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线记者从合肥轨道交通获悉,9月1日,合肥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段将迎来关键节点,正式启动空载试运行工作,意味着5号线南段距离开通初期运营又近了一步。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初期运营。
空载试运行即不载客模拟运营,是5号线南段在开通初期运营前最后一个重要调试阶段,相当于一次“综合性考试”。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5号线南段空载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此次试运行共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二阶段各10天,第三、四阶段各15天,第五阶段40天。
网络化运营逐步完善
据了解,合肥市市轨道交通5号线南段工程起于滨湖新区云南路与贵阳路交口,止于包河区庐州大道与祁门路交口,线路全长25.2公里,共设车站20座,衔接滨湖新区、省行政中心、包河工业园、高铁站地区等客流集散重要区域,是合肥轨道线网规划中骨架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5号线南段建成投运后,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逐步完善,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个三线盾构区间顺利施工
5号线南段建设过程充满艰辛,面临着交通保障任务重、土方外运难、征拆工作复杂等诸多困难。线路先后下穿包河大道高架、徽州大道立交等多条重要高架桥和塘西河、十五里河等重要水体。同时,首次施工三线盾构区间,小净距、长距离盾构下穿已投入运营的1号线,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及进度要求极高。
其中,5号线北京路站~宁夏路站盾构区间是我市轨道交通首个三线区间,该区间盾构施工自北京路站西端头井始发,沿繁华大道敷设,至宁夏路站东端头井接收,共分左、中、右三条区间线路,中线为存车线,区间全长 420米,隧道顶部埋深8.5~10米,区间最小线间距3米,仅为标准隧道线间距的一半,施工难度较大。该区间于2018年8月底完成盾构始发验收,截至2019年7月2日,10个月时间完成区间全部施工任务,盾构机经历了三次始发、两次转场、三次接收工作。
5号线祁门路站~高铁南站区间盾构施工需下穿轨道交通既有线1号线、龙川路隧道、高铁南站北广场等重大风险源,施工风险和环境风险较大。该区间以15度角斜穿1号线,最小净距仅为3.24米,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自动化监测和超前注浆技术,确保下穿期间各项监测数据稳定,保障了5号线施工安全和1号线运营安全。
快速推进5号线南段各项收口工作
目前,合肥市轨道交通在建工程各项工作正快速推进。5号线南段先后“洞通”“轨通”“电通”,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即将开展空载试运行;4号线全线31座车站已有30座车站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全线34台盾构机已经全部下井,已贯通47条单线区间,累计完成盾构工程总量的85.6%;1号线三期已有2座车站、1明挖区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全线4台盾构机全部下井,累计完成盾构工程总量的40.9%。
下一步,市轨道集团将加快完成5号线南段工程各项收边收口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工程初期运营。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市委“高位推进、强力推进、有序推进、安全推进”总要求,以“高质量建设、高水准运营、高效益经营”为目标,建设“平安地铁”“品质地铁”,不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号线工程建设大事记
2017年5月20日,5号线第一批施工围挡全面启动。
2017年12月13日,5号线首台盾构机在贵阳路站顺利始发。
2018年5月20日,5号线首个盾构区间隧道贵阳路站至成都路站左线顺利贯通。
2019年4月2日,5号线南段20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顺利封顶。
2019年6月22日,5号线南段铺轨施工在珠江路停车站铺轨基地率先启动,标志着5号线南段工程建设进入铺轨施工阶段。
2019年7月5日,5号线首列车正式开工监造。
2019年12月9日,5号线祁门路站至高铁南站盾构区间右线顺利贯通,标志着5号线南段全部盾构区间顺利贯通,5号线南段实现洞通。
2020年1月10日,5号线首列车顺利抵达珠江路车辆段。
2020年3月25日,5号线全面启动南段20座车站公共区装修工作。
2020年5月15日,5号线首列车从珠江路停车场运用库发出,正式开始5号线南段第一控区列车上线热滑试验。
2020年5月25日,5号线南段工程实现短轨贯通。
2020年6月23日,5号线南段工程实现长轨贯通。
2020年7月23日,5号线南段庐州大道站至祁门路站变电所供电系统送电成功,标志着5号线南段供电系统实现电通。
2020年7月30日,5号线南段全线热滑试验顺利完成,正式开展列车全线上线运行工作。
2020年8月22日,5号线南段工程顺利通过项目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