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孩子下午放学早,父母无暇接送,老人和社会培训机构成了接孩子的“主力”。长期以来,“三点半”放学一直困扰着众多家长,成了亟待破解的难题。从今年3月份开始,合肥中小学新学期“三点半”课后服务正式拉开序幕。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各校全面保障,创新课后服务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全力推进“三点半”课后服务落实到位。
合肥市安庆路第三小学大杨分校的学生每天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兴趣活动
请假接娃,上班族直呼“伤不起”
合肥市民王先生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自从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这些年来,每天下午如何接孩子回家成了他的烦心事。
“现在孩子大概在下午4点左右就放学了,我和孩子他妈根本没时间去接。”王先生告诉记者,单位离学校开车少说也要半个小时,如果他要去接孩子,等于下午的班就别上了。这些年来,王先生都是靠老母亲去接孩子,这也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放学了你去学校门口看看,老人是接孩子的主力军,有的母亲干脆辞职做了全职太太,就为了接孩子放学。”
但这段时间,王先生的母亲身体欠佳,他只能时不时去请假接孩子,为了这事,没少挨单位领导批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先生只得在学校周边寻求“小饭桌”,由社会力量来负责接孩子。
正是存在“接放学”难的情况,“小饭桌”成了不少家长的第一选择。但这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和安全隐患。
王先生说,有的“小饭桌”干脆就开在居民楼里,几十平米的房子要挤进十几二十名孩子,环境十分嘈杂,十分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更令家长们不放心的是,有的“小饭桌”没有办学资质,没有食品卫生许可等正规手续,卫生状况堪忧, 有的负责人责任心不强,干脆就让孩子们玩手机打发时间,反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现行的教学制度下,合肥市中小学生每天在学校上课6—7节,在校时间缩短,是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如何给学生提供更有质量的课后生活,成了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合肥市翡翠学校的孩子在进行体能训练
“三点半课堂”开启 接娃难题有望得破解
2020年9月,合肥市印发《合肥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分为“普惠托管”和“个性化课程”两种模式,由学生自愿参与。从今年3月起,合肥市中小学新学期“三点半”课后服务正式拉开序幕。
庐剧、绘画、注意力训练……在合肥市淝河小学,近2000名学生报名参加了“三点半”课后服务,其中,报名普惠托管学生比例超过90%。“课后三点半课程开展后,大人和孩子都轻松了很多,孩子既可以在学校把作业完成,安全上又有了老师的看护。我们工作的时候也不再担惊受怕了,学校为我们彻底解决了接送困难这一大难题。”淝河小学二年级小杨同学的家长高兴地和记者说。
除了辅导班和兴趣班,不少学校将体育锻炼引入了“三点半课堂”。3月24日下午放学,在合肥市翡翠学校操场上,体育老师王鹏正带领着一群学生训练体能。热身之后,孩子跑了两圈,然后做起平板支撑。来这个班上的,大多是体重超标的“小胖墩”。“简直太好了!孩子加强锻炼后,身体变灵活了,自己现在也有信心能减肥。”五年级家长黄先生说,“回家后,孩子还会指导我们怎么搭配食材。我们也会配合他。”
合肥市稻香村小学还开发了“三点半课堂”APP,家长可在APP上查询包括授课信息、课程介绍、授课机构及教师简介等,选择适合的课程。学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编班,实行闭环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大范围流动和交叉。协调教室后安排值班表,除了给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场所外,还会组织一些特色社团活动。
“课后服务初衷是为了解决部分家长不能按时接送的难题,因而包河区将本着普惠公益的原则,以更优质的课后服务,将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进一步提升为学生素养发展的可为期。”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了解到,包河区将借助“课后三点半公益项目”第三方平台及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彩虹课程”项目,多维度、立体化打造“课后三点半”。瑶海区“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从周一到周五放学后开始,个性化课程与普惠托管实行五天全覆盖,原则上每天课程服务时间为90分钟,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晚于18:00,具体时间由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破解“三点半难题” 仍需多方合力
但在采访中,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也向记者表达了一定的担忧。
“工作量比之前大了不少。”有教师告诉记者,老师们平时工作承担着上课和教学的压力,但现在要额外看护学生,在无形中增添了老师们的负担。“以往很多老师都是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做一些备课和第二天的教学准备,现在要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三点半课堂’,会影响第二天的教学质量。”
有的老师还担忧,虽然不少学校都引入了校外培训机构和社会志愿者来参与,以缓解学校的压力,但是这些外来的师资力量对班上的孩子不熟悉,能否指导到位存在一定疑问。此外,外来人员的责任心如何,老师们也不得而知,一旦孩子在“三点半课堂”受到意外伤害,学校也难辞其咎。
与此同时,有家长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有的课堂引入了社会力量,家长们要额外交钱,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家长负担。”有家长还表示,在课后服务的收费上,不同区的不同学校存在差异,收费标准不一致,缺乏政策依据,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异议。
记者从庐阳区教育部门了解到,早在2016年,庐阳区就在合肥市首次提出“放心班”概念,成立区级领导小组,健全统一领导机制,由区级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实施免费“放心班”工程。 截至目前,庐阳区共有36所中小学校全面落实“三点半”课后服务,100%覆盖至有需求的学生,今年春季共计2万多人报名。区财政按照每年1500万元预算,保障课后服务。
在包河区,三点半课后服务主要分为普惠托管和个性化课程两大类。其中,普惠托管又分为看管和社团两种。看管主要是为不能被按时接走的学生提供基本看护,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社团则是进行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兴趣活动,这两种均不收取家长费用。个性化课程,则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主要进行艺术、体育、科技、思维等方面的兴趣培养与素质提升,家长自愿选择,根据成本分担原则,收取家长一定的费用。
“三点半难题现在得到了初步破解,希望主管部门在总结各地亮点的同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整合各方面资源,共同解决好这一难题。”有教育人士向记者表示。合肥市教育部门也介绍,下一步合肥市将继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服务质量,并融合办学特色,多方通力合作,做细做实做强,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