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在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上的友佳农业发展公司,记者见到的是一片繁忙:经机器自动选果后,工人们将硕大的秋月梨、大黄桃分别装入包装箱内,搬入外运的车辆。年轻的公司老总朱旭告诉记者:“现在每天秋月梨的销量是3000多箱,每箱70元,市场供不应求。收获才半个多月,公司已销售了780吨的秋月梨,今年收入可观。”朱旭从韩国留学回乡,看中了家乡平岗街道这块宝地,决定从事水果种植与电商的销售,今年5月至6月的一个采桃季,他仅电商销售额就达40万元。
过去的平岗,是一片荒岭,而近几年,平岗变成了花果乡。朱成友的三友专业合作社是平岗万亩果园种植合作社的代表之一。朱成友在园区承包了1000亩土地,种植有黄金蜜系列、中油四号、秋月梨等近十个品种。朱成友说:“我这桃、梨已经种植了六年,今年是挂果第二年,正是结果的旺季。 ”平岗街道党工委书记台德锐向记者介绍,平岗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已发展黄桃、秋月梨等各类经果林2.9万亩,年产量4.5万余吨,产品远销新疆、福建等地,亩均收益3000元-8000元,周边500户农户也跟着受益,其中脱贫户200余户,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万亩果园、万亩庭院,万家笑声,我们要把平岗打造成绿色果品、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 ”台德锐说。
岗上花果飘香,畈区则是稻浪一片。满眼绿色中,白鹭青禾中徜徉。叶集区孙岗乡的泉河两岸是万亩稻虾稻鱼基地。当地农民孙贤军在此承包了200亩田,进行稻鳖共养。他说:“我这稻田里的稻不打农药,产量虽说低点,但价格高,收入不减,稻田里每亩养殖60多个野生鳖,现在这些鳖一斤多了,市场价80元一只批发都抢手,仅此一项每亩可增收4000元。 ”孙岗乡党委书记张玮向记者介绍,今年孙岗乡结合泉河治理项目,乡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每亩投资500元对两岸农田进行挖沟开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后的稻虾、稻鱼基地返租倒包给有种养经验的大户。
霍邱县养殖大户李国田也瞄准了孙岗乡这一方好田好水,来到孙岗乡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400余亩进行稻虾种养。仅2020年全年,稻虾共养纯收入达50万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孙岗乡坚持走绿色振兴之路,计划到2023年实现3万亩稻虾稻鱼综合种养。 ”张玮说。
板材加工升级 绿色家居集聚
在叶集经济开发区内的六安市绿环板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作响,一张张薄木板通过30多道工艺叠加压制,最后被制成一块块平整的饰面板。整个生产车间,记者并没有闻到胶水的气味,只能偶尔闻到淡淡的木材气味。“我们公司生产的都是实木板材,用的胶水本来就少,所有产品都达到了欧盟的绿色环保要求。 ”公司负责人管德亮告诉记者。
叶集区位于皖豫交界,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叶集区就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木材加工贸易,年木材消耗量达到700万立方米。 “咱们这里木材产业发展得早,原本以制作用于混凝土浇筑的建筑板材为主,因用量大,要求也低,所以不太注重环保,那时的板材厂味道可大了。 ”管德亮说。
近年来,叶集区逐渐淘汰传统的建筑板材产业,转而发展中高端的家居制造和绿色板材制造产业。
在六安市耀东华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月份才正式投用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忙碌地生产,一张张薄薄的三聚氰胺纸摆放在板材上下,通过机器上的16个摄像头精准对纹,一体压制成型,并通过流水线自动传送到晾晒架上,整个生产线前前后后仅有4名工人操控。 “这套全自动生产线从德国引进,每天可以生产4500张至5000张装饰板材,而采用传统流水线生产,一条流水线每天只能生产600张板材,精准度也无法与之相比。 ”公司总经理杨宗畅告诉记者。
为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叶集区所有企业均关停了燃煤锅炉,转而使用生物质燃料锅炉或集中供热,昔日浓烟滚滚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而传统的建筑模板生产企业不断改进胶黏剂质量,确保甲醛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所有家居、板材生产企业均严格按照要求安装 “水喷淋+UV光解”环保处理设备,有效降低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的排放。目前,叶集区已建 成 10平方公里的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绿色板材工业园。随着产业链的形成,中至信家居、科凡智造家居、冠特家居等一批国内知名家居制造企业相继落户叶集。
叶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叶集区将围绕建设中部新型家居制造中心,聚焦多层板、欧松板,板式家具、定制家具等领域,引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完善家居产业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打响“叶集家居,百年产业”品牌。
皖豫协同规划 做强文旅水城
夜幕降临,叶集区未名湖人民公园里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未名湖畔,市民们或散步、或健身、或闲聊、或遛宠,一派闲适景象。“我只要来叶集,每天晚上都要在这湖边上走个两圈,出出汗,晚上才能睡个好觉。 ”在湖边散步的外地商人老刘笑嘻嘻地说。
叶集区虽处于岗畈地区,自然景观较为匮乏,但近年来,叶集区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旅游项目建设,陆续建设了江淮果岭生态旅游项目、未名湖人民公园、京辉羊肉美食街、华农科技生态园等重点旅游项目,让叶集这个边贸小城不但吸引来人,而且还让他们沉醉其中。“叶集已制定“十四五”旅游业总体规划,重点围绕果岭赏花,鲜果采摘、休闲康养、叶集美食开发等做大产业,以吸引各地的游客。”叶集区文旅体局副局长台启军说。
在未名湖人民公园北岸,可以看到一栋半弧形的华丽建筑已基本完工,装修工人正在紧张地进行内部装修。 “这座建筑就是叶集区文化中心,它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主要包括红色文化纪念馆、文化图书馆、规划科技馆以及影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四组建筑。建成之后,我们叶集区的市民和来客将有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台启军说。
近年来叶集区按照“一河两岸一座城”思路,与河南固始共同编制史河两岸空间发展规划,共同制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推进两岸协同联动、拥河发展。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叶集城区正按照中部生活休闲区、东部文教新城区、南部商贸物流区、西部滨河生态区、北部产城融合区五大功能板块打造,以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叶集区位于江淮分水岭核心、史河之畔,我们将紧抓这一特色,建设‘水美叶集’。以大别山革命老区史河省界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为抓手,实施蓄水近城、引水入城、排涝出城工程,打造史河“水文化”公园,建设滨河生态休闲区,让叶集区的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叶集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