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1, 高校对于外卖的态度一贯不友善。有的学校直接强硬地禁止外卖进校园;有的高校则会出台软性规定,倡导学生不点外卖。
2, 从制度上看,学校无权禁止外卖。而且,很多学校打击外卖,并不一定只是在为学生着想,还可能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点外卖的学生多了,食堂和校内超市的生意就会受影响。
3, 校方以“为学生好”为名义推动一件事情,但其实自己会在其中得利。针对此类事件,有关部门应当格外加强监管。可以让“油水”多的后勤部门脱离高校的管理,使校方捞不到好处。
网友二:
学生吃外卖,高校大都不太乐意。
希望学生少叫外卖,或者干脆不吃外卖的高校,远不止一所两所。很多学校会出台硬性规定——送外卖的不许进校门。据媒体调查,2015年,北京就有至少8所高校禁止外卖进校园。而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北京理工大学则禁止外卖员骑电动车入校,外卖员送餐入校只能步行。
有些学校则会禁止学生把外卖带入宿舍楼。去年,广西外国语学院就出台规定,禁止外卖及一次性饭盒、塑料打包袋进入宿舍。
网友三:
首先,“吃外卖”本身就是一个中性行为,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学校何苦倡导反对它呢?而且,很多学校所谓的“倡导”,其实是恐吓与施压。比如浙江某高校,面对媒体的时候说是“倡导”,可带外卖进宿舍楼的同学却会被告知“可能会扣学分或者通报批评” 。
这次因限制外卖而闹出乱子闽江学院,也是口口声声说只是“倡导”。然而,根据学校学生工作部发布的说明,如果带外卖进宿舍楼,会面临“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惩罚。
网友四:
个人觉得对大学生点外卖持中立看法,主要原因有:
1、受环境影响:冬天外面太冷,像我们在东北地区的学校,冬天外面都是雪,路上很滑,零下二十几度的气温真不想总出去,有些女生还会讨厌食堂的油烟味儿。
2、受手机应用的影响:随着外卖App的出现,定外卖越来越方便,只要动动手指、接个电话、下楼去取就好了;定外卖很便宜,一般都会满几减几,而且还会有好几个APP竞争,哈哈,当然价格战打的越激烈越好啦。
3、在下课高峰期食堂场面甚是壮观,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的,要排队,有时会很挤,挤的慢的可能能买的就剩菜汤了,有些人不想挤就去定外卖了。
网友五:
大学生在宿舍点外卖不能禁止,但也不能任由发展。
在学校里,我也经常可以看见很多外卖小哥在校园里送外卖,毕竟社会的大环境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大家都不想吃食堂里的大锅饭,有时候也想换换口味。所以点个外卖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以后,大学生只会更加成为外卖大军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很轻松的,但只是相对于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对于那些有着清晰目标的人来说,大学是很忙碌的。定外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不用去食堂排队,也节省了路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