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可能是娇嫩的花朵,可能是倔强的小草,也可能是参天的大树……教育能做的不应是改变他原有的模样,应该是用丰富的营养让他成为最棒的自己。王婧玮来自于四年级一班,让我们跟着她的妈妈看看她的成长吧!
我的孩子是个“奇想家”
四年级一班 王婧玮妈妈
我家小女玮玮今年10岁了,上四年级,学习虽然不是最拔尖的,但是思想很上进,小脑袋瓜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对待问题喜欢思考,虽不像标准的“乖乖女”,对大人言听计从,但是对待各种事物总是有自己的独特的想法,为此也闹了不少的笑话,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记得有一次她回来问我:“妈妈,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什么不是‘飞流直下九千尺,疑是银河落三天’呢?”还有一次作文,她的作文从比如到巴彦克拉山甚至连阿拉善右旗都出来了,对待事情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她自己的想法。小到家里的电器她喜欢捣鼓,大到房子装修她也喜欢帮忙,动手能力很强。
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教了,整个社会的读书氛围也越来越浓了,这真是一个好现象。玮玮也很喜欢读书,家里边边角落里都是书。在她小的时候,家周围还没有绘本馆,周六日我就带她去市里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坐车得一个多小时,带着吃的我们一呆就是一天,她看的绘本大约有几千册。
小孩的绘本以童话为主,想来她的想象力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培养的。现在她最喜欢读历史类的书,尤其是权谋类的,孙子兵法、西晋、齐桓公的称霸等,常读常新的书是三国,里面的人物从熟知的刘备、曹操、孙权,到非主角的鲁肃、许攸、司马懿等等,人物性格和历史事件读了一遍又一遍,评书都听了好几轮。平常聊天也喜欢研究研究某场战役谁谁发挥了什么作用,某个人有什么性格缺陷,小学究一样。现在的孩子相比较我们那个年代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新月异,孩子也必须与时俱进,不能让她做“温室里的花朵”。从她是很小的孩子开始,我和她爸爸就把她当做小大人来看,遇到事情就像和大人那样聊天告诉她,包括她从哪里来啊,社会上一些热点事件,都不避讳告诉她。我们家电视虽然基本不看,但是《新闻联播》会经常看,《焦点访谈》《道德观察》等反思类节目也会看,让孩子与社会挂钩。人是群居性的,人情世故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孩子虽然小,但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以后才能适应社会而生存。为了不让孩子做“井底之蛙”,有时间的话我们也会多带孩子去体验,夏天带她雨中踩水,冬天带她去玩雪,秋天赏菊赏落叶;老家看星星,半夜看流星,平时日食、月食天气允许的话都尽量安排孩子经历。过节虽然回老家时间紧,也会安排沿途的一些地点参观。虽比不上各种高大上的景点,但是孩子从中也感受了不少季节轮回、时间易逝,对生命充满敬畏,感知自己的渺小,从而进一步思考,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我希望在孩子成长阶段,让她在经历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明是非、辨真伪,保持求知欲和上进心,即使是一棵狗尾巴草,也要努力地在风中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