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合肥的柯先生花了三万七千多块钱买了一块手表,可没想到是,仅仅过了一个月,手表就出现了故障,这让他很郁闷。
三万多的手表 仅一个月出故障
今年9月16号,柯先生在合肥百大CBD欧米茄专柜购买了一块女士手表,价格是37048块钱,买来一个月左右,突然发现手表不走了。
于是,柯先生把手表拿到商场,进行了外观检查,但表面上看不出任何问题。商场说,需要把手表送到上海的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过了一个星期,手表的检查报告出来了。检测单上显示,是撞击造成1点位壳脚伤重致停。
商家告诉柯先生,手表维修需要支付1720块钱,表壳的修复则需另付钱。如果表壳维修不了,则需要更换,这就要花1万多块钱。
对这份检测报告,柯先生不认同,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专柜受理商品的收据,在备注里商家写的是:皮表带、表头有轻微的划伤,表带有轻微折痕,但并没有写有磕痕。柯先生说,这可以说明,自己将表交给商场时,并没有磕痕。
磕痕到底是谁造成的?
柯先生说,他怀疑手表在专柜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造成的手表磕碰。因此,柯先生并不愿意承担修理费用,并且希望手表能够退货处理。但是商家拒绝了柯先生的要求。
商场的总经理助理顾经理告诉记者,这个磕痕是谁造成的,并不能确定,双方都有责任,提出可以退款手表售价的80%,也就是3万元,柯先生承担7000元。他认为,当时柜台的工作人员在检测手表时,出现了工作失误,才导致问题的发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愿意退还柯先生三万块钱。
而柯先生则不能接受,认为自己才戴了一个月,就要承担7000元。商场则提出,如果不能接受,可以通过更专业的技术部门去鉴定,或者走法律途径来解决。
合肥万舟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向宏认为,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在保修时商家已经对手表的外观瑕疵进行了验收和描述,写明了表头和表带是有划痕和折痕,并没有厂家事后提供的维修记录当中说的明显撞磕痕迹。根据我们国家的规定,精密仪器的毁损的风险是有商家来承担。如果柯先生认为需要解除合同,并且要求商家赔偿损失,而商家拒绝的话,建议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
下一步,柯先生准备向12315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