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4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8月14日24时,安徽省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990例,治愈出院984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治愈出院1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6人;累计报告医学观察29580,尚在医学观察79人,其中70人为境外输入,均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同机抵达者。
2020年8月14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境外输入),转为确诊0例,解除隔离0例。截至8月14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境外输入),其密切接触者均在隔离医学观察。
芜湖将对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针对日前芜湖市厄瓜多尔进口冻白虾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事件,8月13日,芜湖市政府召开常态化疫情防控紧急会议,对全市进口冷链食品排查进行再部署。
根据要求,芜湖市将集中力量对农贸批发市场、经销门面、商场超市、餐饮店等迅速开展进口冷链食品“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留死角。
同时,对所有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的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加强对进口冷冻食品源头管控。
此外,芜湖还将对所有进口冷冻南美白虾一律停止销售、迅速封存;对所有接触人员、样品及外包装进行全检测,严防疫情风险。
会议同时指出,要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消费。加强对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指导,引导市民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
新冠疫情防控问题,芜湖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作出回答
近日记者就市民关心的新冠疫情防控问题采访了芜湖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
问
这次在外包装检测出核酸阳性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影响?会不会传染?如果不传染,为什么会出现网传把一些人隔离了?
答
核酸阳性的检测结果提示自厄瓜多尔进口的南美冻虾等冷冻食品外包装被新冠病毒污染,但不代表一定具有传染性。新冠病毒传播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气溶胶,可能发生气溶胶的传播风险。目前还没有发现新冠病毒通过海鲜等产品经过消化道传染新冠肺炎的证据。
当然,从多地检测的情况和一些实验表明,食品受到污染的风险是存在的,冻虾外包装新冠病毒污染导致人员感染的风险不能排除,为了保障接触人员的健康和,我市对接触人员开展了核酸检测并落实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问
现在到外面吃饭是不是风险很大?是不是有的商场不能去了?
答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芜湖市处于低风险地区,市民到公共场所只要落实好扫码、测体温、戴口罩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就可以进出市内所有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费。
问
最近去过相关的饭店吃饭并且吃了加工好的冻虾,现在需不需要做核酸检测?需不需要隔离?
答
如过近期有去过饭店吃了加工好的冻虾、熟食,身体无异常无需担心更不必过于恐慌,如果身体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可以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配合做好相关检查。
问
目前,有没有人员感染,或者存在核酸检测阳性的无症状感染者?
答
截至目前我市没有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更没有确诊病例。
问
除了厄瓜多尔冻虾,以后会不会有可能在其他食品上检测出问题?
答
随着境外疫情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国家“带疫解封”,冷链环节受污染的风险存在。目前从多地检测的情况也表明冷冻食品受到污染的风险是存在的,不排除今后还在其他冷冻食品及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特别是进口的冷冻食品。
问
官方现在对查获的问题冻虾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彻底消除隐患?
答
目前我市已禁止采购、 加工、销售进口冷冻食品(包括厄瓜多尔冻虾),对所有接触人员、 样品及外包装全部进行检测。目前这项工作仍在持续进行。
问
这次芜湖检测出阳性的冻虾来源是哪里?有没有从源头排查,全市到底查出多少阳性产品?是不是应该停止进口相关产品?
答
此次检测阳性的为1份厄瓜多尔冻虾的外包装样本,已第一时间对其销售运输储存环节开展摸排,扩大开展的食品及外包装、环境等监测中未再检出其他阳性。我市已禁止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的销售。
问
普通消费者应如何做来保证饮食安全?
答
在此特别提醒市民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食物在加工之前一定要认真清洗,清洗过程中要防止水花飞溅。
第二,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一般家里的烹调温度即可杀灭新冠病毒,还可以杀死其他病原微生物,这对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第三,一定要生的和熟的分开,用的容器,包括案板、刀具等都要注意,特别要注意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避免交叉污染。
第四,在烹调加工结束以后,对台面、容器、厨具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最后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处理食物,包括包装材料的整个过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以上几方面要求如果都做到位了,食物安全就能得到很好保障,食品就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