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努力沉淀的一年,不能说期待417.418的考试吧,至少时间这个东西是最可靠的不管你努力了多少,有多少把握它总是如约而至。回忆过去的半年,从11月决定考到现在,有努力也有放弃的念头。时至今日总体而言我不没有什么遗憾,这种考试太注重人的努力+悟性层面的东西了。遗憾没有,经验倒是有一点。①读书要以点带面,所谓点就是找到这本书的主旨要义,尤其是理论研究类的书本他都有一个侧重点,比如说高管里的BSC,比如说西会里的cf,再比如说管研里的研究设计。以点带面形成框架,有了框架支撑再往里填东西。②万不可只读书不思考,这样读了也是白读,接第一条框架的作用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思考。是什么?为什么?优点是啥?缺点在哪里?基于缺点又提出了怎样的改进措施。大致就是这样一个思路。③论文的研读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做铺垫就可以开始研读论文精华了,一般就是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进行研究设计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有没有什么不认识的新概念先把名词解释的部分攻克了,再去看整个研究设计的样本,变量选择(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等),假设是什么,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启示。④英语的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译,而一般考试都是以最后三项。也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形成规模效应的板块。⑤背书思路:解决名词解释,以点带面形成逻辑体系,自己整合书本资料形成讲义,从讲义形成框架,最后背的东西一定是“名词解释+框架梳理”类的东西。加油!积极备考,努力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