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超过半数是诈骗短信、害怕操作失误导致财产受损不敢使用App,健康码无法展示出行不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但银发族面对数字化“不会用”、“不敢用”的担忧愈发凸显。
如何帮助他们搭建起跨越这一数字鸿沟的桥梁?9月29日,在合肥市委网信办、合肥市公安局、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指导下,由支付宝主办的长三角首个针对银发群体的沉浸式防骗展在合肥启动。市民可亲临现场,拆穿最新骗局。同时,蓝马甲公益行动进社区也同步开展。老年朋友可以在附近社区、商超等找到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咨询手机操作、防骗等问题,获得一对一解答。
“当案馆”晒出百种骗局 9成老人被劝阻后停止汇款
“高息理财产品原来是为了本金,幸亏我没买”“拍下来,要给家里老人多提醒提醒”……记者看到,名为“当案馆”的展览里,再现了近百种各类骗术,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还有人做起了笔记。
“‘当案’取自于上当的‘当’,我们盘点了近1年最为高发的骗局,特别是老人容易遇到的购买虚假保健品、杀猪盘、冒充公检法、股票牛股推荐等,希望让看展的人能‘对号入座’,提高警惕。”合肥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五大队杨础警官说,电信网络诈骗事前预防比事后打击更重要,尤其不能忽视老年群体,需要我们用技术和爱心为老年人群体保驾护航。沉浸式防骗展暨蓝马甲合肥进社区希望能通过一对一的线下指导,帮助老年群体更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据悉,这次防骗展在合肥展出时间为9月29日-10月28日。这是蓝马甲长三角首个沉浸式防骗展,也是暨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二场展出。此后,该展览将陆续在上海、重庆等更多城市巡展。
随着对诈骗的打击和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反诈意识也越来深入人心。支付宝数据显示,近半年来,9成老年人被骗时会听劝停止转账,与半年前相比提升20%。“此前,支付宝已经上线了针对老人的暖洋洋客服热线、全球首个应用于反欺诈的交互式风控产品‘叫醒热线’、支付宝长辈模式等,通过科技能力提升老人使用安全感。”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安徽总监张少蒙说。
“蓝马甲”进社区落驻点,用“笨办法”让老人敢用、会用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互联网公司和全国各城市纷纷启动“适老化改造”。
数字化背后更需人文温度。由支付宝发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蓝马甲”志愿行动也同步走入合肥百余社区,为老人提供社区防骗讲座及驻点答疑服务。
志愿者阳光已经参与过多场社区讲座,他感叹老人对于数字生活的期待更超想象。支付宝针对65岁以上开辟的专属暖洋洋热线,一名客服一周会接到2000多通老人来电咨询。“老人对如何操作手机求知若渴,他们期待由此加深与子女、孙辈的沟通,甚至有老人曾问过我,‘什么是yyds’。”他认为,社会需要慢下来耐心教导他们,当家庭成员没空时,就需要社会力量跟上,“蓝马甲”应运而生。“虽然看起来很‘笨’,但这是最贴近老人的方式,一节课能帮助5个老人熟练使用打车软件,帮3位老人识破骗局,就是成功。”
据悉,蓝马甲在合肥将通过“社区讲座+驻点答疑+防骗体验”的模式,让年长者通过讲座了解最新骗局、通用型手机操作知识。“驻点答疑主要是针对老人‘易遗忘’的特点,每周都有志愿者在固定点位上岗,老人有疑问随时可来。首批驻点为大润发、银泰等商超。后期还计划和皖新传媒等进行公益合作。”张少蒙介绍。
7月开始,合肥“蓝马甲老人服务驿站”计划陆续展开,首批落地合肥大润发、银泰等商超门店,市民在门店找到蓝马甲服务员,便可以咨询手机操作指导、防诈骗知识提醒、老人课堂等服务。这也是长三角首批设置在商超等商业场所的蓝马甲服务驻点驿站。后期陆续将会有更多商超、书店等加入公益服务的计划中来。
全民同心反诈筑起安全堡垒
在多方努力下,截至目前, “蓝马甲”合肥进社区行动在合肥庐阳区、蜀山区、瑶海区等地开展了多场活动,为老人提供智能手机使用、防骗知识讲解等适老化公益服务。参加活动的老人拉着志愿者说:“这个学习真的太有用,我们社区之前也发生过老人被骗,这种活动应该多多普及。”
在合肥市数据资源局指导下,皖事通APP推出蓝马甲专区,集合老人需要的多项功能,并可实现点击一键跳转到支付宝端内蓝马甲生活号,引导更多人到生活号选择更多服务。
张少蒙表示,“蓝马甲”行动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既宣传了反诈知识,也让老人有了温暖的陪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据悉,蓝马甲已在全国服务超过17万人次,覆盖全国30多个城市3200余社区,“社区+驻点”服务模式,也已在广州、合肥、杭州等多地试点。张少蒙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力量加入,架起更多的桥梁,给老人提供省心、便捷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