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病毒性感冒不需要吃抗生素,除非有并发细菌感染,临床明确有细菌感染指标时才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
不少家长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感冒就要求医生打吊针、用抗生素,以为这样能快点好。很多人习惯性地服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无疑为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
一般来说,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90%以上的春季感冒,都是由病毒引发的。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对病毒不但不起作用,还将打破人体健康的状态。盲目服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毒性感冒没有治疗作用,反而会损伤肝脏,并增加病菌的耐药性。临床研究显示,滥用抗生素会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患者过敏反应形式多样,轻者为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重者发生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抗生素会杀灭或抑制敏感细菌,未被抑制的菌种会大量繁殖,发生菌群紊乱,因而在用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霉菌、耐药菌等引起的二重感染,轻的会导致口腔、胃肠道感染,重者会发展为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病毒性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表现为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不发热、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天~7天,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治疗,也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逐渐恢复的。我们可以做一些生活护理,让孩子感觉舒服一点,如多喂母乳,湿润呼吸道,增加房间湿度,使用生理海水鼻喷雾缓解孩子鼻塞流涕,使用安全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缓解发热带给孩子的不适感,如果孩子出现精神烦躁不安,拒绝进食的情况,可以带孩子去医院面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