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产妇都会在孕期和分娩后出现心理退化现象,当不能胜任母亲角色时更容易引发心理冲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后抑郁。
医务人员以及家人应积极主动与产妇交流,多关心和鼓励产妇,并指导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同时做好母乳喂养宣教工作。另外,家庭被认为是提供基本的社会支持的小组,让他们多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多关心陪伴产妇,了解其心中的忧虑,排除致使其产生苦闷心理的因素,使其树立正常生活的信心,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价值和地位。
日常护理
1、产妇在分娩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但又要为婴儿做好哺乳准备,因此就应加强营养护理,维持产妇身体正常需要。为使婴儿得到更好的母乳喂养,需要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2、同时要进食多样化的食物,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但忌过于油腻的食物。特别是在产后早期需补充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加饮水量,促使乳汁分泌。食用大量水果、蔬菜可以预防便秘。
3、哺乳期并没有太多的饮食禁忌,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可多与产妇沟通交流,选择产妇喜欢吃的食物,也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但不推荐吸烟和饮酒。最后饮食卫生很重要,护理人员和产妇家属要保证饮食健康卫生,避免发生胃肠炎。
4、父亲的积极参与,很多女性出现产后抑郁多与家庭关系紧张、父亲迟迟不能参与进育儿的角色中,婆媳不和,使得宝妈自己面对所有的育儿、家务、以及后期的参加工作的问题中,分身乏术,所以父亲在这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积极与宝妈分担,多关心多照顾妈妈的心理,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以及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