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近期,合肥多盘爆发交付维权潮。比如,肥东某盘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引发网友愤怒维权;包河某盘交付在即,却被业主爆出基础设施减配、地面车位过多人车不分流等8大问题;北城某盘则被爆出延期交付、地下车库漏水、涉嫌虚假宣传等众多问题;新站某品牌楼盘,也因为装修质量差、墙体裂痕等问题,而遭受业主怒斥。
甚至于还有微博爆料,某盘交付在即,业主由于对交付质量不满前去维权,却遭受到不明黑衣人的阻碍。
可以说,最近这段时间内,合肥交房项目的众多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业主有拉横幅围堵营销中心维权的,还有写联名信要求整改的、要求开发商退房退款的……不一而足。
不明真相的意向购房者,看到这番景象,真的是在瑟瑟发抖。
NO.1丨壹
交付即维权的根源在哪?
其实,交房即维权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维权事件也不是个例,包括合肥在内,全国各地都有。
那么,交付即维权的根源在哪?
首先,合肥近期交付即维权的楼盘,大多是在楼市最疯狂的16、17年拿的地,地价普遍高昂,可受制于调控,这些楼盘的入市价格普遍被限制。甚至于还有地价1.2万/㎡,备案价1.3万/㎡的。
开发商为了最大程度的赚取利润,在价格被控制的前提下,只能在房屋质量问题上打主意。于是,为了节约成本,精装失水、配套失约、房屋质量减配……等已成常态。
来源:网络
而且,他们为了加快回流资金,最大化收益,楼盘的工程质量,必成一个谜题。
另一方面,经历16年合肥房价的大涨,客户对于房子的品质需求,有了一个相当程度的心理提升。
不管是刚需、刚改,还是纯改善,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住,更加要求从房屋质量到用材用质,乃至园林景观、管理细节,全都要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
于是,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矛盾就产生了,交付即维权似乎就成为了一件很难避免的事情。
这也难怪,在2018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时任绿城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李军,发出了“我一直劝身边的同事这两年不要买房,因为近两年的房屋质量是最差的,维权潮会在这几年出现的。”的感叹。
现在看来,真是一语成谶!
来源:网络
NO.2丨贰
是否所有的维权都是合理的?
虽然说,交付即维权已成开发商挥之不去的魔咒。但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维权都是合理的?
从时代的眼光来看,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发展,业主对房子,尤其是对知名开发商开发的房产,心理预期越发提高。
只要交房时,与自己心中的预想的理想效果有些差距,就有可能导致维权事件的发生。
从合肥几个楼盘的维权来看,业主绝大多数维权是合理的,比如房屋质量不过关、承诺的配套不翼而飞、绿化减配等,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支持业主们依法维权。
但有些维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如因房子的升值空间不大、房价不涨反跌等。毕竟没有人能保证房价会用永远的上涨,不会下跌。
又或者个别业主用中档楼盘与高档楼盘做比较,以中档的价格购入,却以高标准去要求开发商。当达不到内心理想标准,房价又产生落差,维权就开始了。
这都是心理不平衡的因素产生的。
来源:网络
NO.3丨叁
如何选择开发商,才能避免踩雷
那么,在这个交付即维权已成魔咒的房地产市场,如何选择开发商,才能避免踩雷?
个人认为,买房时还是要优选品牌房企。可能有人会质疑,即使是品牌开发商,照样逃脱不掉交付即维权的魔咒。
但不管怎么说,选择品牌开发商,风险还是比较小的。单就合肥来说,置地、高速、绿城、旭辉、龙湖等,都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这么说,主要有一下原因:
第一,品牌开发商资金充足。作为大企业,资金周转快,项目出现烂尾、资金不足、延期的可能性不大,而小开发商就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层,破产卷钱跑路的情况。
第二,品牌开发商更加注意自身形象。一家大型的企业,对于品牌的树立是看得尤为重要的。就算是出现维权现象,为了自身形象问题,品牌开发商也会尽快以完美的方案来回应业主,尽可能减小品牌影响,作出整改和调整一般也能让业主们满意。
结语:从小开发商到知名央企,交房就开始维权这个病态的“怪圈”,不知道几时开始在合肥江形成。处于弱势地位是业主们,维权成本大,难度也大,维权的实际作用却少之又少。
当然,有的业主选择接受,因为看过太多维权案例,到最后还是相安无事的装修了进去住;有的人则认为业主有权维护自身权益,总需要有人站出来为业主们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