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拆违工作是合肥今年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贯穿全年、覆盖全市。自2020年11月启动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全市上下已构建起“统一调度、分工协作,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依法依规、高效平稳的大拆违工作有序开展。
5月21号上午,位于瑶海区的通达码头上有6处建筑被属地城管执法人员拉起了警戒线并陆续拆除。这些建筑始建于十多年前,约3000平米,是某企业在施工时临时搭建的,之后一直使用至今,执法人员在近期通过摸排发现了这处违法建设。
瑶海区大兴镇持续从预防、发现、制止、查处等环节入手,落实动态巡查、联合执法等机制,建立台账,对摸排出的违法建设逐一销号。截至目前,大兴镇已拆除违法建设420处约42000平米。
通达码头上的这次行动是我市半年多来大拆违的一个缩影。各县区逐网格、逐社区、逐街道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摸排,通过“背对背”摸排、“面对面”反馈、“点对点”核实,逐区“过筛子”,让违法建设无处遁形。截至5月15号,全市摸排违法建设25682处,面积约343万㎡,已拆除23317处,面积约322万㎡,拆违数量和面积为过去15年之最。
拆出来的空地做什么用?各县(市)区做法不同,但是都秉持着民生导向这一原则。这个月初,新站高新区组织人员,加班加点,清理了位于七里塘社区的合肥市竹溪小学西校区门前的30多车建筑垃圾,换填种植土约750立方,铺植果岭草1500平方,让竹溪小学西校门前大变样。而这块空地就是七里塘社区拆除了沿街四栋违建房屋后空出来的。
我市在大拆违进程中,统筹推进治理违建、城市更新、民生保障。将部分消防通道、公共绿地恢复原貌,部分违建拆除后修建临时停车场,或者根据城市规划和市民需要,及时跟进规划建设一批游园、体育健身等公共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