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注重发挥农家书屋作用,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和管理机制,切实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的精神文化乐园。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承载着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梦想。资料显示,从2007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全国各地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60多万个。尤其是像安徽阜阳这样,得益于农家书屋工程的扎实推进,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居民从农家书屋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幸福的喜悦。
不可否认,在现代社会,阅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一种生活习惯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由于政府的重视和舆论的引导,在很多地方,农家书屋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但是,农家书屋被闲置的现象也客观存在。在个别地方,农家书屋常年是“铁将军”把门,唱起了“空城计”,只有在上级来人检查时才象征性地开放几天,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
导致农家书屋被闲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地方领导在认识上存在问题,把建设农家书屋仅仅当成是一项可以为自己捞政绩的形象工程,而不是可以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文化惠民工程。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就难以大力支持,其结果是农家书屋建好后很快就陷入尴尬的境地。由于在资金保障、人员配备、日常维护等方面不能得到有效的支撑,有的农家书屋只能在红火一阵子之后关张大吉。
图书资源配置存在问题也是导致一些农家书屋不得不闭门谢客的一大原因。虽然有的地方领导对实施农家书屋工程比较重视,农家书屋在建成以后也一直坚持向群众开放,但是由于在运营策略上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导致农家书屋在图书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更新慢和不合农村读者胃口等实际问题。其结果是,到农家书屋来看书的读者越来越少,最终只能让“铁将军”把门。
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从短期看是为了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问题,把先进文化送到农村读者的心坎上,从长期看则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因此,一方面地方领导要从行动上重视农家书屋建设,另一方面农家书屋的运营要突出农村读者的主体地位,让农家书屋物尽其用,成为农村群众致富的好帮手、生活的好参谋、心灵的好伙伴。农家书屋对留守儿童是一个重大帮助,平时在家接触面少,可以多在书屋看看书,学习氛围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