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夜的雨,早晨趁着小了点,逛逛老街。
一般来黄山旅游的首选住宿地点是屯溪,以屯溪为旅游中转点,到各个区县景区游玩。其次是黄山风景区汤口镇。最近两年慢慢形成了古村落住宿,也就是以宏村为代表的新住宿点。屯溪跟汤口等地的住宿,就不详细介绍了。从几十元的小宾馆,到5星级的酒店,应有尽有,市区交通非常方便,晚上的夜生活也相对丰富。
徽菜馆子很多,价格也不贵,自己选着吃吧。
屯溪老街座落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
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有的老房子就只剩外墙了。
屯溪老街,这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保持着宋代风貌,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在这繁华的老街上,一座高二十四米,上下共四层,占地面积五百多平方米的万粹楼,拔地而起,雕梁画柱,飞檐翘角,集木雕、砖雕、石雕为一体,古料新建,匠心独运。一个飞檐,一副漏窗,一块砖雕,都是用从民间收集起来的明清建筑构件重新组合筑成。亭园楼阁,天井门罩,古色盎然,万粹楼,实为一座微妙古建筑博物馆。该楼主人万仁辉,历时三年耗资二千多万元兴建了我国第一家古建筑博物馆,於一九九九年四月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题写「万粹楼」楼名。
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由新安江、横江、率水河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明弘治《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清康熙《休宁县志》记载:"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可见当时屯溪老街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返乡后,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
在老街可以欣赏青砖小瓦马头墙、前店后坊上住宅的徽式古店铺,寻找古朴的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