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以著作权遭受侵权为由,委托代理公司起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
限公司(系“中国知网”运营方),该案已于8月2日在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立案。
梁衡简介: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是著名学者、记者、新闻理论家、作家,中国人
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林草局首席科普学者。著有新闻四部曲《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署长
笔记》,散文集《觅渡》《洗尘》《千秋人物》《把栏杆拍遍》《树梢上的中国》《天边物语》,科学史章回小
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文集》九卷,等等。作品多次入选大、中、小学教材,代表作和入选作品有《大无
大有周恩来》《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
“我写作时经常要查一些资料,发现我的东西在网上铺天盖地,不仅被擅自收录卖钱,连我查阅自己的文章也要
非钱勿查,这才引起我的注意。”8月9日,梁衡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他粗略统计,知网擅自收录
了他的文章数百篇。“知网这种行为是偷窃,从来没跟你见过面,从来没告诉你,就拿你的文章在网上卖钱
了。”他解释,“不只知网一家,好多平台都有类似的问题。我不是专门针对知网,其他平台也起诉了,有的已
胜诉,有的已和解。”
“我起诉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知识产权。我看到武汉赵教授被侵权的案例后很气愤,我相信这样的案例太多了,必
须找回公道。”梁衡无奈地说道:自己当年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参与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规定的工作,现在平台反
过来侵他的权。平台用你的作品无商量,还伸手问你要钱。网络上的这种现象是对版权保护制度的挑衅、讽刺和
羞辱。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纸媒的文摘报刊倒很尊重作者和原发报刊编辑的劳动,虽然钱不多但他们会付两份
稿费,即给原发报刊和作者各一份。网络应推广这种做法。
梁衡认为,知网应该是公益性质的机构,为全国知识界提供服务,可以收一点费用,但不要太高。并且知网使用
文章要付两份钱,一份给原发刊物,一份给作者,要明晰权益分配。梁衡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在尊重知识分子劳
动的基础上,知识才可能转化为财富、生产力,这是本意,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赚钱手段了,搞一个网就可以在全
国收文章,收后就卖钱,这就有点荒唐了。
据梁衡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透露,此次诉讼涉案文章共20篇,诉讼请求包括:立即停止侵权;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
开支30余万元。“这个赔偿金额是基于梁衡的社会影响力、文章扩散程度、侵权范围、侵权持续时间及诉讼成本
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量。”
长江日报记者8月5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过去20多年里,梁衡有数百篇文章被知网收录,部分文章的下载次
数达上百次,个人用户计费标准为0.5元/页。8月9日再次查询,梁衡的多篇文章在知网上已无法检索到。
一份《委托授权书》显示,梁衡将涉案作品的著作权授权给宁波清威科技有限公司,授权期限为2021年12月1日
至2022年11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本案系宁波清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原告起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8月9日下午,长江日报记者联系上知网方委托诉讼代理人,对方表示,上周五(8月5日)才接到法院传票,目前这
个案子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声音:矫正“知网模式”迫在眉睫
今年6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在国家版权局主管、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版权理论与实务》刊物
上发表文章《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与社会共治——以“知网模式”为例》。
张洪波认为,赵德馨教授等作者起诉中国知网系列诉讼,反映了知识资源平台长期存在的共性问题——版权合规
建设与规范治理。需要深入研究知识资源平台自身存在的版权治理与商业模式合法性合规性,并从多方考量,规
范其商业模式与公共利益协调问题。知识资源平台与期刊、研究生培养机构,期刊与作者,研究生培养机构与研
究生的关系均长期存在违反民法典和著作权法的问题,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和期刊版权声明的法律效力备受
非议,大量论文作者的版权长期得不到重视和维护,严重损伤广大作家、知识分子的创作积极性。
张洪波建议,加强对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与社会共治,加强对知识服务全链条的版权监管与行政执法,
矫正“知网模式”,加强行业自律和版权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多部门应当联合出台对知识资源平台、期刊、
研究生培养机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国家人文社科事业繁荣发
展。
盘点:官司不断的知网
5月23日,15名作家联合向北京互联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知网未经授权发布原创作品,严重侵犯原创作者著
作权。8月9日,维权团队代表、作家陈渐称:“参与诉讼维权的作家人数已增加到19人,总索赔金额为700多万
元。第一起案件将于8月24日开庭审理。
8月4日下午,湖南作家蔡建文诉中国知网(运营方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侵权一案在
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院未当庭宣判。庭审中,蔡建文按照6000元/篇的标准,共计索赔36万元。
2021年12月,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特聘副教授郭兵一纸诉状,将中国知网告上法院,认为其滥用市场支配地
位。2022年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郭兵于7月20日向法院提
起撤诉,7月27日,法院准许其撤诉申请。
长江日报记者4月26日获悉,山东女作家唐效英状告知网维权,法院一审判决要求知网赔偿22800元。据一审判
决书显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未经原告许可在其运营的网站中使用了涉案作品,侵
害了原告唐效英对涉案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湖北作家陈应松状告知网侵权的多个案件已撤诉。据发布的多
份《民事裁定书》显示,陈应松在法院依法送达交纳诉讼费用通知后,未在七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依照法律规
定,按陈应松撤回起诉处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知网维权后,其妻子周秀鸾也选择了维权,法院判决知网单篇文章赔偿周
秀鸾2100元到2400元不等。知网后就赔偿金额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上诉。今年4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时驳回
了知网的上诉,并作出了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链接:九旬教授赵德馨诉知网事件回顾
2021年12月7日 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台刊发独家报道:100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九旬教授赵德馨维权全
部胜诉获赔70多万元。
2021年12月10日 知网主办单位发布说明,向赵德馨教授道歉。
2022年5月13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
立案调查。
当天,知网方面发布公告: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
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
2022年6月8日 知网方面发布通知:知网目前正在进行各项业务整改,欢迎社会各界对知网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
建议。
2022年6月12日 知网方面发布公告:即日起,中国知网向个人用户直接提供查重服务。
2022年6月24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消息:2022年6月23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约谈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负责人,宣布对知网启动网络安全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