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排查,立即整改!昨夜,合肥连发两条紧急通知...6月28日晚,合肥市下发两条紧急通知,具体如下:
6月28日傍晚,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紧急通知》。
据了解,今年入梅以来,合肥市多次发生强降雨过程。受强降雨影响,全市大部分水库已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通知指出,各地要进一步压实防汛责任,切实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要对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进行再排查、再落实,进一步细化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职责,切实将责任落实到工程建设、运行管理、队伍组织、物资储备、防洪调度、应急抢险、人员转移等各个环节。要严格落实不间断巡查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坚决杜绝脱岗空岗。
通知要求,各地要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发展,加强中短期和临近预测预报,强化气象、水文等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立即组织对水库大坝、泄洪设施、河道沟道堤防、涵闸等重要防洪工程部位进行彻底排查,切实做到领导带头、责任到人,对发现的隐患漏洞,要立即整改。
此外,各地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控制运用计划、调度规程等相关规定进行调度,严禁擅自超汛限水位运行。对于部分超汛限或接近汛限水位运行的水库,要科学合理预降水位,减轻强降雨期间泄洪压力,确保度汛安全。强降雨期间,要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会商研判,发现险情要及时预警,立即报告。
6月28日晚,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城市内涝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紧急通知》。
通知指出,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迅速开展城市内涝风险隐患拉网式再排查,明确城市防内涝重点地区、重点地段、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突出城市下穿式立交桥、道路低洼地段、铁路涵洞等易积水区域及居住区地下室、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等城市地下空间以及建筑工地、危旧房集中区的风险隐患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立即整改到位。
通知要求,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降雨情况,利用交通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公众发布雨情、水情、道路积水等信息,告知公众应急响应措施。要在下穿式立交桥、积水内涝易发路段等设立醒目、易于辨识的警示标记。要重点盯紧下穿立交桥和地下空间等危险地区、危险路段、危险部位,落实“一桥一组、一处一岗”制度,做到逐个目标盯、专人盯、24小时盯,实施警戒禁入和死看硬守应急措施,坚决防止人员伤亡。
通知强调,各地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总要求,高度重视城市内涝防范工作,把防范责任落细落实落到位。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落实强降雨天气巡查值守人员,配置应急抽排设备,落实应急抢险和交通疏导等防范措施。各相关责任人员要坚持以雨为令,迅速上岗到位,第一时间组织转移危险区域人员,适时进行危险区域交通管制,及时开展排涝除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
车辆夜间经过阜阳路桥将限高近日,记者从合肥市政部门获悉,老城区八座桥梁设施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已经全面开工。不久阜阳路桥会增加限高架,大车货车夜间不能上桥,淮河路桥等防撞设施也将提升改造,预计8月份完工。同时,按照现行桥梁设计规范等要求,拱辰门桥、亳州路桥、淮河路桥等7座桥梁安全隐患治理主要为防撞设施提升改造,对不满足防撞等级或高度不足的护栏进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