当于有些人一个月的工资,省省就出来了。
媒体评价:家长的慷慨解囊不应被指责 重点在于学校的做法
首先,这位家长的慷慨解囊是不应被指责的,虽然他的初衷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但也实打实地给全班都捐了桌
椅,对于班上其他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爱心关怀。桌椅是必需品,并不是奢侈品,一万多元的总价,说是炫富也
有些牵强。
但学校在这件事中,有做得不妥的地方,比如,老师公开向全班宣布,新桌椅是某某同学的爸爸捐的,这就很容
易给人一种“父母捐了桌椅,孩子就很骄傲”的感觉。“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既然家长是以社会人士身份捐
助,那么就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宣传和鼓动,学校和老师更不能因为谁家捐助了资产财物,就对谁家孩子另眼看
待,这无疑破坏了公平的氛围。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但最重要的是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非常关心。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所学校那些
没换的课桌椅,是否合乎相关规定。配置合格、标准、符合学生实际生长情况的课桌椅,是学校的应尽之责。该
换的要及时换,主动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护他们的健康权益,不能等着家长或其他爱心人士去捐。
关爱整个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仅靠一位家长的爱心显然是不够的。这应该是教育
部门要做的“正事”,而不该总指望着家长来做“好事”。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类似家长想给孩子班里或学校捐赠各种用品有的学校婉拒了有的学校接受并表示感谢对此,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