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电商平台有两类卖盲盒的商家,一类是专门经营盲盒的,另一类是经营其他产品,兼卖福袋或盲盒,但基本都会写明:商品微瑕、临期商品、随机发货、不退不换。知情人士透露,卖服装的店铺一到换季会做福袋活动,但商品随机发货,尺码、款式由不得买家挑选,并且不退不换,化妆品或者是食品店铺也会弄福袋,出售的基本是临期商品。
有买家在一家数码产品店铺以288元购买了一个福袋,打开发现是一款华为手机,但是已被使用过,拿到手机店检测后被告知,“手机电池板几乎不能用了,就当板砖使吧”。记者发现,有些店铺为福袋标价为19.9元,配图是华为、苹果等手机,最后买家收到的却是耳机、手机支架、手机壳等配饰,存在配图与实际收到的商品不符的问题。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认为,以盲盒为名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还以盲盒不退不换的规则作为理由,会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如果盲盒中的款式与商家的广告宣传不一致,还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