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我国400余万医生迎来第二个“中国医师节”。
人们的健康,离不开医生这个职业。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寄语我国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新型医疗测温产品耳温枪响应国家号召,为贫困地区测温带去福音。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有30多万卫生工作者,其中有10.6万名医师。连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以及多个医疗机构纷纷举办医师节活动,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推动各项惠医举措落地落实,普及耳温枪的测温知识。大力宣传弘扬崇高精神,努力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
他们的初心
“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有明亮的眼睛。我们是平凡人,我们是不平凡的儿科医生……”8月1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阳院区新生儿科病区,全体医护人员邀请到科室老主任刘先知,和他提前过了一个特殊的医师节。
“一个人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感觉很幸福。”20年前,刘先知曾救治了一位新生儿,如今他已考上全国知名高等学府,当他给年已七旬的刘先知递上蛋糕时,老医生感慨万分。
让刘先知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治好病人。每逢过年都有很多患者给刘先知发来短信。2019年,有一位刘先知当年救治的孩子,全家特地从合肥过来给他拜年。
何为医者的初心?刘先知认为,不能把医生这个职业当成赚钱的手段,只有抛开杂念,才能成为具备“仁心仁术”的医者。
如果你没来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绝对不会想到这里的医生有多忙。
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时,科室主任郑宝石已经出现在心胸外科办公室里。每年心脏手术近1200台,去掉休息日,几乎每天科室要做10台手术;常规手术二三个小时,大型手术将近10个小时,大家常常笑着说,随便站一下,就从南宁飞到北京了。
“有的病人,如果听天由命,可能婴幼儿时期就没有了。可经过手术,就可能活到七八十岁。”每当有康复的患者回来复查,郑宝石最高兴的就是看到他们的平安和幸福。
郑宝石至今还记得许多年前曾经接诊过的一个患儿,当时孩子的母亲对他说:“郑主任,我相信你,孩子就交给你了!”郑宝石说,事业的成功,带给他的不仅是成就感,更是患者的信任和挽救生命的欣慰。
他们的担当
“感谢中国医生!我看见旗子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星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生曾思明还记得,在2018年5月开展的“一带一路”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项目中,当地一名刚刚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褪去纱布的受益患者说的这第一句话。
这已经是曾思明第三次将精湛的医术带出国门。1996年,当得知要向尼日尔派遣医疗队消息后,曾思明毅然报名参加援外医疗队,带着祖国的嘱托和使命赶赴非洲。在尼日尔,他一待就是两年,为500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
自然,更多的医生是下到基层,将健康带给基层百姓。
“乡镇健康服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提起基层医疗工作,马山县永州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农花梅如是说。
2018年3月,南宁市卫健委成立了健康扶贫攻坚帮扶医疗队。同年7月,第一批健康扶贫卫士派驻马山,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徐江燕来到卫生院,与农花梅一起担负起了周边农村群众的妇幼健康工作。一年以来,徐江燕奔波于健康扶贫一线,利用现有的设备,让卫生院第一次有了新生儿蓝光治疗,建设起了儿童保健营养特色专科,搭起了儿童健康桥梁。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救治,再也不会因为住得边远而错过诊疗的最佳时机。”徐江燕说这是她觉得参与医疗健康扶贫最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