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频频有野生动物进入城市活动或在城区安家落户的报道,如在上海发现貉、小灵猫,南京城区野猪频繁出现……近期,云南又有亚洲象北迁,引发全面的关注和热议。若遇野生动物进入社区,应该如何处理?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7月8日发布了《野生动物进入社区处置应对措施》,为市民提供指导。
本次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邀请了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野生动物园相关专家参与讨论制定。专家们认为,野生动物进入城区是城市生态恢复过程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野生动物适应城市这种新的栖息地的结果。对一些野生动物而言,由于城市环境食物来源稳定(垃圾、市民投喂等)加之缺乏天敌,使它们能够顺利安家落户,种群稳定发展。
对这些野生动物,我们是否应谈“貉”色变、谈“猪”色变、谈“獾”色变?公众该如何应对野生动物的到来?若在小区遇到野生动物又该如何处置?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遵循“不靠近、不惊扰、不投喂、不捕捉”的原则。这些原则是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既可减少人与野生动物间的冲突,防止受到伤害,又可防止疫病疫情传染情况发生。
二是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或公安部门,由他们来决定具体处置方案和处置措施,切记不可私自进行捕捉。各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负责所在区域野生动物的临时处置,处置后的野生动物送到市指定的收容救护场所饲养,在经科学评估后对于适宜野外生存的个体予以野外放归。
三是合肥野生动物园将充分发挥作为安徽省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的职能,细化管理功能,按照“收容救护—疫病检测—隔离饲养—野外放归流程”开展好救护动物的处置工作。
四是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合肥地区有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和“三有动物”,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范畴,通过“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物保护日等开展宣教,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五是对于一些泛滥成灾并造成危害的的野生动物,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可制定科学的种群调控计划,并报省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