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从江苏省徐州市迁至宿州市,厂区面积扩大了,生产线也升级换代。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成功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产品。 ”近日,安徽天维拓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对记者说,现在公司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已与“徐工集团”“三一重工”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宿州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发挥比较优势,创优营商环境,努力与沪苏浙精准对接、等高对接、全域对接,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下好毗邻“关键子” 带活经济满盘棋
在九洲龙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批臭氧设备装车运往扬子江药业、蒙牛等大型医药、食品企业。今年以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每天不间断发货,总经理庄金润已经5个月没有休假。
这家企业原设在徐州市泉山区,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现在已经搬迁到宿州市埇桥区的宿徐现代产业园。
“这里离徐州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 ”庄金润说,有了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企业加大力度开展科技创新,产能和质量均得到较大提升,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臭氧设备生产企业。
宿徐现代产业园是宿州和徐州两市共建的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与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为一体。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园区积极参与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互融互补、协同协作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园依托中国矿业大学成立高层次人才孵化中心,不断提升园区人才层次。为提高人才吸引力和产业承载力,埇桥区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和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努力打造产城一体化先行区和省级毗邻地区产业创新合作新高地。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28家,其中规上企业52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今年一季度,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0.67亿元。
2019年底,宿州徐州快速通道——符离大道正式通车,成为宿徐一体化的产业廊道和城际旅游黄金走廊。依托五柳、石相等沿线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埇桥区精准谋划重大项目,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优美后花园和宜居旅游康养示范区,带动宿州市旅游业升级发展。
打造千亿物流园 产业发展增后劲
近期,在第31届A级物流企业授牌会暨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宿州市签署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国家级物流枢纽工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目前,宿州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近年来,埇桥区依托宿徐区域交通中心枢纽优势,集群布局,在符离镇打造千亿元级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解决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和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目前正有序推进“一港十中心”,即宿州国际陆港、宿州铁路货运物流中心、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中心、区域电商快递分拨中心、多温层冷链加工物流中心、轻纺鞋服国际物流中心、板材建材物流中心、车联网与绿色物流中心、国际特色商品贸易展示中心、智慧物流大数据应用中心、智能制造与供应链集成创新中心建设。
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已被纳入省及宿州市“十四五”规划和省政府重点调度项目,着力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
“智慧物流产业的兴起,将带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产业及场景应用等新领域加速布局和建设,激发经济提速、产业提档新动能。 ”埇桥区政府负责人说。
锚定发展新坐标 擘画未来新蓝图
数字经济步伐加快,传统产业赋能升级,石墨烯、量子通信、阿里巴巴智能新制造等国际前沿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宿州市抢滩科技创新风口,精耕细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推进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向农业等传统产业延伸,努力打造皖北区域辐射力更强的科技创新策源中心。
“‘十四五’开局之年,结合地方实际,宿州市精心谋划,确立了‘一城两区三基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宿州市委负责同志说。
“一城”即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宿州市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培育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信息枢纽,加快建设大宿城,打造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点。 “两区”即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宿州市高起点高质量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不断壮大提升现代化产业集群,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样板;推动城市扩容升级、内涵提升,加快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共进,实现与现代化新都市交相辉映。“三基地”即长三角数字经济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宿州市以创建国家级云计算大数据基地为引领,以阿里宿州犀牛新制造、腾讯宿州未来城、华为公有云为突破,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正在形成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以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产业带为引领,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优势特色产业带,力图打造长三角区域数字农业标杆城市,形成千亿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十四五’是宿州的战略窗口期、优势转化期、红利释放期。全市上下要把‘提质量、上台阶’作为工作导向,奋力提升宿州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贡献度,增强宿州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影响力。”宿州市委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