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城市话题 >
城市话题
帖子 版主:城市话题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大众中国新公司落户合肥 投资约10亿欧元

    记者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了解到最新消息。4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新公司将落户合肥(项目名称为“100%TechCo”),涵盖整车研发、零部件研发及采购职能,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100%TechCo在产品开发早期阶段就将整合本土供应商的先进技术,使车型产品更敏捷地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强化“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实力。大众中国官方微博4月18日深夜对外正式发布了该信息。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100%TechCo的成立是大众汽车集团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里程碑。通过紧密联结研发和采购能力,并在开发早期与本土高科技企业合作,我们将显著加快智能电动汽车的开发速度。这也将进一步强化我们与合资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同时优化盈利能力。”“100%TechCo”不仅将整合集团在华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功能,同时还将包含采购职能。鉴于此,本土供应商将能够参与到产品开发的早期流程中,将最先进的技术及应用方案融入新产品。此外,通过新公司,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大众安徽等集团在华合资企业的研发项目将实现更为紧密的协同。新公司计划于2024年年初投入运营,未来将拥有超过2000名采购及研发领域的员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技术官韩鸿铭将出任新公司CEO一职。100%TechCo首席执行官韩鸿铭表示:“通过100%TechCo,我们揭开了与合资伙伴及集团各品牌合作的崭新篇章。我们将紧密协作,更快、更高效地将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推向市场。作为第一步,100%TechCo 将统筹大众安徽MEB平台车型的开发,并负责开发聚焦电动出行、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平台功能及模块。”新公司将在大众汽车品牌计划于2024年推出的新车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100%TechCo”的建立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新公司也将协同其它战略举措,例如近期与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地平线达成的战略合作,使集团能在产品开发早期阶段就把握中国市场的独特趋势,并显著加快本土创新步伐。

    安论工作队

    2023-04-19

    437
  • 安徽黄山:以茶为媒 拓展乡村新活力

    云蒸雾汲沁兰香,千亩猴魁宴客忙。4月16日,坐标黄山市新明乡海拔900米的龙王山顶,自然舒展的茶尖被云雾轻笼,正等着众人来采。“野魁茗”生态茶园开园仪式现场品牌拓路让茶香致远当天上午,中能商融(黄山)龙王山有机生态茶园“野魁茗”春茶首次开园采摘。“如今,龙王山“野魁茗”太平猴魁已经达到473项零农残检测标准,并先后获得SGS认证与有机转换认证,真正做到了绿色健康的生态茶。”开园仪式上,中能商融(黄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昌荣说道。龙王山坐落于新明乡葛湖村,属黄山山脉,除了优良的气候条件,还拥有纯天然的富硒土壤和来自高山地质的天然地下矿泉,适合高山有机茶的种植。品质越好,越需要自主的品牌化发展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为此,2022年黄山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企中能商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中能商融(黄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推动当地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经过多方考察,中能商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最终选定了龙王山这片新明乡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有机生态茶园,打造龙王山野猴魁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作为在当地践行乡村振兴茶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并结合科学的种植管理标准和严格的生态有机茶品控,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野魁茗”高山生态有机猴魁茶品牌。据悉,后期还将规划建设太平猴魁茶产业园、茶文化体验园、主题民宿及高端康养休闲区等多元板块,积极带动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延伸茶产业链功能。龙王山生态茶园“野魁茗”春茶首采以茶为媒促产业发展名山出名茶,名不虚传。游至俊秀的龙王山顶,冲一壶猴魁,细观长身玉立的茶叶沉浮于刚煮沸的山泉水中,眼中有画,鼻尖溢香,口中回甘,妙不可言。黄山是中国传统名茶产区,这里因茶兴业、因茶致富。如何做好茶文章,以茶为媒助推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课题。“农业产业未来的价值是实现真正的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能商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月尧认为,当前中国的乡村农业发展重点应着眼于现有的工业产业基础,构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型体系,让更多新型农业主体与农业企业参与进来,提升农业发展科技化水平与持续性发展。他表示,新明乡是太平猴魁发源地,龙王山拥有优质的茶叶农产品,就要着眼于以茶为基本媒介,打造农文康旅融合产业发展,达到以茶会友、以茶兴农的效果。“全市现有茶园面积80万亩,2022年全市茶叶产量4.5万吨,产值46亿元。”黄山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徐保江告诉记者,黄山市目前共有茶叶深加工企业11家,开发出冬茶啤酒、健齿软糖、茶日化品等创新型茶产品,深加工产品产值达5亿元。科技为引助茶农增收山丽春水响,眼下正是种茶人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幸福的时节。于他们而言,一芽一尖间,吐露的是希望;一垄一行里,踏出的是富足。“这一个月黄金期,正好有时间来打点零工。”当天,在龙王山生态茶园基地的茶叶生产车间里,来自池州青阳县的丁爱珍正忙着给新茶理条。每逢春茶采摘季,新明乡的茶厂紧缺茶工,为当地及更广周边的农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十年前,周边茶农上山顶采茶,要从早上8点走到下午3点钟。”深耕家乡的这座“灵山”,中能商融(黄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满仓钻研了40余年茶叶种植,也见证了家乡茶业的发展。“有了农业企业的参与,路通了,水电有了,让茶叶增值的方法也有了。”通过茶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生态茶园目前太平猴魁种植面积占1280亩,每年春绿茶产量达8000公斤,研制的红茶“魁红”产量2万公斤,还拥有2个标准化茶厂和高山泉水鱼养殖基地。“以‘魁红’茶为例,每亩就能增收2000元。”叶满仓表示,茶园带动了周边280户茶农增收,茶农每年的收入从之前的10-30万元增到50-100万元。据介绍,近年来,黄山市茶产业坚持走科技赋能的创意发展之路。通过实施全域茶园绿色防控,大力推广“诱虫黄板十生物农药十生态农艺”的模式,全面禁止化学农药和除草剂进茶园。2022年,黄山市茶叶鲜叶抽样欧盟达标率92.8%、干茶抽样欧盟达标率 85.8%。全市茶叶清洁化、智能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近100条,现代化水平全国领先。黄山茶,如今不仅是“纯净茶、健康茶、优质茶”的代名词,更是激发乡村新活力的助推器。(章蕾 陈娉娉)

    安论工作队

    2023-04-18

    545
  • 安徽新一轮“惠民菜篮子”启动

    “五一”前及小长假期间,市民又能买上便宜实惠的惠民菜了。记者4月17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促进节日市场消费,安徽省将统一启动新一轮“惠民菜篮子”。据悉,此轮“惠民菜篮子”运行时间为4月18日至5月3日,共16天。各地还将积极引导地产菜产需对接,推动“一元菜”等低价菜销售。据了解,安徽省规定惠民销售的蔬菜价格低于市场价15%以上,其他农产品低于市场价5%以上,具体让利幅度和销售价格由各“惠民菜篮子”门店根据经营需要自行确定。近年来,各地纳入平价惠民销售的“米袋子”“菜篮子”商品价格优惠幅度多数大于省统一规定。2012年以来,安徽省聚焦“菜篮子”商品保供稳价,在全省大力推行平价惠民销售,“惠民菜篮子”门店已由2012年的100家左右增加到现在的576家,在各市城区主要社区基本实现“全覆盖”。(记者 王弘毅)

    安论工作队

    2023-04-18

    471
  • 安徽去年住房公积金大数据公布

    4月17日,记者从安徽省住建厅获悉,《安徽省住房公积金2022年年度报告》已于日前正式发布。大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发放个人住房贷款8.95万笔333.41亿元,购房面积90-144(含)平方米超七成,30岁-40岁(含)贷款比例最高。变化:去年新开户职工96.92万人2022年,新开户单位17314家,净增单位9247家;新开户职工96.92万人,净增职工35.34万人;实缴单位90441家,实缴职工523.39万人,缴存额935.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39%、7.24%、9.95%。缴存职工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33.26%,国有企业占22.55%,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34.11%,灵活就业人员占0.39%。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开户职工中,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比达到60.73%;中、低收入占99.33%。购房:买首套住房申请贷款占八成2022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8.95万笔333.41亿元,同比下降28%、23.68%;支持职工购建房1025.78万平方米。通过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节约职工购房利息支出511273.80万元。职工贷款笔数中,购房建筑面积90(含)平方米以下占16.72%,90-144(含)平方米占77.8%,144平方米以上占5.48%。购买新房占71.73%,购买二手房占28.15%,其他占0.12%。分年龄段来看,贷款职工中,30岁(含)以下占37.69%,30岁-40岁(含)占40.56%,40岁-50岁(含)占16.19%,50岁以上占5.56%。购买首套住房申请贷款占83.05%,购买二套及以上申请贷款占16.95%。单缴存职工申请贷款占49.56%,双缴存职工申请贷款占50.44%。惠民:累计为4.35万名职工办理缓缴在惠企利民方面,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政策措施,全省累计为322家企业4.35万名职工办理缓缴住房公积金9579.34万元,其中为企业缓缴5509.58万元,对个人住房贷款延期不做逾期处理35278笔。相关举措有效缓解了企业和职工压力,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去年,全省加快实现公积金汇缴、补缴、提前部分结清公积金贷款事项“跨省通办”。截至2022年12月底,共实现开具异地缴存使用证明、异地购房提取、离退休提取公积金等11项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实现住房公积金离退休提取等服务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记者 吴奇)

    安论工作队

    2023-04-18

    526
  • 安徽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启动

    近日,安徽省发布2023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公告,全省计划招募支教、支农、支医、乡村振兴协理、基层人社平台和青年工作等服务岗位人员共1160人,其中支教259人,支农164人,支医237人,乡村振兴协理295人,基层人社平台和青年工作205人。2023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对象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含2023年应届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2年4月及以后出生)。招募工作以促进乡村振兴和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为主要目的,重点突出招募岗位的针对性,提前开展基层调研,明确乡村紧缺人才类型,充分考虑基层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科学开发岗位,合理设置岗位招募条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突出招募人员的专业性,招募岗位中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推广、水利、林业、建筑规划和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占岗位总数的57%,为基层拓宽人才招引渠道。本次考试全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不设现场报名,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报名时间为4月17日9:00-4月23日23:00,笔试时间为5月21日,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知识》。更多详情请登录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和安徽省人事考试网站查询。(记者 叶佳超)

    安论工作队

    2023-04-18

    482
  • 安徽着力构建皖苏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带

    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稳步推进。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2022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21151.65亿元、同比增长5.9%。安徽省将聚焦产城融合,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推进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构建皖苏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带,打造“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0家安徽省县域包括59个县(市),其中,县级市9个。国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44.7万人,分别占全省的78.6%和63.5%。按照主体功能定位,重点开发区域县(市)有6个,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县(市)3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15个。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高质量发展步伐稳步推进。2015年,安徽启动实施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制定《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实施方案》。近年来安徽省纵深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甬蚌、宁滁、松六、徐淮等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挂牌成立,资本对接、民生共享等多领域合作全面深化。近年来,安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县域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0家。县域合作共建园区寿县—蜀山、巢湖—安巢—含山等集聚了一批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对外对内开放发展主阵地。“十三五”以来,安徽省有效衔接、贯通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推动省内各区域板块共进共赢,县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皖北六市经济总量从2015年的8656.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3862亿元,年均增长7%。全省土地流转率达54.6%注重龙头带动,提升县城功能,安徽省以县城为龙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放开县域内城镇落户门槛,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建成75个市县交易市场,全省土地流转率达54.6%。安徽省在23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示范工作,全省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超过1500万平方米。2019年起,安徽省共遴选认定72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县域全覆盖,产业类别包含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化工新材料、文化旅游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在引导资源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安徽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下一步安徽省将聚焦产城融合,着力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内县城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打造一批百亿级农副产品深加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促进二产提质扩量增效,按照“产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分类打造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到2025年建成10个以上50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促进三产锻长补短,安徽省将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城强化绿色经济驱动,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等联动发展,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集约化、产品多样化、服务优质化。构建皖苏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带聚焦区域合作,下一步安徽省还将着力推进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构建皖苏省际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带,以顶山—汊河等新型功能区为示范,逐步推动六合—天长、浦口—和县、淳安—歙县等协同发展,打造“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谋划大别山省际交界区域特色经济协作区,支持叶集—固始、岳西—英山、宿松—黄梅—湖口等共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安徽省将鼓励县域企业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积极争创国家级公共创新平台。支持在天长市、全椒县等有条件的县(市)打造一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积极引导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标志性成果在县(市)转移转化。强化县城建设要素保障,安徽省将探索设立新型城镇化基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组团式、片区化县城城镇化建设。鼓励设立中小企业转贷资金平台、线上金融服务中心、企业挂牌上市孵化基地、“园区贷”快速通道等,满足企业个性化资金需求。(通讯员 陈波 记者 刘媛媛)

    安论工作队

    2023-04-18

    479
  • 安徽推出2023年版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意见

    4月16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今年,全省将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0户,农村改厕超24万户。  粮食安全  粮食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  意见提出,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总结推广种粮大户好经验好做法,带动广大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任务,产量保持在820亿斤以上。  今年,全省将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以开发利用冬闲田为重点扩种油菜,统筹花生、芝麻等生产,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支持建设水稻育插秧中心120个、粮食烘干中心180个,总数分别达565个、558个;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21万亩以上;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80万亩。  此外,树立大食物观,统筹口粮和饲料粮生产,严格规范青贮饲料收贮行为,饲草、青贮饲料种植面积稳定在125万亩。林下特色种养面积发展到500万亩;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120万头左右,规模猪场(户)保有量不少于5400个。  基础设施  确保全省耕地不低于8115万亩  意见要求,各地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管理,加强补充耕地全链条监管,确保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不低于8115万亩、7145万亩。今后,新建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亩均财政投入提高到2500元以上,改造提升210万亩,统筹推进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20个,实施20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427座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另外,为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推进主要粮油作物种植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工作。  产业提质  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200亿元  意见明确,将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强县、强园、强企,新增产值超10亿元龙头企业10家、产值超50亿元加工园区3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从1.55万亿元提高到1.6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1。同时,推动县域内交通、邮政、快递网络节点共建共享,巩固快递进村基本全覆盖成果,稳定运营5000个以上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今后,将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入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200亿元。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全省将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进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总产值达1.2万亿元。  意见要求,全省将深入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  除了加强对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视走访关爱,新增村级养老服务站1500个,覆盖率由30%提高到40%以上;今年还将实施农村改厕24万户以上。(记者 王峰)

    安论工作队

    2023-04-18

    453
  • 顺利合龙!引江济淮工程

    随着系梁最后一个节段精准落位,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沐集大桥主梁顺利合龙,标志着沐集大桥建设进入新阶段。日前,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姥山大桥钢拱肋首吊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大桥进入主桥提篮拱拼装施工阶段。记者从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以来,引江济淮(安徽段)引江济巢段姥山大桥、沐集大桥两座大桥的建设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为确保主梁顺利、安全合龙,沐集大桥展开技术攻关,针对安装过程中的重难点,不断细化优化主梁吊装、高空作业、焊接等施工方案,加强安全交底和安全排查,分节段监测,并于12日顺利完成主梁合龙。目前,该大桥已完成主纵梁15个节段的安装和13个拱肋节段的进场。S316沐集大桥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5米,路面宽度为14.5米,桥梁宽度15米。桥梁全长1121米,其中主跨采用170米钢箱系杆拱桥。日前,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姥山大桥钢拱肋首吊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大桥进入主桥提篮拱拼装施工阶段。姥山大桥接线设计全长1.81公里,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路基宽度10米,路面宽度8.5米,桥梁宽度10米。姥山大桥桥梁全长1733米,主桥钢梁横跨兆河,总重量达2600吨,纵向长度190米,横向宽度18.5米,系杆拱最高处37.4米。本次吊装采用50吨桅杆桥面吊机,最终将重达17.5吨的钢拱肋顺利吊装到位。目前,该大桥浇箱梁完成10联,主桥钢梁完成15个节段架设,主拱安装完成2个节段,拱肋节段加工完成8个节段。据了解,两座大桥的建成,将为两岸往来提供便利的陆运条件,同时为水路运输提供支撑,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461
  • 中国科大少年班及创新班初试5月7日开考

    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年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初试,将于5月7日在国内多个考点开考。值得一提的是,符合相关奖项要求的少年班"创新试点班"考生,可不参加初试,直接进入复试环节,并单独考核。记者了解到, 2023年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初试时间为2023年5月7日8:30-13:00,初试形式为笔试,初试科目包括数学和物理。按该校2023年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办法相关规定,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国家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且在规定时间内上传有效获奖证书的少年班"创新试点班"考生,可不参加初试,直接进入复试环节,并单独考核。如上述考生同时报考少年班,须参加初试,该校将以初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为依据确定少年班复试人选。对于同时报考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考生,初试成绩均适用于该校2023年少年班和少年班"创新试点班"选拔。如遇不可抗力因素,该校初试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将另行通知。请考生及时通过中国科大本科招生网和中国科大本科招生官方微信号(ustczsb)关注相关通知。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488
  • 安徽147个乡镇卫生院达二级综合性医院水平

    日前,省卫健委发布2022年安徽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安徽省县域内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30分钟急救圈,全省147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性医院水平。  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分类管理和特色专科建设,全省已建设特色专科524个。同时,积极推进院前急救建设,构建县级急救中心、乡镇院前急救站点、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全省设置乡镇卫生院院前急救站点437个,建成50%院前急救站点。  安徽省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广“十病十方”和“银针试点行动”,建设“智慧中药房”,提高基层中医药医保报销范围,实现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基本实现“县县都有中医院”。实施乡村医生免费定向委托培养3年行动,设置村医岗位近4万个,实现村级服务全覆盖。  切实保障村医待遇。安徽省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一般诊疗费每次提高1元,村卫生室运行经费提高到每年6000元。开展乡镇卫生院编制周转池试点,推进“县招乡聘村用”,稳定发展基层卫生队伍。  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夯实乡村健康服务保障,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见习记者 罗晓宇)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934
  • 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启动

    近日,省委政法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传销“皖剑-2023”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以加大整治聚集式传销活动力度、严厉查处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扎实开展“两创”工作为重点,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持续至12月10日。  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聚集式传销活动,加大力度打击以“招聘就业”“技能培训”“介绍工作”“共享旅游”等为幌子诱骗人员参加的传销活动,编造“快速致富”“发财神话”等谎言从事“拉人头”“骗取入门费”等传销活动,以及流窜多地、辐射地域广的传销活动。严厉查处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打击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区域代理”等旗号,以“社交电商”“分享经济”等为噱头,建立网络购物平台,借助社交软件以人际网络营销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的传销活动;打击打着“网络创业”“网络兼职”等旗号,以“做任务赚钱”“财富自由”等为宣传口号,从事视频观看、广告点击、虚拟养殖等其他形式的传销活动。(记者 彭园园)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432
  • 亳州市这两个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典型案例的通知》,经全国范围内征集和遴选各地经验做法,在八个专题领域共形成100篇便民服务效果明显、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典型案例。通知要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复制推广,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业务流程、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推广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取得新成效。亳州市《安徽亳州参保职工退休一次办改革》和《安徽亳州社保卡的加减法 免申即享安全便民》两个案例入选全国社会保险领域和社会保障卡领域典型案例。2020年以来,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便利化水平,站在群众的角度推动参保职工“退休一次办”和“一卡通” 工作,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亳州市实施“退休一次办”联动改革后,办事部门从原来的7个压减到1个,减少申报材料26份,减少盖章8次,办结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截至今年4月10日,全市已有4600多人享受到“退休一次办”高效、便捷的服务。今年1月亳州市“退休一次办”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十大改革案例。近年来,亳州市不断优化应用环境,大力拓宽社保卡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群众提供了更高效、便捷、多样的用卡服务,社保卡服务基本实现了业务通、地域通、服务通。截至今年3月,全市共发放社会保障卡538万张,签发电子卡305万张,社保卡已经成为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工资待遇、就医购药、酒店住宿等领域一卡通用的“民生卡”。今年3月,长三角社保卡一卡通座谈会在亳州市召开,集中调研推广亳州经验。另外,不久前,亳州市还在省内创新开展了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信证“无感互证”改革工作。按照精准识别、便民利民、共享复用、统一归集的原则,依托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信息比对办、人脸识别自助办、人工服务兜底办的方式,开展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实现待遇领取“零跑腿”“无感知”“不打扰”免申即享、应享尽享的目标。目前,已初步筛选出18个部门40项数据来源;10个部门22个认证事项互认,将惠及待遇享受人员115万人。(来源:亳州组工)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659
  • 今日气温再攀升 局地或超32℃

    阳光在线,春光明媚。上周末两天除了在家洗晒衣物,不少市民会选择外出郊游踏青。未来几天,春日的气温再次向“体验版”夏天靠近。周一全省气温显著上升,局地最高气温或达32℃,午后清凉夏装又要上身了。不过,等到了本周后期,冷空气就会赶到“退热”,“假夏天”模式也许会宣告下线。  近几天,由于阳光在线“营业”,气温每天都是“升升升”模式,大伙可以感受到初夏般的微热感。从4月16日起往后三天,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升温为主,或将频创今年以来气温新高。其中16日当天,黄河以南大片区域都会达到30℃以上。  具体来看看安徽天气情况。4月16日,安徽省气象台预报,17日夜里至18日全省有一次降水过程,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外出需要做好防范措施;22-23日还有一次降水过程;其余时段全省以多云到晴天气为主。  气温方面,4月17日气温显著上升,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0~32℃,局部超过32℃。18日受降水影响淮河以南最高气温下降明显。19-2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再次上升至27~29℃,部分地区超过30℃。21日起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全省还有一次大风和降温过程。  目光回到合肥。根据省气象台发布的合肥天气预报数据显示,未来7天,除了18日有降雨,其他时间全市为晴或多云天气。接下来,在20日前,全市气温攀升,周一最高气温31℃左右。21日后,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气温将会明显下降,其中22日气温为9~14℃。在此提醒,厚实的衣服暂时别全收,要留上两件应对春季突袭的冷空气。(记者 邵晓杰)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437
  • 一季度全省财政收支“双增长”

    记者近日从省财政厅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520亿元,同比增长12.7%;支出完成预算的30.8%,超序时进度5.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较快进度。一季度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税收收入完成74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2.6%和11.5%,反映安徽省经济运行的态势逐步回升向好。主要行业贡献方面,制造业税收完成220亿元,同比增长25.3%;占税收的比重为30%,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等服务业增长较快,分别同比增长14.3%和15.9%。开年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快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领域,一季度,全省教育支出399亿元,同比增长1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4亿元,同比增长22.4%;卫生健康支出277亿元,同比增长5.8%;农林水支出201亿元,同比增长13.4%。(记者 朱卓)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433
  • 引江济淮工程“进度条”再刷新

    随着系梁最后一个节段精准落位,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沐集大桥主梁顺利合龙,标志着沐集大桥建设进入新阶段。日前,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姥山大桥钢拱肋首吊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大桥进入主桥提篮拱拼装施工阶段。记者从合肥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以来,引江济淮(安徽段)引江济巢段姥山大桥、沐集大桥两座大桥的建设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为确保主梁顺利、安全合龙,沐集大桥展开技术攻关,针对安装过程中的重难点,不断细化优化主梁吊装、高空作业、焊接等施工方案,加强安全交底和安全排查,分节段监测,并于12日顺利完成主梁合龙。目前,该大桥已完成主纵梁15个节段的安装和13个拱肋节段的进场。S316沐集大桥公路等级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5米,路面宽度为14.5米,桥梁宽度15米。桥梁全长1121米,其中主跨采用170米钢箱系杆拱桥。日前,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引江济巢段姥山大桥钢拱肋首吊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大桥进入主桥提篮拱拼装施工阶段。姥山大桥接线设计全长1.81公里,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路基宽度10米,路面宽度8.5米,桥梁宽度10米。姥山大桥桥梁全长1733米,主桥钢梁横跨兆河,总重量达2600吨,纵向长度190米,横向宽度18.5米,系杆拱最高处37.4米。本次吊装采用50吨桅杆桥面吊机,最终将重达17.5吨的钢拱肋顺利吊装到位。目前,该大桥浇箱梁完成10联,主桥钢梁完成15个节段架设,主拱安装完成2个节段,拱肋节段加工完成8个节段。据了解,两座大桥的建成,将为两岸往来提供便利的陆运条件,同时为水路运输提供支撑,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记者 余佼佼)

    安论工作队

    2023-04-17

    502

热帖排行

  • 【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1【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2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 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3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返回顶部