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的“交警直播查酒驾”系列,已经让好几位酒驾者“现出原形”,这次更火了。
12月9日,河北唐山@曹妃甸公安网络发言人 发布情况通报:2021年12月6日晚,曹妃甸区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依法开展酒驾整治工作并进行现场直播。直播期间因一男性驾驶员两次现场酒精测试结果数值发生变化,引起网民广泛关注。涉事民、辅警现已停职接受调查,曹妃甸区公安局将及时公布调查结果。
先来看看,这一次,交警直播查酒驾是怎么“翻车”的。
争议有两点:
1、同一个驾驶员两次现场酒精测试数值从“103”降至“45”。根据相关规定,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为醉酒驾车。可见,“103”和“45”,两个不同的数字,处罚截然不同。
2、面对数万网友的质疑、起哄、吐槽,交警方选择直接中断直播。直播时因为这种事突然断播,对交警部门的公信力是一种打击。
交警直播查酒驾,这么多双眼睛看着,闹出这种事,确定这是在普法,是在传递法治精神?
况且,这种“翻车”不是第一次了。
同样是在今年,山东滨州交警查酒驾直播时,一被查车辆中,司机自称是“省公安局的”。车上一名女子说:“我是咱省公安局的,他喝了点酒开车,我怕出事儿,就换过来了。”随后在说笑声中,该车辆被交警放行。
查酒驾听到是“公安局的”就放行,主持人还打圆场“是误会”。这是把网线另一端的网友当傻子?还是把直播当游戏?
若直播查酒驾成了“江湖”,执法成了“人情世故”,公权力被乱用,公信力又何在呢?
自身硬气才有公信力。既然选择了直播,就公正执法别,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网民的监督,不仅是在监督违法者,同样也是在监督执法者。
交警直播查酒驾“翻车”,不能止于停职就算了。酒精测试数值从“103”降至“45”,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需要一个科学、公正、合理的解释。驾驶员究竟有没有酒驾,跟涉事民、辅警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里面是否有“猫腻”,也需要一个答案。这些,跟“停职”同样重要,网民更关心。
司法公信力应该守护的是人民,公权力绝不能成为“帮凶”。“停职”之后调查更重要,期待尽快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