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是此次北京冬奥会的一大亮点。目前在冬奥各赛区,来自创新之都合肥的许多科技工作者正为冬奥会中的相关新技术、新产品“保驾护航”。
被称为“雪如意”的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位于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最具标志性的场馆之一。而在这座美观壮丽的“雪如意”下,还有一片来自合肥的,极具高科技含量的的“雪屏幕”,将在比赛前后,向观众播放包括安徽在内的各地宣传片。
为保障设备稳定良好运行,两名合肥工程师12月底就来到张家口,带着合肥产的先进显示技术最新成果,他们将“点靓”冬奥雪场。
调试后的显示画面
01
合肥拿出我国先进显示技术最新成果
“我们将使用2台10万流明超高亮度高清激光投影机,把画面投射到跳台尽头的足球场中间雪面上,投影显示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新说。
2月5日,“雪如意”——中国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将迎来北京冬奥会首场跳台滑雪比赛。届时,观众们不仅能领略到雪上“空中飞人”的英姿,还将欣赏到“雪如意”中,这一来自合肥的中国先进显示技术最新成果。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激光全色显示技术企业,企业由两名院士领衔科研团队,中国科大教授牵头,致力于发展超高清全色显示及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与应用。
从去年9月开始,该企业承担了“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雪上场馆智慧呈现与先进显示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之一的“大规模复杂表面全色激光投影显示技术研究”。他们将利用“雪如意”场馆雪地面作显示屏,在雪地上实现超1000平方米面积复杂显示,并在本届冬奥会上播放各种精彩视频。
许立新说,与一般的投影相比,全色激光投影色域更广,亮度更高,还拥有护眼和能耗低等优点,因此被冬奥会采用来展示中国显示技术的最新成就。
测试现场
02
安装现场发现“遮挡”问题及时调整
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去年12月26日,企业两名工程师柯常柏和柯金铃便已来到张家口做相关前期准备工作,1月22日,两名工程师开始进入“雪如意”,对机器进行安装、调试。
“雪地和墙面不一样,是一个复杂表面,光打到上面散射不明显。”柯金铃说,针对雪地蓬松等特点,前期,企业与中国科大专家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在光源上下功夫,在工艺上不断改进,通过超高亮度、散斑抑制技术、均匀照明等关键技术,最终实现了不受雪干扰的大规模复杂表面的全色显示。
实现超高亮度雪地投影还有一大难点,那就是长时间的投影是否会让雪面不断融化。柯金铃说,为此,此次投影光源使用了冷光源,在测试中,把投影设备功率开打最大。“经过一次次测试最终达到了目的,人站在投影画面中也不会感到有明显的热度。”
“进入场馆安装设备时发现了问题。”柯金铃和柯长柏说,投影设备总重约2吨,他们利用一个重型箱体房,将激光投影机吊装上五楼楼顶处。但吊装完成后,发现五楼楼顶旗杆和舞台灯会对投影产生影响。“现场,我们对箱体房进行了改造,将它加高了35厘米,最终排除影响。从目前测试情况看,设备稳定性高,一直无故障运行。而且画质清晰、色彩真实。”
柯常柏和柯金铃需要在张家口一直工作到今年3月。“每天都要开机运行,进行调试,让设备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而且这里面温度很低,每天还需对设备进行检查,防止和修理因低温产生的损坏。”
投影仪工作的箱体房
03
除夕夜错过饺子“大餐”,仍乐在其中
在张家口,柯常柏、柯金铃和其他单位的两位工作人员共同住在离“雪如意”不远的宿舍里,每天一早,二人就会进入场馆开展设备运维工作。而在“雪如意”中,最低温常达到零下20摄氏度。“经常会有数小时的室外工作,我们就带好帽子、手套,‘全副武装’上阵。”柯金铃说:“冬奥这边的保障也确实不错,食堂伙食也很好,听说,除夕那天还有各种馅料的饺子。”
柯金铃用了“听说”,因为就是这顿除夕夜的饺子,柯常柏、柯金铃“没赶上”。
“除夕那天,我们本打算回去吃饺子,甚至还想弄一个火锅吃。”柯金铃回忆,可随着除夕一同到来的,除了即将敲响新年钟声,还有冬奥日益临近的脚步。“进入2月份了,冬奥就要开始了,所有人都想让设备达到更好的状态。”当晚,“雪如意”中许多工作人员也都“加班加点”,努力进行相关设备的调试。“馆内设备很多,现场调试时间都很紧张,大家都在为更好的效果抢时间。”
一般情况下,晚上6点二人会结束一天的工作。但除夕夜,快9点二人才回到宿舍。也不想再麻烦其他工作人员,宿舍几人就把自己带的面条、零食、水果等凑到一起吃了一顿。“其实吃的也蛮丰富的,最重要是心里头开心。”
柯金铃和柯常柏说,冬奥会举行期间,大家将能在“雪如意”中这块超大的“雪屏幕”上,看到包括安徽在内的各地精彩影像,在看比赛之余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发展成就,领略“科技冬奥”的魅力。冬奥会结束后,这块“雪屏幕”也将一直保留在“雪如意”中。
“我的孩子们都知道,‘爸爸今年没有在家过年,是去服务冬奥会了’。在冬奥这件国家大事中,我作为一名合肥科技工作者,能尽一份力量展现中国的科技实力,我自己也感到非常荣幸。”柯常柏说。
实际上为筹备此次冬奥会
安徽用自己的金字招牌
“创新”
为北京冬奥“衣食住行”
多个领域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