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万粉丝公众大V牛皮明明在上海闵行区虹桥天地购物中心的言几又书店,进行了其新作 《清醒的头脑依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的分享会,并作了以“当代人该怎样深度读书”为题的演讲,并与现场的读者和粉丝进行互动,牛皮明明机智又富有思考深度的言谈和词锋,赢得了现场读者的阵阵掌声。
牛皮明明,原名马明明,诗人、自由作者,百万粉丝公众号“牛皮明明”创始人。其文章以文化、哲理、励志类的古今人物故事见长,创办了牛皮明明读书会。其老辣、精炼的文风,超拔的见识格局,远远超越一般的青年作家。
《清醒的头脑依然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是一部充满思辨性和认知力讨论的作品,用平凡的人间故事述说着柔软和温暖,又满载着气节和风骨,闪耀着智识的光芒;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整理好自己的人生节奏。
谈起这部书,牛皮明明曾说道:
“这本书的写作,几乎是与自己决斗的过程。它呈现了过去三年时间,我与自己全部的搏斗,最后通过决斗与撕裂,得出一些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我们都渴望一个美好的未来,那么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渴望的过程。当我随手写下一篇文章时,这篇文章所讲述的世界,我都不再回过头来,去重新经历,这是一个与自己告别的过程。”
这部书指出,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对事物的理解,却往往更容易走向“乌合之众”的思维误区;大数据的偏好性算法,让偏执更为偏执,焦虑更加焦虑,不信任更加不信任。那么怎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理性、独立地看待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人生呢?
牛皮明明认为,这里就体现出读书的意义了。读书可以提高审美,也能让自己保持清醒。“审美也是一个好处,提高审美,提高个人的认知,突破自己的边界,了解更多社会的时代,包括对自己时代保持一些清醒,我在这个时代里的位置,不管哪个角度,你能得到什么东西,对你都有用。”
在分享会上,牛皮明明这个有点陌生人恐惧症的青年作家谈得最多的也是读书和文化。
牛皮明明喜欢读书,一年基本365天都在看书,哪怕过年都还在看书。但是他以前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怪人,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怪人。他一年能读100本书,这100本书有一些还是深读,有一些是浅读,还有一些书是小的时候读的,现在又重读。
对于读书的用处,他提到:“人生很多时候都是辜负自己的,你所有的境遇都是辜负你自己的,但是唯一没有辜负我自己的就是读书这件事,我任何时候只要去读书,读书带给我的安慰是其他任何事情代替不了的。”
在人生不同阶段,读书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他认为,30岁之前最好多读书,30岁之后读书的快乐跟30岁之前读书的快乐不一样。30岁之后读的书未必对你的人生有效果,因为你的人生有时候也被生活打一打、磨一磨,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堡礁,也会变得有点厚实。
他还建议,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这套体系,比如你走到书里面,你就会径直奔到哪一个门类里面,这一门类不光是爱好,也可能基于你很多年以来的积累。
谈到文化时,牛皮明明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不装的话,所有的人性都完全地释放出来,人跟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这个“装”的东西是什么?文化就装一装,文化就是抑制动物性的一种本能,把动物性的一面抑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