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闹市市区,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家理发店理发只需5元一次,你是不是会很惊讶。而在庐阳区宿州路上,就真的有。
这家便民美发室开了20多年了,5元的价格也坚持了很多年。让人意外的是,很多顾客希望,老板能涨点价。
身穿白大褂,戴着蓝色口罩,在安徽省立医院急诊中心西侧的一间小理发室内,一个中年男子手持不锈钢剪刀、一把梳子,快速地上下翻飞。大约五六分钟的时间,坐在椅子上的顾客看上去就年轻靓丽了许多。
这名理发师叫司开先,是合肥市肥东县“两棵树”村人。因为小时候家里人很多,家中经济状况也不好,司开先没读多少书。“那时候我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学门手艺。”
1994年,他拜师学习理发技艺。后来租赁了现在位置的一间小平房,起名叫“便民美发室”。没想到,一干就是28年。
剪发一次5元,20来年“惠民价”不变
剪发5元,洗剪吹8元,烫头40元……将近20年了,这间便民美发室的价格始终“亲民”,一点都没改变。
一名中年顾客安静地等待了半个多小时,理好头发之后,他向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真的是合肥市理发界的一股清流,5元钱,业内最低良心价!”67岁的顾客李胜元感慨,“这个理发的价格实在太低了,就是在我们老家县城现在也找不到这个价格。”
顾客到这里理发,需要排队领号
2月17日上午,天气寒冷,理发室上午的生意清淡。但是一到下午,陆续来了几十名顾客,大部分是住在附近的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开始领取由扑克牌制作成的号牌,这样谁先谁后一目了然。司开先幽默地回答:“最少也是一副扑克牌,平均下来大概是60余人。”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二月二等,顾客人数都会超过一百人。
每天早晨从8点左右美发室开门,司开先一直要干到晚上10点左右……特殊时间段要一直加班到凌晨两点多钟,想准点吃上午饭晚饭,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年,附近不少居民部分搬迁到其他城区居住了,但是他们还会经常乘坐公交车回到这里,专门找司理发。最远的甚至有从肥西县三河镇赶回来的。
大家回来的时候,还是习惯到便民理发室找司开先“呱呱蛋”,理个发,顺便到市中心逛逛街。有的老顾客还会带一些小礼物给司开先。
多年不涨价, 不少老顾客看不下去了
有些老顾客调侃司师傅:“你就是活雷锋哎!其他美发店剪个头发都收15元、20元,我们集体要求你涨涨价行不行?不涨价,你总有一天会把自己累伤得了!”
前年疫情刚出现不久,附近一家大型医院要派100多名援鄂医务人员到武汉,他们出发前,不少人都是到司师傅这里来理发的。司师傅全部给他们提供了免费服务。对于顾客那些修个刘海的小要求,他也都是全免费。
与街头霓虹闪耀的其他美发美容店大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办卡充值的推销,也没有形形色色美容美发护肤产品营销。甚至,顾客在墙上都很难找到一张付款要扫的二维码。
为什么剪发一直是5元?司开先师傅谦虚地说:“我的手艺,目前还不照,就值这个价。”这个善意的“谎言”迅速被老顾客们戳破了。“这么多年了,司师傅要是技术不过硬,我们会来吗?”司开先的朋友老张透露:“他人好,不太看重钱,有时候还不收钱。”
司开先一直认为,自己能在合肥立足,靠的是一剪子一剪子的服务,靠的是这些老顾客多年的支持。司开先对现状还挺满意,“钱,挣多少才是个够?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衣食无忧,我就满足了。”
“既然选择了干这一行,就一定要干好。”司开先说,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老顾客们认同我,大家捧我场,找我理发,把我当老朋友一样处,我就会守在这里一直干下去。”
今年,司开先有三个心愿。一是理发室能重新改造装修,为顾客们提供一个更舒适的服务环境;二是招一两个徒弟,能在自己手下静下心学手艺;三是读高三的儿子能考上理想中的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