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曾说过一段话:
“很多人都会说这样的话:我这人心直口快,不会拐弯抹角;我这人敏感脆弱,难以与人打交道。
然而,我多次目睹敏感脆弱的人无情地伤害他人,心直口快的人不自觉地再三强调于己有利的歪理。”
如此不堪的态度,让人看到的不是你所谓的实力,相反的,只会让你在他人眼里变得越来越low。
我认识一个朋友。一次,他们外出吃饭。吃完之后便离开了包厢。
朋友落了一个东西,离开不久便返回去取。
朋友一推开包厢的门,就看见一名服务员正在吃他们剩下的饭菜。
服务员一下子就愣住了,不知所措。
他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客人,是否会直白地拆穿他,把眼下所见变成谈资四处散播;他也不知道客人是否会向经理举报,让他丢了这份维持生计的工作。
出乎服务员意料的是,朋友爽快地说了一句:“给我也拿双筷子,这么多菜,干干净净的,倒了浪费。”
一句话,让服务员拾得尊严,也拥有了体面。
还有听过一个故事。作家贾平凹的一个朋友有口吃,说话特别慢。
有一天,朋友在路上遇到路人向他问路。偏偏这人也是口吃,朋友听后便一语不发。
后来,同行的人十分不解,问朋友刚刚为何不说话。
朋友耐心地答道:“人家也是口吃,我要是回答了,那人会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
本•琼森曾说过: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一个有修养的成年人,不会为了图一时之快,而选择为所欲为地开别人玩笑,更不会肆无忌惮地戳他人痛点。
他们会坚定地选择站在他人的立场,体谅他人,尽量不使他人难堪。
作家李尚龙,有一次在家埋头写了3天3夜的剧本,写得自己很是满意。
就在他孤芳自赏时,一个朋友打来了电话。李尚龙激动地把剧本发给朋友,让她立马看看。
好友答应了,过了大概20分钟,朋友回了电话。
李尚龙原以为朋友会对他好好夸奖一番,结果朋友一声叹气地说:
“我觉得还是和我的期望差得很远。我看了第一集就没兴趣看下去了。我说话很直,不好意思。”
李尚龙砰的一声立马挂了电话,不愿再理会那位朋友。
几天后,他把剧本给父母看。父亲看完后跟他说:
“儿子啊,总体写得还不错,但是第一段吸引力不够,你要抓住观众的眼睛就要增加矛盾。”
听完父亲的话,李尚龙很起劲地修改了起来,后来,剧本也顺利通过了审查。
后来,李尚龙忽然发现,自己朋友跟父亲的提议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说话方式不同罢了。
尽管如此,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接受那种看似直白,实际自私的表达方式。
知乎有一个问题:怎么区分开玩笑和嘴贱?
作家王路说:
“一看对方感受,对方没不舒服,就是开玩笑;对方不舒服,就是嘴贱;
二看是否凸显自己,不凸显自己,就是开玩笑;凸显自己,就是嘴贱。”
只有让对方也能舒心大笑的才叫“玩笑”,否则,就是嘴贱。
别再把自己的口无遮拦当作心直口快,再好的关系,也终究抵不过你无底线的直白。
只有以善良为前提的直白,才是所谓的“耿直”。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
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会越快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